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刻有3种文字,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真实原因

“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明史·成祖本纪》

虽然永乐大帝朱棣是朱元璋的子嗣,但他并非长子(也有说法为其生母并非马皇后,那就是也非嫡),按照明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来看,这皇帝的宝座怎么也轮不到朱棣,但他偏偏“运气”比较好。

如果朱标还在,朱棣是肯定争不过朱标的;但问题是朱标去世了,还没留下嫡子,只有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帝王教育的庶子朱允炆。在朱元璋去世的时候,朱棣已经通过南征北战羽翼丰满,相比起来建文帝朱允炆实在不够看。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朱棣干脆带着大军打到南京,直接夺了侄子朱允炆的大位。朱棣知道自己得位不正,所以更加勤政治国,立志要做个好皇帝,证明自己的行为没有错。

我们都知道朱棣在军事方面的实力是非常强劲的,但除此之外他在政务方面也很有一手。他进一步改进了明朝的一系列政策,组建了内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种种举措加起来使得他在位期间,大明朝的国力蒸蒸日上。

除开发展本国经济以及对周围国家采取武力震慑外,朱棣还希望能将大明朝的强盛传达到海外其他国家,宣扬一番国威,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郑和下西洋之事。然而表面上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大明,但实际上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这些年史学界却一直没有定论。

第一种说法认为,郑和船队出行的确是出于军事上的目的。十四世纪,中亚地区出现了一个名叫帖木尔汗国的强大草原国家,他们脱胎于西察合台汗国,其主体民族为突厥人。帖木尔汗国军事实力很强,突厥人也非常尚武,他们是盘踞在大明朝西北的强大敌人。

为了震慑帖木儿汗国,郑和带着巨大的船只下西洋,就是为了让帖木儿汗国感到害怕。不过这种说法存在很大的漏洞,帖木儿帝国位于内陆地区,为什么要从海上对他们发动军事行动?因此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又有学者提出了如今比较认可,也是上述提到过的原因,朱棣并未刻意针对某个国家,他是向全球宣扬自己的武力强大。

说完了第一种原因,我们再来说说第二种,有不少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是想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这第二种理论看似有些荒谬,但细究起来发现还有这么一点道理。

当初朱棣攻下南京,朱允炆见自己大势已去,遂一把火将皇宫焚却殆尽。虽说朱棣后来拉出了一具焦尸,并对外宣称次焦尸就是朱允炆,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朱允炆很可能已经通过密道离开。从那以后,朱允炆的下落就成了扎在朱棣心口上的一根刺,让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为了找寻朱允炆的下落,朱棣一共派出了两队人马,郑和乘坐大船从海陆出发,明面上打着宣扬国威的口号,实际上是去周遭国家搜寻;另外朱棣派出另一位心腹胡濙在国内各处找寻,一找就是14年。

永乐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423年,在外打探建文帝下落的胡濙突然回京,直接趁夜秘密会见朱棣。一听胡濙紧急求见,原本已经睡下的朱棣都立刻起身,二人一直密谈到半夜2点钟。这一晚过后,胡濙再没有被派出去找过建文帝的下落,郑和也没有再下过西洋。

那么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到底是因为哪种呢?最终给这事下定论的,是一块来自印度洋的石碑。

当初郑和出使海外的时候,每到一片新的土地,便会安排人在当地留下石碑来纪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部分的石碑都已经消失不见,直到清末的时候,人们在印度洋打捞起来了一块石碑,上面用中文、锡兰文和波斯文等一系列文字共同记录着写什么。

认真一看才发现这原来是当初郑和所留下的石碑之一,上面清清楚楚记录着他出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大明的国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