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是如何影响用户行为的?
为什么用户对微信公众号100000+文章会那么感兴趣?而运营人员却宁可冒着封号的风险,却要花四五百钱去刷文章的阅读数,这些行为的背后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用户的行为和心理呢?
公子义研究了2016年3个经典事件一夜之间火爆互联网事件:
2016月11月30日《罗一笑,请给我站住!》这篇文章在一夜之间阅读数达到100000+,一个粉丝只有1000多人却在一夜之间阅读数竟然增加1000多倍。
王宝强与马蓉离婚事件在各大媒体平台纷纷成为热点,这其中既有明星的原因,还有多少是用户过于“关心”的结果?
2016年10月1日微信后台调整接口调整导致刷阅读数工具崩溃,从而引发了引发阅读量信任危机事件。
仔细分析这三个事件似乎好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公子义发现,其实罗一笑事件利用用户的同情心,在短短的时间短短的三分钟时间内转发过万,更多不明真相在内的用户受到影响纷纷为罗尔写《罗一笑,请给我站住》,利用的是用户之间的从众心理。
而王宝强作为娱乐圈的明星在2016年8月15日将信息发布在新浪微博,引起粉丝的纷纷讨论,
1.为什么用户行为会有倾向性?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在群体中的时候,行为通常具有群体的倾向,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跟群体发生不一致是,或者跟群体的大部分人发生冲突时,会产生一种群体压力,这也促使他的行为倾向于群体的选择,这叫行为我们通常称之为从众行为。
我们先来看一组实验:
当周围一群人在同时做一个奇怪的举动时,你会不会跟着一起做呢?美国一个心理研究所做了如下一个实验:一群人每次听到“哔”声响起后都会起立,如果你身在其中,会坚持多久?
当候诊室里响起奇怪的“哔哔”声,所有人都随着声音站起和坐下,就像上好了发条一样。尴尬的紫衣女孩会如何选择呢?
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当大家离开时,紫衣女孩依旧在重复这怪异的举动,并且不由自主地“领导”了新一轮更加疯狂的实验……
我们再来看一则最经典的阿希从众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曾邀请一些大学生做过—个实验,志愿者被事先告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类视觉误差的。当一名志愿者走进实验室时,发现已经有五名志愿者坐在屋里了。事实上他并不知道,这五名志愿者都是阿希的实验助手。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三条线中的哪一条线更长。实验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很容易做出判断。
然而,经过两次判断后,五名假扮志愿者的助手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了同一个错误答案。于是真正的志愿者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发现,平均有33%的人做出的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不到1%。
实验中,五名助手用错误的答案影响了第六个人最终做出的判断,进而引发出这种错误的认知。从影响力角度而言,这意味着:那些试图影响他人的人,可以利用从众心理来有效地影响他人。
2. 从众心理的发生原理是什么?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感染”的结果。个体在受到群体精神感染式的暗示时,就会产生与他人行为相类似的模仿行为。与此同时,各个个体之间又会相互刺激、相互作用,形成循环反应,从而使个体行为与大多数人的行为趋向一致。上述暗示-模仿-循环反应的过程,就是心理学研究证实的求同心理过程。正是这种求同心理,构成了从众行为的心理基础。
具体来说,从众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寻求社会认同感和安全感的结果。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常有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即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较大的群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以便得到群体的保护、帮助和支持。
此外,对个人行为缺乏信心,认为多数人的意见值得信赖,也是从众行为产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有些消费者由于缺乏自主性和判断力,在复杂的消费活动中犹豫不定、无所适从,因而,从众便成为他们最为便捷、安全的选择。
3. 从众心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人群大小:
影响人们是否随大流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他们身边的人群大小。最明显的随大流被发现,当人群数量达到3至5名时。增加更多的人对此影响不大,但是少于3个人,从众心理明显减少。
反对的声音:
只要有人不同意,或者犹豫不决,或者下不了决心,从众心理就会减少。一些研究发现,当军队中拥有决定权的人反对时,即使是亲眼所见,从众的人也可能从97%的高点减少到36%。
他们跟我们是同一类人吗?
人们更容易随大流当他们遇到跟自己是同一类人时。这些影响力对我们喜欢的有吸引力的人将更强烈。当其他人不是我们同一类人时,人群大小和反对的声音区别不大。事实上,我们更可能走相反的路,做非同一类人所做的相反的事。
你的情绪:
情绪在从众心理上有复杂的影响,有证据显示当我们心情好时更可能随大流,比我们心情坏时。一种增加从众几率的恶毒的情绪控制方法就是运用恐惧加抚慰。先使人害怕某种东西,然后抚慰这种恐惧,那么他们更容易做你所想的。
组织需求:
个性也许不会像人们认为的那样重要,但仍然有影响。一些人有更多的“组织需求”,紧接着更有可能随大流。
权威:
当面对权威人物时,仅仅的从众心理将会转变为服从。Milgram对服从的研究显示,被一个位高权重的人训话时,人们将控制自身的不情愿。虽然人们不会盲目跟随权威人物,研究显示了大范围的服从,根据社会地位不同范围从12%到92%不等。
4.从众心理在互联网上如何运用的?
用画面感描述购买者人数
大众总是喜欢有画面感的描述,所以乔布斯才会说,ipod就是把1000首歌都装进口袋。同样的道理,如果能将购买人数用画面感的形式描述出来,效果比单纯的说“年销十万”“销量领先”会更好一些。
比如香飘飘奶茶的广告词,——“一年卖出七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十圈。” ,已经被业界奉为经典。
诱导用户分享
比如在有些餐厅吃饭,拍个照,带上餐厅名字发个朋友圈,店家就会赠送一个小甜点。
在大众点评上写个五星好评,又能获得一点小优惠。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在诱导用户分享,利用消费者的社交关系进行产品推广。
诱导分享当然不仅限于诱导消费者发朋友圈,一切线上线下的社交关系都可以利用上,微线上的微博、微信、知乎、qq空间、陌陌、脉脉、豆瓣;线下也可以转介绍、多人团购、招代理。当个体看到他的朋友都在使用或者消费某个产品的时候,“羊群效应”就会自然生效,
你有没有发现你在淘宝或者京东上购物的时候,经常会有许多好评,当用户呈现有5个好评以后,用户选择购买的产品的几率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对于用户的评价达到98%,这些无疑在取得用户的信任。同时有不少的商城运营者为了增加用户的购买力甚至话花钱去找水军刷单,以此来取得用户的信任。这些无疑都是从众心理的互联网的运用。
公子义在微信上做个一个实验,发表《情人节的紧急通知》之后,一旦有5个用户的评论之后,微信好友点赞的概率提升了20%左右。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本想公子义在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许多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为什么愿意花四五百块钱去刷单?其实除了用来忽悠客户,另外一个方面通过增加10000+的文章阅读数,其实也在影响着关注该这个微信公众号和阅读其他的文章的概率。
结 语
从众心理在互联网上运用还是比较广泛的,从用户的角度上来说,保持对互联网产品的清醒的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在选择产品的需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己的判断力,避免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从运营的角度上来说,利用用户从众心理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获取用户的信任在初始阶段是有必要的,但是产品运行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体验和服务,才能获取用户的长期信任。
否则用户在体验产品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和存在大量的投诉的下现象,竞争对手和意见领袖反过来又会利用用户的心理毁灭产品。
文|公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