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教书匠》值得看!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357 篇文章

作者:梁玉洁。
本文转载自:木铎扬声教育设计实验室(ID:education-echo)

Sue写在前面:

还记得那是 19 年的春夏之交,中国首部关注教育设计的纪录片《教书匠》总导演梁玉洁通过一个朋友加了我的微信,说正在做一部关注老师教学设计和课堂的纪录片,一土是她非常希望关注的一个案例。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最打动我的,不是她发给我的高大上的纪录片策划案,而是玉洁作为这个纪录片的策划人与总导演,对一土的看见:看见一土最本质、也是最独特的地方,那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构建,以及给孩子营造的一个安全的场域,从而让每一个孩子真正被看见、被听见、被赋能。

历时两年,今年 2 月底,《教书匠》终于带着她记录的 12 个教育案例,和背后许许多多真实鲜活的生命体,还有那些灵动的、能看见人性的瞬间,与我们陆续见面。一土的故事有幸成为其中一集,《安全感》是玉洁给这集取的名字,朴实而准确。
随着《安全感》 3 月 27 日晚正式在央视网、央视影音、中国互联网电视上线,我们也有幸请到一直在路上的玉洁,参加一土即将在 28 日上午在苏州举办的“内卷时代,教育能否不焦虑”教育论坛,与未来教育学院研究院院长,《白丁会客厅》主理人郑德林先生,一土数学老师李卓一起, 围绕这部纪录片,以及其中的 12 个被《教书匠》的镜头锁定的教育案例,进行深度的探讨,探寻教育的真谛。
今天的推文,就是玉洁关于这部纪录片的思考,想要听到更多镜头背后的故事,可参加一土苏州分享会活动,无法亲临现场的朋友,可点击下方海报上的二维码、点击视频号上的预约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均可预约观看活动的现场直播。3 月 28 日,我们不见不散!
扫描上方海报上的二维码或者点击下方预约,均可预约观看一土苏州分享会线上直播。

2018 年,我们萌生了用一部纪录片来探讨教育问题的构想。
基于对教育领域持续的关注和思考,我们看见了很多现象,听到了很多观点,也思考了很多问题。在教育活动中,有教育者,有孩子们,有他们需要共同完成的教育目标。但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看不见的因素,在影响着每一个主体发挥作用。
当镜头慢慢贴近,我们想看见什么?
我们想看见真实。决定“真实”的是孩子,他们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成人世界的种种。所有的套路,当直接和孩子们的“真”过招的时候,无处遁形。
我们想看见不同。实践是观念的产物。既然有不同的思考,就应该有不同的探索。我们想看见教育者基于各自站立的地方和资源条件,做出了哪些尝试,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我们想看见可能性。在努力穿透当下时代的种种局限,试图看见教育的本质之后,我们能做什么?
不同的学校和机构,一个个具体的教育探路者,在与孩子们的日常相处过程中,践行和检验着他们的观念。而我们作为旁观者,只想再贴近一些,用我们的个体感知去共情:回望成长历程,我们希望如何被对待,我们渴望什么方式的学习,我们想要怎样长大。

'教书匠”和“教学艺术家”

《教书匠》,英文副标题是“The Teaching Artist”,“教书匠”们不仅有日复一日的专注、精进,以及持续思考的状态,更有作为“教学艺术家”的无限创造力。
Teaching as an Artist,那些充满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时刻,那些灵动的,能看见人性的瞬间。那些真实鲜活的生命体,他们自身的艺术性远大于传统观念里的教育性。
“艺术”是感官上的引导,“哲学”是智性上的进化。
他们不只是知识内容的传递者,他们是用真诚、耐心和爱陪伴孩子们经历成长过程的人;
他们不只是学习活动的监督者,他们是把人类智慧和精神财富的种子播撒给下一代的人;
他们不只是考试成绩的评价者,他们是创造性地为孩子们开辟出一条通向未来之路的人。
因为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而不只是不断叠加的方法。他们以帮助其他生命熠熠生辉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一部非专业、自生长的纪录片

