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颔厌穴)。再向下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

 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的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进入体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处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环跳穴处。

直行者: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肋,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

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病候:寒热往来,头痛,疟疾,面色灰暗,目痛,颌痛,腋下肿,淋巴结核,耳聋,髀部或腿、膝及腓骨部痛。

 内脏病侯:胁肋疼痛,呕吐,口苦胸痛。

瞳子髎:部位: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功能:清热散风,活络明目。主治:头痛、眩晕、目翳、目痒、迎风流泪、口眼斜、结膜炎、角膜炎、近视、三叉神经痛、夜盲、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

听会:部位: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功能:清热散风,通关开窍。主治:耳鸣、耳聋、聋哑、耳中肿痛、牙痛、腮肿、口眼斜、下颌关节炎、下颌脱臼等。

上关:部位: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功能:清热散风。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口眼斜、下颌关节炎、牙痛等。

悬厘:部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三与下四分之一交点处。功能:清热散风。主治:偏头痛、面红肿、耳鸣、目眩、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等。

曲鬓:部位: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功能:清热散风,通关开窍。主治:偏头痛、耳鸣、颌颊肿痛、口眼斜、牙关紧闭、青光眼、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

率谷:部位: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功能:清热散风。主治:偏正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偏瘫等。

头窍阴:部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功能:清热散风。主治:头痛、项强、目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中耳炎等。

完骨:部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功能:清热散风。主治:头痛、耳后痛、面肿、咽喉肿痛、口眼斜、颈项强痛、失眠、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

本神:部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功能:清热散风。主治:头痛、目眩、视物不明、癲癎、中风昏迷、小儿惊风等。

阳白:部位: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功能:清热散风。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流泪、口眼斜、视物模糊、近视、角膜痒痛、青盲、夜盲、眼睑痉挛、三叉神经痛、视网膜出血等。

头临泣:部位: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功能:清热散风。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目翳、鼻塞流涕、中风昏迷、癲癎等。

目窗:部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功能:清热散风。主治:头痛、眩晕、面肿、目赤痒痛、鼻塞、暴盲、青盲、近视等。

风池:部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功能:祛风解表,清头明目,健脑安神。主治:感冒、偏正头痛、项强、鼻衄、鼻塞、耳聋、中风不语、半身不遂、健忘失眠、热病无汗、目痛、青盲、近视、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神经衰弱等。

肩井:部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功能:理气降痰,疏经活络。主治:中风不语、颈项强痛、落枕、肩背酸痛、胸满、肩关节周围炎、滞产、难产、胎衣不下、乳腺炎、扁桃体炎、上肢酸痛、麻痹、瘫痪等。

日月:部位: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功能:疏调肝胆,和中降逆。主治:胸胁胀痛、肋间神经痛、呃逆、膈肌痉挛、呕吐、吞酸、腹痛、黄疸、肝炎、胆囊炎等。

京门:部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方。功能:温补肾阳。主治:腹胀、腹痛、肠鸣、泄泻、小便不利、肾炎、腰膝冷痛等。

带脉:部位: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功能:温补下焦。主治:腰腹冷痛、疝气、赤白带下、月经不调、阴挺等。

居髎:部位: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功能:清利湿热,舒筋利节。主治:腰胯酸痛、腰腿痛、髋关节炎、膀胱炎、下肢肿痛瘫痪、足痿、疝气等。

环跳:部位:在股处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功能:祛风利湿,舒筋利节。主治:风寒湿痹痛、腰胯酸痛、髋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膝胫痛、荨麻疹、半身不遂、带下、痔疮、下肢肿痛、麻痹、瘫痪等。

风市:部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功能:祛风利湿,疏经活络。主治:风寒湿痹、荨麻疹、全身瘙痒、神经性皮炎、中风偏瘫、半身不遂、下肢肿痛、麻痹、瘫痪、脚气、膝关节酸痛等。

膝阳关:部位: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功能:舒筋利节,温经散寒。主治:膝部红肿、疼痛、拘挛,下肢冷痛、麻痹瘫痪,半身不遂、腿膝酸痛等。

阳陵泉:部位: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功能:清泻肝胆,舒筋利节。主治:胸满、胁痛、黄疸、呕吐、全身拘挛、口苦、腰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肝炎、胆囊炎、原发性高血压病、膝部红肿、下肢肿痛麻痹、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癔症、脚气等。

阳交:部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功能:疏经活络。主治:胸胁胀痛、坐骨神经痛、胁痛、面肿、惊狂、癲癎、失音、足胫痿痹等。

外丘:部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功能:疏经活络。主治:颈项强痛、胸胁胀痛、坐骨神经痛、腿痛、下肢麻痹、瘫痪、脚气等。

