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教师】第三期研修反馈
自主教师可行性教学策略1让孩子放开说,放手做,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地了解研究学生是授课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面对自己的任务要求时,会积极思考,充分交流,尽力解决。4小组讨论的内容应该有价值,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也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结合教材进行设计。5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更需要掌握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慢慢地学习,从而养成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6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勤于反思,学会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7小组长在小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放权给组长,让组长在课堂中组织相应的活动,并在课后对组员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8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其回答更多的作出肯定的评价9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包括周边环境语言实际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活动的设计,让孩子感悟,从而达到情感目标的达成。10教师平时在学科课程中多去感受生活中的知识,使学生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解决问题。自主教师困惑及相关策略反馈困惑和相关策略困惑一:怎样进行分层教学更有效?自主策略:一、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渠道如课堂提问、小测试、与学生交流等方式,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组成几个学习的小组。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各种爱好。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乐观的对待每个学生的发展,树立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二、明确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一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要实施先浅后深,循序渐进的方法,将教材与练习册上的题目,划成不同层次,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去完成。忌在教学中,犯急于求成的错误,因为那样不但提高不了教学效率,反而会丧失学生的学习信心。三、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分层次教学时,教师要从备课阶段做起,将教学时间、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充分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同一个知识点,要设计出不同的提问,在面向全体的时候,照顾个别。努力做到,虽然分层,但不散;尽管面向整体,但不死板。在具体的教学中,将因材施教自然的融合到预习、提问、练习、辅导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四、明确练习设计策略在练习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分类设计不同梯度的题目,对于尖子生,要求高点,做一些比较综合的题目,对于中等生,要适当减低难度,或者将难度较大的题目分解成几个小题目,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题目,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这样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全面的发展每个学生。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困惑二:课堂时间把控不够合理,如何解决呢?自主策略:在自主课堂中,教师应注意高效度的自主目标。一、确保精讲精练,大胆取舍,让核心问题在关键时间段来解决。1.要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再对教材进行分析,实现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利用。2.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知识掌握情况、实际所具备的学习能力,以及个性、喜好等,以此增强教学的针对性。3.在课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使学生在课前就做好一定的学习准备,避免发生因为学生的准备不足而无法在关键时间段内完成主要学习任务的问题。第四,导课做到短而精。二、创设条件,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1.充分利用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科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度。2.在要求学生解决问题时尽可能选择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通过思考后获得一定的成就。3.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适当的信息密度。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三、注意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运用,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而适宜地用已有传统教学设备和现代教学手段,使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刺激学生的眼、耳、手、脑并用,强化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困惑三:如何设计探究活动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孩子思维碰撞?自主策略:课堂教学互动设计,要遵循自主教育五个总原则,即:思、实、活、创、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师生应保持自主思维活跃、形式多样、灵活变通、追求实效并最终达到师生和谐共进、教学相长目的的自主课堂。“活”在科学课堂中可表现为多样形式、关注差异性、开放包容。活动设计应使教师与学生密切互动,并关心到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以及学习中的差异,并加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课堂中有所成长,对学习增进兴趣。“思”是自主课堂的核心。活动设计要启迪学生独立思考,思辨质疑。教师首先要对课堂教学设计有一个独立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如课前导入,课中教学的生动性。并能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究的情境,提出学生有思考空间的问题,培养学神的科学思维力。“实”要求自主课堂实事求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小学生行动力、智力和心理尚不成熟,需要教师的合理把控。实验操作、合作学习等,需要教师根绝学生的情况来布置任务。“创”是课堂中的创新求变,它要求在现有课堂状态下,教师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在自主科学课堂中,教师也应适当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设计新颖的科学实验活动。“和”在自主课堂中体现为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发展,教学相长。老师在带领学生实践探究活动中提高教学水平,有新的教学思考;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到新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在自主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讲解,让学生充满信心,勇于前进。困惑四:一些基础稍微薄弱的孩子课堂参与度低,如何解决呢?自主策略:一、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参与过程1.了解学生是前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是教育教学的前提。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现状,还要了解学生生活的积累、情感与爱好、习惯与性格等等。2.尊重学生是基础当学生勇敢积极地参与课堂,参与不精彩、回答不到位的时候,有没有人嘲笑是非常关键的,无论问题解决得如何,老师首先肯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即使不精彩,也应该受到鼓励。因此应树立孩子们在课堂中无所顾忌、参与无错、谁参与谁提高的思想。3.激励学生是动力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外部激励有上课伊始时的提出目标,学生参与学习后及时的表扬与引导,下课时的点评,一天或一周后的评优等。二、突显学科特点,创设情境1.利用艺术的语言,潜移默化受语言水平高的教师长期熏陶的学生,其语言能力显然要强于一般学生。因为“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正如逢生麻中,不扶自直。”教师的语言做到准确流畅、简洁清晰、生动形象,就能使学生爱听、乐听,高效省力地接受教育。2.借助形象的媒体,激发参与我们可借助图画、音乐、多媒体动画等创设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的情感和思维都得到发展.3.开展有趣的活动,落实训练孩子们天生爱活动,我们在教学中可设计竞赛、表演、角色转换、模拟生活、设置问题情境等等,在这些活动中,踏踏实实地进行语言训练。三、运用课堂教学策略,组织教学1.体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一是要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二是可以进行分层教学。根据成绩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2.理清教学结构,适应学生教师必须处理好导入、展开、高潮、结尾四环节,注意首尾照应自然,高潮设置及时,过渡衔接得当,以体现教学节奏的和谐美,曲线美和整体美。这种课堂宏观节奏,同学们的心理和生理运动曲线恰好成反向趋势,能解决学生的“疲劳区”的问题。3.