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京剧???

作者:雪草映心斋  来源:中国戏剧网

京剧观众老年化现象已十分严重。不论是从政府层面,专家层面,专业院团层面,甚至是人数众多的票友们都在为京剧观众“后继乏人”而忧虑。文化部门联手教育部门也出台了一些“振兴京剧要从娃娃抓起”,大力推进“京剧进校园”活动等措施。全国各大院团积极响应。他们在校园演出时,不仅组织了强大“豪华”的演员阵容,而且在演出前还由知名度较高的专家、演员为年轻的学生观众简单地讲解一些“一桌二椅”的运用,边做边示范常见的程式化动作,讲解这些动作表现的是什么意思,而后才开始演出。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措施收效不甚乐观。

我也曾在北京托某名牌大学的朋友帮我买某京剧院团在该校演出的戏票(校园剧场的票价比市中心便宜些),在大学剧场里非常享受的看了几次高水平的演出。开演半个小时左右,就有一些学生安静地退场了。到演出结束时,学生大概只有开演时坐满剧场人数的六成左右了。这种安静的退场引起了我的注意。趁着又一次到大学看京剧演出的机会,我直接找中途退场的和在剧场外聊天、看中外影片宣传画及话剧、芭蕾舞等宣传画的大学生攀谈。直接地了解一下大学生们看京剧的感受以及对京剧发展的看法。他们首先肯定的是,京剧舞台演员的化妆,服饰,舞蹈,武打等,实在是太美了。对于戏中表现的一些历史故事,演绎,传说,诸如《龙凤呈祥》、《将相和》、《赵氏孤儿》、《西厢记》等戏的故事情节,他们是知道的。当问及“对欣赏京剧以及京剧发展的看法时”时,在他们的回答中,除了“节奏太慢”,“唱词,念白听不懂”等等而外,还有一些对京剧的欣赏、传承、发展的看法的角度颇具特点。作为酷爱京剧的老戏迷奔着“青年人对欣赏京剧的看法”这条线,结合自己平日的思考,在电脑上“写”下了这些文字。以期与喜爱京剧的朋友们共同探讨。

1、从事京剧专业的门槛儿很高,成功率低。

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从老人嘴里、报刊杂志、影视作品里,或口口相传的故事传说里得知;要从事京剧专业不仅必须具备良好的嗓音、个头、扮相,而且必须要唱、念、作、打全面发展。从十一、二岁进戏曲学校开始,学生就要经受非一般孩子能忍受的疼痛的打基础的基本功训练——练功。而且是要经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八年的苦练、学戏才能算是普通的大学毕业。不少家长和年轻人在影片《霸王别姬》里看到旧科班里孩子们所经历的近乎于残酷的训练,都不免为镜头所反映的情景频频咂舌伤叹。同时也印证了老人们所说“八年坐科,如坐八年大狱”之说。

也有的年轻人在少儿时期看到电视上的少儿京剧赛,为参赛小选手精彩的表演所吸引,动了报考戏校学戏的念头。尚存有旧观念、或盼着孩子有更大出息的家长都持反对态度。有的面对已经学唱京剧兴趣强烈、甚至有些入迷、闹着要学戏的孩子,在家长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为了打消孩子学戏的念头,就设法带着孩子到戏校“参观”、间接地感受同龄人是怎样龇牙咧嘴忍受压腿、扳褪、劈叉、下腰等等最基本的基本功训练时的疼痛。一般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都会被练功现场实况的第一道“从事京剧专业的高门槛儿”吓退。京剧专业专科、本科同一届的同学毕业后参加剧团工作、上台演出,工作两三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后,才能有极少数的几个业务技术全面,嗓子好,扮相好,个头儿好的同学被领导、同事、观众认可,成为“角儿”。其他少数业务好一点儿的同班同学,能演个主要配角之外,一般的也只能演群众角色了。男生在青春期必定要经过“倒仓”(变声)期,确实也有不少男生没有过好“倒仓”期,嗓子就不听使唤了。对于要求全面、先天条件占有相当比重的京剧演员,“没嗓子”,就是一个天然缺憾。“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之说,在讲求经济效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拿破仑的这句被奉为经典的名言在讲求综合艺术,好花必须有绿叶衬托的京剧舞台上是不成立的。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师傅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练功,调嗓,是京剧演员每天必做的功课,而且这些功课在在京演员的几十年的从艺生涯中是不能间断的。尤其是对女演员来说,她所从事的是青春艺术。除了要求勤学苦练的同时,还要求京剧演员必须具备特别良好的先天条件才能具备“角儿”的起码要求。没有成为让人瞩目的角儿,也就意味着没有获得成功。这就是我所了解到的部分青年人认为从事京剧专业的“门槛儿高”的“高”处所在。