光明:部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功能:清热散风、疏经活络。主治:目痛不明、热病汗不出、头痛、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乳胀痛、下肢肿痛麻痹等。

阳辅:部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功能:清肝胆热,疏经活络。主治:头痛、目痛、胸满、胁痛、腋下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挛痛、麻痹、瘫痪、半身不遂等。

悬钟:部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功能:清肝胆热,疏经活络。主治:头痛、颈项强痛、肋痛、落枕、胸胁胀痛、腹痛、腰痛、肩周炎、脚气、痔血、咽喉肿痛、伤寒热不退、下肢肿痛、麻痹、瘫痪等。

丘墟:部位: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功能:清肝胆热,舒筋利节。主治:胸胁胀痛、颈项强痛、腋下肿痛、胆囊炎、半身不遂、腿痛转筋、麻痹、外踝与足跟肿痛等。

足临泣:部位: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功能:清肝胆热,疏经止痛。主治:头痛、耳鸣、目痛、目眩、胸满、胸胁胀痛、疟疾、热病、往来寒热、月经不调、乳腺炎、足背肿痛等。

侠溪:部位: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功能:清肝胆热,疏经活络。主治:头痛、眩晕、目痛不明、耳鸣、耳聋、颊肿、胸胁胀痛、疟疾、热病、全身串痛、足背肿痛、麻木、乳腺炎、经闭、足趾挛痛等。

足窍阴:部位: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功能:清肝胆热。主治:头痛、失眠、目痛、心烦、哮喘、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舌强、胸胁胀痛、热病、耳聋、手足烦热等

(0)

相关推荐

  • 阳辅穴酸痛是怎么回事?它的准确位置及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阳辅穴酸痛是怎么回事?它的准确位置及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阳辅穴,经穴名,别名分肉.绝骨,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具有清热散风,疏通经络的功效,主治肾炎.关节疼痛.高 ...

  • 『疑难杂症治疗秘方』11.外伤方面的毛病

    『疑难杂症治疗秘方』11.外伤方面的毛病

  • 11.外伤方面的毛病

    11.外伤方面的毛病

  • 神界世界大战的雅典娜和我 ------11.戒淫道人和接引道人

    雅典娜和梅道人聊得热火朝天,话题自然而然又落到白玖身上了. "说真的,我们小玖儿一点儿功力也没有,就是个凡人.你怎么会爱上他了呢?"梅道人问道. "我也奇怪,不知怎的,在 ...

  • 11.羊水过多柴松岩认为

    11.羊水过多 柴松岩认为,胎中蓄水由于脾气虚弱,温化不足,以致水湿留滞成邪.用健脾补肾祛邪养胎法治疗4例.药用焦白术.陈皮.冬瓜皮.茯苓皮.姜皮.泽泻.猪苓.山药,全部足月顺产.胡曼娟用健脾益肾利水 ...

  • 11.镇摄汤

    治胸膈满闷,其脉大而弦,按之似有力,非真有力,此脾胃真气外泄,冲脉逆气上干之证,慎勿作实证治之.若用开通之药,凶危立见.服此汤数剂后脉见柔和,即病有转机,多服自愈. 野台参(五钱) 生赭石(轧细,五钱 ...

  • 『针灸歌诀新编』 二、经络腧穴各论歌 11、足少阳胆经经穴歌

    (一)足少阳胆经经穴总歌 1.足少阳胆经经穴穴名歌 胆经瞳子骨爹听会,上关颔厌悬颅队: 悬厘曲鬓和率谷,天冲浮白窍阴属: 完骨本神阳白呈,临泣目窗与正营: 承灵脑空又风池,肩井渊液辄筋知: 日月京门带 ...

  • 11、足少阳胆经穴位歌诀

    START 11.足少阳胆经穴位歌诀 足少阳经瞳子髎, 四十四穴行迢迢. 听会上关颔厌集, 悬颅悬厘曲鬓翘. 率谷天冲浮白次, 窍阴完骨本神至. 阳白临泣开目窗, 正营承灵脑空是. 风池肩井渊液长, ...

  • 11.化瘀理膈丹

    11.化瘀理膈丹 治力小任重,努力太过,以致血瘀膈上,常觉短气.若吐血未愈者,多服补药或凉药,或多用诸药炭,强止其血,亦可有此病,皆宜服此药化之. 三七(二钱,捣细) 鸭蛋子(四十粒,去皮) 上药二味 ...

  • 11.哪些常见病症可选用敷脐疗法?

    脐为任脉要穴"神阙穴"所在,又为冲脉循环之处,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江海.脐可通过经络沟通上下内外诸经和五脏六腑.药物敷脐后,一方面药物的气味被吸收,通过气血运行而达到病所:另一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