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山楂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服。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
生于荒山坡、溪边、路边疏林及灌丛中。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陕西等地。
性状
本品为圆形片,皱缩不平,直径1~2.5cm,厚0.2~0.4cm。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色小斑点。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中部横切片具5粒浅黄色果核,但核多脱落而中空。有的片上可见短而细的果梗或花萼残迹。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炮制
山楂:拣净杂质,筛去核。
炒山楂:取拣净的山楂,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面呈淡黄色,取出,放凉。
焦山楂:取拣净的山楂,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为度,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山楂炭:取拣净的山楂,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焦黑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复方
①治一切食积:山楂四两,白术四两,神曲二两。上为末,蒸饼丸,梧于大,服七十丸,白汤下。(《丹溪心法》)
②治食肉不消:山楂肉四两,水煮食之,并饮其汁。(《简便单方》)
③治诸滞腹痛:山楂一味煎汤饮。(《方脉正宗》)
④治痢疾赤白相兼: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红痢蜜拌,白痢红白糖拌,红白相兼,蜜砂糖各半拌匀,白汤调,空心下。(《医钞类编》)
⑤治肠风:酸枣并肉核烧灰,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⑥治老人腰痛及腿痛:棠梂子、鹿茸(炙)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日二服。(《纲目》)
⑦治寒湿气小腹疼,外肾偏大肿痛:茴香、柿楂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盐、酒调,空心热服。(《百一选方》)
⑧治产妇恶露不尽,腹中疼痛,或儿枕作痛:山楂百十个,打碎煎汤,入砂糖少许,空心温服。(朱震亨)
文献摘录
1.《中药学》
【功效】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临床应用】
①用于食积停滞
山楂味酸而甘,消食力佳,为消化食积停滞常用要药,尤能消化油腻肉积,在临床应用方面,常与麦牙、六曲等配伍应用;如因伤食而引起腹痛泄泻,可用焦山楂10克研末,开水淍服,有化食止泻之效。
②用于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
本品功能活血化瘀,用治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常与当归、川芎、益母草等配伍。
2.《玉揪药解》
味酸、甘,气平,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消积破结,行血开瘀。
山楂消克磨化,一切宿肉停食、血癥气块皆除。
3.《药鉴》
气平,味酸涩,带甘辛,无毒。利痰消食,下积气,散滞血。疗 疝,止腹疼。专治肉积,能开脾健胃。又能治妇人儿枕疼痛,浓煎汁入砂糖少许立效。理脾用之,膨胀立消。予尝用平胃散同山楂煎汁浸晒乌药,治诸般气痛腹痛。痘家用之,行气化痰,起胀解毒。又能破人参之滞气,痘家不得已用参,多以此监之。
4.《滇南本草》
(奇方)治胃脘有坚久积滞或寒 胃,或饮食结滞、呕吐酸水、胸膈饱闷、饮食不思、倒饱嘈杂、吞吐酸水、两胁间有积块作痛。此药有消积进食之功。
山查核(五钱炒黄色) 沙苑 蒺藜(五钱微焙) 鸡肫皮(五钱火焙黄色) 加建曲(五钱焙) 共细末。每服一钱,滚水送下,忌生冷。
5.《得配本草》
酸、甘、微温。入足太阴、阳明经。消积散瘀,破气化痰。理疮疡,除儿枕,疗疝气,发痘疹。得紫草煎酒调服,发痘疹。得茴香,治偏坠疝气。配鹿茸,治老人腰痛。入艾汤调服,治肠风下血。
去核用。核能化食磨积,治疝,催生。研碎,化瘀。勿研,消食。童便浸,姜汁炒炭,去积血甚效。气虚便溏,脾虚不食,二者禁用。服人参者忌之。
6.《本经逢原》
山楂入足阳明、太阴、厥阴三经血分,大能克化饮食。《本经》言其酸冷,然其功长于消肉积,行滞血,性温可知。若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饮食者服之,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良非所宜。炒黑治产后儿枕作痛,亦以其能消血也。今痢疾初起多积垢者,用姜汁炒;治偏坠疝气为散酒服,不过半月效,用核尤捷。若外感风寒兼伤饮食,举世以发表消导并进,中气实者幸而获痊,虚者表邪乘虚陷入于腑而生内变者多矣。东鲁棠 子酒后嚼数颗良,与糖作膏尤为精品。
7.《本草新编》
山楂,味甘辛,气平,无毒。入脾、胃二经。消宿食,除儿枕痛,去滞血,理疮疡,行结气,疗 疝,健脾胃,祛臌胀。煮肉少加,须臾即烂,故尤化肉食。此伤诸肉者,必用之药也,佐使实良。
8.《本草求真》
山楂(专入脾胃)。甘酸咸平。何书既言健脾。又曰能伐脾胃生化之气。得非自相矛盾乎?使明其理以推。则知所谓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积。用此酸咸之味。以为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气破而泄化。谓之为健。止属消导之健矣。如系冒昧之辈。便以补益为名。以为用药进步。讵知实而用此轻平消导。得此则健。虚而用此。保无书云伐生之说乎?按楂味酸与咸。最能消化肉食。(与麦芽消谷食者。绝不相同。)凡煮老鸡硬肉。但投楂肉数枚。则易烂。(其消肉积之功可推。)且人多食。则嘈烦易饥。服参太过。但用山楂即解。岂非戕脾伐生之验欤?(时珍曰。凡脾弱食物不化。胸腹酸利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用。恐反克伐也。)至于儿枕作痛。力能以止。痘疮不起。力能以发。犹见通瘀运化之速。(儿枕痛犹于恶露积于太阴。故合沙糖调服。以行其瘀。)有大小二种。小者入药。去皮核。(核亦能以化食磨积。)捣作饼子。日干用。(时珍曰。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也。)出北地。大者良。
9.《本草撮要》
味酸甘微温.入足太阴厥阴经.功专消食起痘.得茴香治偏坠疝气.得紫草治痘疹干黑.得沙糖去恶露.治少腹痛.脾虚恶食者忌服.凡用人参不宜者.服山楂即解.化肉积甚速.冻疮涂之即愈.治疝催生用核良.
10.《本草便读》
入方药走脾达胃.有消磨克化之功.走厥阴治疝行瘀.具酸苦甘温之性.(山楂味酸甘.气温.色赤.性紧.入肝脾血分.善能克化饮食.行瘀破血.因其性温入肝.故能治疝气等疾.痘疹方中用之者.以血活则肌松易于透表耳.总之山楂乃肝脾血分一种消导药耳.故又能化肉积也.)
本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用药指导,若需用药,请遵医嘱;若需采收买卖药品,请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图片文字难免错误,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