每一次靠近,都是躲在镜头之后,长时间的凝视和等待。
等一切自然流动,是因为镜头的存在本身已经是一种打扰,所以不敢再做更多自以为是的安排。
常常是没有“故事”发生的。那么,就看向老师和孩子们之间,不经意的相视一笑;看向孩子们独处的时刻,他们跟自己的对话。
去旁白,无解说,是因为看向孩子们的目光,最简单即是最通透。
设计不是关于必须有,而是关于可以无。
我们选择了现在的这种表达方式,完整呈现一些“慢状态”。
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需要等等孩子,他们对时间的感受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想要用等待一株植物成长的心态来养育孩子,那么不妨从慢下来,用心“看见”他们开始。
我们不是一个成熟专业的纪录片团队,但是我们一样是还在成长中的“孩子”。
策划案中的“教书匠”,只是一个“标签”,镜头里一个个走近我们的教学艺术家们,他们有些致力于创造,有些致力于守护。我们躲在镜头后面,理解着他们的睿智和通透,爱与悲悯,感受到自己和世界,在被一些温柔宽厚的手掌托着。

看见:真实与常识

在两年的拍摄过程里,我们自身也在记录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成长蜕变。从追寻想象中的完美,到学会看见当下的价值,并期待由此开启的未来的可能性。
记录一些思考和收获。
在所谓“教育”场景里,我们习以为常的种种,真的合理吗?
说一遍就要记住,要求了就应该达到。
“标准线”早已从“及格”提升为“满分”。
我们只会问“为什么丢了一分?”

却不知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孩子们已经悄悄成长了那么多。

他们为什么和我们期待的不一样?
有些孩子是在尝试和互动中感受到创造,而有些孩子是在独自思考中学会表达。人人不同,才有这个精彩的世界。
人生真实的样子,并不是只有那些炫目时刻。
观察、等待、尝试、探索、失败、反思……这些才是产生那些可能性的土壤。
如果我们不肯提供这些土壤,生命何以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

对话:成人和孩子

我们记录的是成人,但是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孩子。
这也是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孩子,和不断被选项局限的成人之间的对话。
成年人以掌控确定性来获得安全感,孩子的天性则需要通过尝试“不一样”来扩大认知边界,建立生命体验。
我们在漫长的生活和经历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认知框架与思维模式,习惯了以对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对结果的期待。但作为拥有权力的决策者,我们也在无意识中,压缩了孩子们原本可以拥有的选择和探索空间。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如果被允许、被鼓励去和世界发生多种关联,才能像一颗种子深深根植于大地,生命的意愿才会强大无比。
而“教书匠”们在做的,更多的是观察孩子们的状态,了解他们需要什么,问问自己能做什么。把自己转换到孩子们的角度去,成为垫脚石,搭建脚手架,捅破天花板……
身为成年人,首先要用自己的生命和体验去建构一种“笃定”,孩子们的成长才能更“从容”。

协奏曲:教育是所有人一起学习

我们希望这些教育案例的记录,可以带来一种对话的可能和多元方式的呈现。
教育主题的特殊性,让我们每个人都身在这个话题里。
我们期待更多“不认同”的声音,更多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表达。
也希望我们共同来学习,放下一些二元对立的模式化评价,看见更多启发性的存在。
“协奏曲”,是一个声音与一片回响的协奏,是教育与文化的协奏,也是各位热爱生命的伙伴与这个世界的协奏。
用一个声音,呼唤更多回响。
与其说《教书匠》是一部纪录片作品,不如说它是一次“让彼此看见”的教育实验策展。
我们不是在寻找一个所谓“好”的教育方式和答案,我们想要看见更多的思考和可能。
用问题呼唤更多问题,答案可能就在这些回响里。

《教书匠 The Teaching Artist》

全国首部关注“教育设计”的纪录片
贴近观察最具代表性的教育案例
如实呈现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与尝试
同时深度对话“教学艺术家”群体
多角度激发全社会
对于教育关系和教育方式的再思考
央视网|央视影音|中国互联网电视
2月27日起,每周六更新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