把握教学节奏,吸引学生美国“启发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当老师在整堂课里快节奏地讲解授课知识时,学生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因此,教师要注意课堂节奏的把握,当然也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把控节奏。困惑五:课堂时间有限,怎样才能给更多的孩子以展示的机会呢?自主策略:恰当利用多种形式。(1)口头、书面。在学生表现的各种机会中,口头表达能力显得较为重要,因为它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最能体现自信的形式,因此要特别注重学生口头表达机会的提供和创设。在书面表现机会中,平时较多选用一些好的作品布置,这只会让书面表现能力弱的学生更加受挫。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能展示出来,这也是机会均等的表现。(2)小组、个别。很多孩子有胆量上台,但是由于一些学生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并不能很好地完整讲述,当学生遇到卡壳的时候,教师就要适当帮助孩子,或请其他能力强一些的学生来帮助他们,进行能力接力,使学生能完整地把讲述的内容完成。当学生没有勇气个别表现的时候,可以利用小组的力量帮助他勇敢的表现。因此及时把握好小组和个别的关系对于特殊学生显得犹为重要。需要指出的是,在分组活动中,教师要为孩子创设各种机会,让各种喜好的学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自我。(3)轮流、等待。虽然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但是每个孩子都得到锻炼的机会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有时还可以采用硬性轮流的形式,例如在举手发言活动中,教师按照竖排或横排的形式,一些平时不发言的学生也能起来发言表现。在很多回答中,经常发现一些表现欲望非常强的学生一次活动中能被老师叫上好几次,但是很多学生一次机会也没有。因此老师应该让他明白,机会也要给予别的同伴。在互动中,教师要暗示这些学生要把话藏在心里,而是在其他学生回答后作小结或补充,这样又提高了他的能力。困惑六: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或性格原因等,孩子的自信程度还不够,如何解决呢?自主策略:(一)尊重与宽容作为教师,应当热情关怀,爱护尊重学生而不能以学习成绩好坏、听话与否来决定对他们的尊重与不尊重。从道理上讲,老师在批评学生的错误行为时,应采取谅解或宽容的态度,应当对事不对人,切忌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如果这样,不但不能使学生有效地纠正错误,反而会产生逆反情绪,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期待与鼓励教师要以满怀期待的心理对待每一个学生。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进步,有一定的成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也要看到其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和表扬,并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同其他学生完全一样,有足够的才能去对待和处理一切。对他们真诚相待,动之以情,有的放矢地积极引导,具体帮助,鼓励改进,以强化他们因取得成功而欢乐的心理,不断增强自信心。(三)激发与创设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内在的自主的心理要求,同时也要创设一定的条件有意识地让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做一些容易完成的事,使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后再增加难度,即使学生失败了,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再试一试,使他们知道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成功。在获得教师肯定的同时,产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情绪体验,使每个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心理状态下生活与学习。(四)积累与成功成功是促进学生形成自信的重要因素。成功的机会越多,自信心越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越强,自信心就会越高。如果一个人总是失败,就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就会降低。所以要培养自信,最重要的是增加成功的机会,老师可以引导学生:1、科学比较,找到自我的优势。2、根据自己的优势确定努力方向,自主发展。3、确定适当的奋斗目标。困惑七: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勇敢提出自己心中各种疑问?自主策略:一、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消除紧张感,敢于说话、提问。二、善于鼓励学生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学生从学习中品尝成功的乐趣,获得成就感,这种激励是强有力、最有效、最持久的,也是将激励转化为学习动力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等心理需要,使其产生发展的动力,从而激发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三、创设提问情境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内在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能有效激活学生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为此,教师要化大力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善于提出一些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矛盾,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产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困惑八:教学方式封闭、合作学习效果一般、优差学生共进难。自主策略:1.课堂教学中采用集体、个人、小组等多种活动形式,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2.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优秀生,符合中等生,让学困生参与。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3.分组学习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自主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其他活动分好的小组或自建小组,选出组长,设定得分机制。每节课按照答题数量,对小组进行奖励,并制作花名册贴在班级墙壁上,让每个孩子随时看到自己所在小组的成绩状况,以示鼓励与激励。困惑九:有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声音小,或答不上来,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成绩不好的学生。不知道老师们遇到这种情况会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解决?自主策略:自主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学习的关键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取知识并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思维障碍,自然成为而且因该成为课堂的关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他是怎样想的。了解好掌握学生的思维的过程,对症下药,是老师启发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学生提供思路。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让学习思维障碍成为课堂上孩子再次学习的动力和起点。教师们要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平等的、轻松地心理环境。让每位同学有表达的权利,让大家都学会倾听与包容。善于倾听孩子们的错误,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用宽容的态度,正面积极的评价,少用否定性评价。自主教育追求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开放包容。只有教师的一点一滴努力,才能让孩子么的思维被激活,孩子们的发展才能再次找到新的起点。困惑十:如何使孩子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老师不做要求时候,孩子也能自觉主动的坚持。自主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孩子主动学习、愿意学习的前提是兴趣。如在英语学习中,可以采用“卡片游戏”的方式,调动孩子记忆单词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幽默有趣的外语短文、双语故事,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和翻译水平,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就能体验由此带来的成功和快乐,自己学习时也能够较为积极主动。首先,教师必须要了解习惯养成的心理过程,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其次,教师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让孩子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例如按时作息,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经常写日记,学习有计划,经常反思学习方法等。不良的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拖沓而没有计划,上课爱做小动作,做作业不认真,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一心二用,不预习和不及时复习,不遵守作息时间表等。总之,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养成的关键在于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在积极的心态中养成。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行为训练,但是仅仅进行行为技能的机械训练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孩子进行人格关怀和行为指导,也就是让孩子形成积极的心态,在关爱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