2、欣赏京剧的“门槛儿”也很高,很难吸引年轻人

这些大学生们坦率地告诉我,不仅从事京剧专业的门槛儿高,就是欣赏京剧的门槛儿也很高。

一个大学生说,“文革”期间,他老爸在宣传队学唱过“样板戏”,对京剧产生了兴趣,闲暇之时也学一两段传统戏的唱段,慢慢地迷上了京剧。曾找过几个剧团退休的演员学过戏,算是个戏迷,也算是一个懂戏的观众。他老爸认为在剧场看名演员真人实景的演出,比看电视直播过瘾。久而久之,不仅能大概其的分辨出各流派的唱、念、做、打是否正宗,而且能分辨出某流派演员在演出中的细微的改变,为其改变得精彩而鼓掌叫好,为其改变的不理想而频频摇头。不仅回到家里打发感慨,第二天又在公园里与同好者圈内畅谈“观后感”,在戏友间展开热烈的的讨论。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有一天他老爸得到两张“赠券戏票”,趁着周六就动员他一块去看《将相和》。因为在中学时学过《完璧归赵》这一课,也就欣然前往。他说,看着字幕能知道演员唱的是什么,说的是什么。而令他尴尬的是;观众会突然为演员的某个唱腔,某个动作,甚至是乐队的某个过门热烈鼓掌,而他自己却一脸的茫然。他只是知道肯定是因为演员、乐队的精彩表现而赢得掌声,可是到底怎么个精彩?他却一无所知。散戏后,归途中,他老爸饶有兴趣地给他讲了剧中老生、花脸演员唱得怎么个字正腔圆,怎么个“有味儿”,动作怎么个“帅”,要是看旦角戏又该怎样欣赏……自那以后,这位大学生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京剧的的资料。他的心得是,京剧作为世界公认的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她独有的写意式的艺术表现形式实在是太深奥了!不仅生、旦、净、丑行当各有不同流派,而且虽然是演的同一个剧目,但是,各流派的唱腔、伴奏过门、头饰、服装颜色、花样以及道具等等也能体现各流派的特色,令人眼花缭乱。

这位大学生介绍说;受父亲的影响,他也尽量抽空看央视戏曲频道播出的京剧和杂志、电脑里的相关文章,也把京剧和流行的表演艺术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京剧的表现形式不同于世界任何舞台艺术,被西方人誉为“东方歌剧”。京剧艺术作为国粹,是当之无愧的。京剧艺术确实是博大精深,同时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欣赏京剧的“门槛儿”也很高,因为,“如何欣赏京剧”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很难吸引在节奏极快的激烈竞争中打拼年轻人。他们需要节奏相对适应的文娱形式,也需要相对适应的节奏放松自己。这样,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如何欣赏京剧,细嚼慢咽地品味京剧的美感了。

……

在电脑上“写”到这里,不由得伏案沉思;这位大学生的看法也许有些偏颇。我在由衷地认同80后、90后们是最辛苦的一代青年人,也由衷地认同他们确实“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如何欣赏京剧”。那么,京剧观众的所谓“断层”始于何时?“断层”原因何在?也许,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了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