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吕英教授“气一元论”论治五迟五软的经验

李可老中医(山西省名中医)认为,“气一元论”是以《易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理论基础发展而来。《周易》阐明:“无限大和无限小相互包容,完全统一于太极,太极是至大的客观世界的缩影,也是至小的微观世界的全息图,宇宙是一个大太极,人是一个小太极  ;《黄帝内经》中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实是一气的变现,《黄帝内经》中所命名的宗气、中气、肾气、胃气、阳气、真气、天气、地气、夏气、神气等80余种气亦是一气的变现;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提出:“五行的运动圆,合成一气。木升金降,木不病风,金不病燥。水升火降,火不病热,不病暑,水不病寒。土运于中,土不病湿。运动不圆,升降不交,各现各气,则病风、热、暑、湿、燥、寒,病者,大气病也。人身之气,亦如是也   ;《伤寒杂病论》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本气分别为寒、燥、火、湿、热、风。是故立足气一元论辨证疾病,效如桴鼓。
    笔者跟师吕英教授期间,归纳整理了其治疗儿科五迟五软的部分病案,吕教授根据“气一元论”论治儿科五迟五软,取得了良好疗效。
1立足气一元论辨治五迟五软
    五迟五软患儿多属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多数患儿兼有怕冷,颜面咣白、眼周、鼻周、唇周青黑等少阴虚寒的症状和体征;故吕教授治疗五迟五软必用四逆汤加强釜底火、固护先天肾气。依郑钦安“坎中一点真阳乃人立命之根”之理  ,后天八卦中北方坎卦不足,对应先天肾气不足,阳不生阴,可致人体六气乖乱,表现为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对应六经辨证,少阴虚寒为本,致太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部分或整体气机失调;对应彭子益人体气机之圆运动,釜底火不足,可致中气、釜中火、四维之轮的和缓有序运转等出现异常。临床除釜底火不足、少阴虚寒等主症,常见以下兼症。①兼症1:多数患儿有食欲差、食量少、手心热、多汗等中气不健、太阴虚弱症状。依圆运动之说,中气为轴,四维为轮,轴运轮转,轴停轮止  ,中气不健久可致四维之轮失灵;中土不沃,可致地势不坤,无以恒顺承天、厚德载物;依李可老中医的“三阴统于太阴”之理,太阴之伤,亦可损及少阴、厥阴。李老认为:“土能生万物,同理,人身之中土即脾胃——中气,中气左升右降,斡旋运转不停,五脏得养,生生不息,此即运中土,溉四旁,保肾气法”。是故吕教授治疗五迟五软在固护先天肾气的基础上,常用健中气、定中轴、运大气之法以固护后天胃气,先后天两本同时兼顾。②兼症2:多数患儿有烦躁、多动,或大哭大闹、或无故吵闹、哭叫等症状:一可归为阳明燥金不降,二可归为厥阴风木之气疏泄太过。阳明燥金不降:多因北方元动力和中土之气太虚、土不伏火所致,故临证只需加强北方原动力和中气的充足、健运,则燥金右降之道路自通;依六经辨证“阳明之上,燥气主之,中见太阴¨ 、“戊癸化火”和“阳明中化”之理,阳明戊土不降常因釜底、釜中火不足,太阴己土不运,阳明燥气过盛,“阳明之燥热,永不敌太阴之寒湿”,故治疗时只需加强釜底火、健运己土,则阳明自降。厥阴风木之气疏泄太过:因“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 ,厥阴从中化太过,故患儿可见烦躁、多动等风火相煽之象,故治以温益元阳、健运中气。
    
2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7岁,2011年9月13日初诊。主诉:发育迟缓、智力低卞7年,反复癫痫持续4年。现病史:患儿于2004 年11月25日足月剖腹产,出生后发育迟    
