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低效问题之思考
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学校德育工作效率低下,这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德育的不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不适应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已经成为制约学校教育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问题出在哪里呢?
一是我们教育上的失误,我们道德教育是不力的
重知轻德,德智失衡是造成道德教育不力的原因所在。既使是在道德教育中我们也采取了“知性教育”,道德教育成了单纯的知识传授,至少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以分数为考核主要标准,而没有了生命修养,人性的养成,品德的提升。德育的低效无力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一个信与行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知”的问题,这种偏差,对道德教育是致命的。
二是我们社会价值观上的偏差,审美观上的异化,导致了德育本身的错位
在市场经济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对利益的追求成为人生的唯一的目的,利益原则成为了审美的标准,功利化的社会导致了对人生超越性的“抛弃”,道德中对人生终极关怀的追求被遮蔽了,人文精神缺位,功利主义泛滥,道德和德育的异化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是我们德育的传统和操作方法存在问题
我们的德育理论和方法直接来自于革命时期的实践。革命时期的德育强调的是“革命的伦理”,这种伦理道德,重在对已有的道德体系进行批判,偏重于道德认知方面是一种知性的德育。这种德育对于批判旧伦理道德体系是富有战斗力的,对于转变人们的道德认识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问题是,认识与实践是不同的二种对待世界的方式,认识、观念并不能直接转化为行为和实践,认识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且我们现在已经不再是革命时期了,而是一个建设时期。建设时期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革命伦理”,不再仅仅依靠“批判”就能解决问题的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建构,是建设。
那么应如何改进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提高学校德育的效益呢?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有:
一、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德智并举,知情并重,科文协调,追求德智均衡发展
传统教育的最大的缺陷是只注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科学理性活动,关注的是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对教育生活中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不重视人文精神与道德、价值在科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这种只重教书,而轻育人的教育,忽视了甚至丢失了教育在提升人格和发展学生生命和人格中的应有的作用,推动了对人的生命的整体的关怀。不改变这种现象,教育就难以成为“成人”的实践活动。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把生命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做到德智并举,知情并重,科文协调,追求德智均衡发展。
二、让德育回归人和生活,重视德育的体验性与实践性
教育性是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人格的提升,道德的养成是在生活中实现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生命的本真,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而不应该以书本的、纯理性的世界来代替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教育必须联结生活,联结社会。
三、努力净化社会环境,引导社会确立正确的用人观和人才标准。
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一个净化的环境是成长、成人的需要。成长不是按一个标准“生长”,而应该是成为最好的自己,这需要社会确立用人所长的用人标准,需要确立独特性、创造性是人才的最好标准的人才观。以正确的人才观来引导人们摒弃片面追求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而把目光转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发展上来。
四、要实现德育模式的转型,由“批判型德育”转向“建构型德育”。
建设时期需要的是建构新伦理,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新伦理的建构显得更为重要。而这种建构只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建设,需要对原有合理的伦理道德规范的继承,需要形成把规范认识转化为行为的自觉性和具体操作的方法。这样的情况下,仅有“知性”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体验,是实践的能力和实践的自觉,这要求德育由“知性”转变为“体验”和“实践”。我把这个转变称为“革命伦理”向“建设伦理”的转型。这个转型要求对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它不需要“高大全”、“超越现实”式的认识,它要求的是“实”、“细”、“真”的体验和实践。它不再把重点放在对已有道德规范的批判上,而是把重点放在对现实中已有的有效的道德规范内化,并不断完善、发展上。其具体的转变和实施途径还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五、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协调一致的德育网络,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只有学校、家庭、社区在教育目标上达成一致,确立“要成长,先成人”的教育目的观,加强伦理道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生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一个最有利于学生“成人”的教育强化环境,才能保证我们的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总之,我们应当以“学会做人,促进成人”为目标开展我们的学校德育,以“知识传授+实践体验”为途径,而且应该以后者为主要方法,实现让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向人本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