缓,7个月时无法用手抓物,外院检查发现肌张力较高,诊断为“运动发育迟缓”。经训练治疗后可主动拿物,予“维生素c、辅酶QIO”治疗 至l岁2个月时可独走,但平衡能力差,动作不协调,身体较同龄人矮小,智力低下,言语不清。2007年1月突发双眼凝神,呕吐,左侧上下肢抖动,随后意识丧失,伴口吐白沫,左侧眼角嘴角抽动,急诊入住当地儿童医院,诊断为“癫痫首次发作”。4年来一直服用“德巴金”,病情反复;2007年2月至3月共发作2次,“德巴金”加量后2008年、2009年未发作;2009年12月因“德巴金”减量再次发作,后加服中药,“德巴金”继续减量,于2010年6月27日再次发作。2011年9月11日有2次癫痫小发作。
    刻诊:口鼻周泛青,怕冷、不怕热、四末冰凉,经常自伤,情绪波动大、易烦躁、哭闹;近1年半来,睡前喜趴着扭屁股、扭动时瞪眼全神贯注、直至筋疲力尽才入睡,难入睡、眠浅易醒、醒后难入睡,全身皮肤瘙痒,大便日1(或)2解、质干如羊矢难排解,口不干、不思饮,汗出一般,食欲差、食量少、喜食辛辣,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紧。证属:三阴冰伏、土不伏火、相火离位、邪害空窍。遵“三阴统于太阴”之理给予方药:红参15 g、干姜15 g、白术45 g、炙甘草30 g、生山茱萸15 g、吴茱萸5 g、熟附子15 g、细辛(后下5min)3 g、白芷(后下5 min)5 g、石菖蒲15 g、生龙牡各30 g、砂仁打15 g,15剂,1剂/d,加水600 n11,文火煎至60 ml  ,分早晚两次温服。二诊:2011年9月29日。自服药以来,癫痫未发作。四末冰凉消失,口鼻周色青减轻,皮肤瘙痒减轻,纳食量增,喜食辛辣,睡眠改善、眠浅易醒、醒后可入睡,大便日3~5解、质软成形、量少、排解顺畅。余症同前。舌嫩红、苔薄白,脉细滑。方药:生晒参30 g、干姜10g、白术60g、炙甘草30g、生山茱萸30 g、北黄芪90 g、黄柏10 g、白芍45 g、生龙牡各30 g、乌梅5 g、砂仁15 g,10剂,1剂/2d,加水1000Inl,文火煮至150lnl,分2日早晚两次温服。三诊:2011年10月31日,服上方后平衡能力、动作协调能力改善,上下楼梯能双脚交替、摔跤次数少,情绪较前平和,自伤行为减少,眼神交流较前增多,皮肤瘙痒消失,食欲好转、喜素厌荤,睡前全神贯注扭屁股次数减少。秋季头皮脱屑,类苔脂样;饮水量少、不思饮,四末温、手心不热,口鼻周时色青,胆小、对声音敏感,寐不安稳易醒、偶梦中打自己巴掌,大便日l(或)2解、有时成形易解、有时干状如羊矢难排解。服药前20 d夜尿1次,后10 d夜尿消失;舌略红润、苔薄白,脉细。方药:白芍45 g、乌梅10 g、生晒参30 g、黑附子30g炙甘草60 g、白术90g、生山茱萸45 g、细辛(后下5 min)3 g、苍术5 g、北芪120 g,10剂。1剂/3 d,加水2000 m 1,文火煮至250ml  ,分3日早晚两次温服。
    按:人以水谷为本,一诊先救胃气为先,故以理中汤为基础方,通过药量匹配,旨在恢复釜底、釜中火为主,达“火生土、土伏火”之效,并用山茱萸、生龙牡镇潜逆气,细辛、白芷、石菖蒲开窍醒神。釜底、釜中火增强后,部分相火自行归位,后天之本——胃气也已恢复。但中轴不稳,故二诊时应加强定中轴、健中气、敛相火,在理中汤基础上合封髓丹,并加用北芪、白芍、乌梅以加强“土伏火”之力。患儿经前两诊治疗,肾气、胃气、中气渐增强,大部分离位相火归位,“心主神明”之力增强,部分伏寒以“冰化为水”形式的夜尿得以外排,中土燥湿二邪通过大便逐渐转化外排,秋季头皮脱屑、类苔脂样说明该患儿大气托腐生肌之力偏弱。根据太师父李可老中医提出的“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
    此诊治疗重在降阳明之气机,炙甘草为附子的两倍药量搭配可达“火生土,土伏火”之效。大剂白术通过恢复己土正常湿性濡润的功能,使异常阳明降机恢复正常敛降。大剂北芪运大气,托腐生肌,细辛疏通腠理,苍术化湿浊。诸药合用,先后天两本兼顾,恢复人身一气周
流的圆运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