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珍公史实考略(一)
ᐃ元珍公像
陆宲(1088年—1148年),字元珍,小字清儿,号西湖遁叟。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生,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卒。原居浙江山阴(绍兴)吼山之麓。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奏补承务郎,授台州宁海县丞,杭州仁和县尉,越州司工曹,仕平江长洲县令,迁真州通判,更登州通判,徙制置发运司(未赴),除江南东路转运判官(代兄寘),避亲嫌移提举京畿常平等事,右朝散大夫。提举京畿置司陈留,靖康间会金人犯京师,游骑突至,陆宲召集燕山戌卒数千,日夜部勒习教,命旧将张宪统领扼据要害,抵御住金兵进犯。后陆宲归隐无锡,为陆氏迁锡始祖(徐陶派)。
围绕陆宲迁锡、归隐及归隐后生平,长期存有较多疑团,本文试就史料考证逐一加以辨析。
一,陆宲归隐无锡年代
1、无锡地区有宋以来陆氏世谱,对陆宲归隐无锡确切年代无有记载。现存最早的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清臣公陆炜编纂“世德堂”《陆氏世谱》(抄本)统系表,记陆宲为:“绍兴十二年遇诏班师,岳飞受害,叹曰,奸雄蠹国,岂容外镇立功。明哲保身,留后为难。遂解组罢,由山阴屏居无锡太湖滨新安桃墅。” 陆炜,字清臣,例授儒林郎候选布政使经历,江阴化成人(周庄),陆氏74世。
ᐃ道光十九年世德堂《陆氏世谱》
陆炜道光十九年谱记是否源于前谱出处不明,后世直至民国戊子年(1948年)无锡仰贤堂《陆氏世谱》均从记这说。1950年陆玉麐(字雅达,号青厓)所编著的《陆氏文献》,其中陆青厓本人撰《大浮山谒墓记》,也同样记“绍兴十一年,遇诏班师,岳王受害,太息国事不可为,遂解组归隐,由山阴屏居无锡太湖滨新安桃墅”。
ᐃ陆青厓《大浮山谒墓记》
如按此说,岳飞遇害为绍兴十一年(1141年)底,陆宲屏居(归隐)无锡当为绍兴十二年(1142年)初。
2、宋隆兴元年(1163年),文学家、诗人陆游为其亲叔陆宲作《右朝散大夫陆公墓志铭》记:陆宲,陈留抗金取胜后,上章自劾,罢归屏居常州无锡县。
ᐃ陆游《右朝散大夫陆公墓志铭》
3、明万历二年(1574年)周邦杰、秦梁纂《无锡县志》卷十四记:“陆宲,提举京畿常平等事,置司陈留,靖康间会金人犯京师,宲独以便宜招集燕山戌卒数千,日夜部勒,扼据要害,虏不能犯,因间道上章自劾,诏从所请。未几,罢归屏居开化之陶墅(无锡)。”
ᐃ明万历《无锡县志》
分析以上三说:
——陆游所作陆宲墓志铭,为当时代又是直系侄亲而作,应最具价值和可靠性。陆游作陆宲墓志铭,记为陆宲陈留抗金罢归后屏居无锡,但未记罢归年及屏居归隐无锡年。而后世年代较早的明万历二年无锡县志记载,则指向较为明确,指陆宲陈留抗金为靖康间(1126年—1127年)。无锡仰贤堂《陆氏世谱》亦记陆宲陈留抗金为钦宗靖康年间。至此,陆游铭与万历无锡县志、无锡《陆氏世谱》可互为印证成链,陆宲陈留抗金为靖康年间无疑。
查史籍,史上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尚书右丞兼亲征行营使李纲汴京保卫战。靖康元年正月三日,兵部侍郎李纲任亲征行营使。靖康元年正月,金国完颜宗望军渡过黄河,攻下滑州(今滑县),包围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因汴京守御使李纲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陈留在汴京京畿(开封)东南二十公里,金兵游骑突袭,掌管提举将兵保甲的转运及提点刑狱二司仓促逃遁,陆宲身为提举常平文职,大敌当前,毅然临机召集戌卒抵敌,派旧将扼据要害,金兵不能犯,从东翼有效地助李纲汴京保卫战获胜。金兵退,二月三日,李纲罢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陆宲因越职军事向钦宗请罪自劾,并提出要且乞犒军。钦宗免其罪,从其请。时间在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
ᐃ陈留
以上时间段有史为证。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二十三日,陆宲因故被免提举职(并非因陈留抗金越职事),前同月十七日其兄发运判官陆寘也因同样原因先其被免。《靖康要录》卷三,“奉圣旨,曾纡、赵岍、唐绩、张佑、黄昌衡、陆㮤,并放罢,送吏部,内有职者仍落职。”《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诏江转运使曾纡,福建转运使赵岍、唐绩,提举市舶张佑,提举广东盐香黄昌衡,提举京畿常平陆楶并罢,送吏部,内有职者夺之。”有陆宲被罢免的明确记载。只是《靖康要录》“宲”记为“㮤”,《宋会要辑稿》“宲”记为“楶”,但联系文中记叙事件及从职情况,可完全认定即为陆宲。不论史籍所记朝廷对陆宲、陆寘免职的指控是否属实,陆宲靖康元年三月二十三日罢免的时间点当是确定无疑,从而也反证以上陆宲陈留抗金为靖康元年初。
ᐃ《靖康要录》
ᐃ《宋会要辑稿》
1950年无锡陆玉麐纂《陆氏文献》,有梁溪侯鸿鉴撰《谒宋陆宲公墓及游太湖记》。侯显然较通于历史,记为“按当年,宲公在宋南渡前,有鉴于岳武穆之为秦桧所危害,深慨夫国事之不可为,遂从浙江山阴屏弃一切来隐于吾锡太湖之滨”。侯倒是记了宋南渡前,与靖康元年相符;但又记有鉴于岳武穆为秦桧所危害,遂从山阴归隐无锡;两者历史事件及时间段都互相矛盾。
ᐃ侯鸿鉴《谒宋陆宲公墓及游太湖记》
陆宲自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二十三日罢归退出仕途,不久(未几,明万历无锡县志语)即屏居(归隐)无锡,时间当在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末、四月初。陆宲既于三月二十三日被罢官,京城又数度被金兵所围,兵荒马乱,家国无望,不可能再滞留汴京(开封),即收拾家当,携眷归隐无锡。
这与陆游作陆宲墓志铭,铭文曰“卒敛智略,老于里闾,二十三年,燕及惸孤”完全相符。陆宲薨于绍兴十八年(1148年)闰八月四日,古时计年以虚数计,靖康元年(1126年)到绍兴十八年(1148年),屏居归隐无锡共二十三年,这推论成立。
时间轴: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
金兵过黄河,游骑突袭陈留,陆宲于汴京东南陈留召集戌卒抗敌。金兵围汴京,李纲领导汴京保卫战获胜。金兵败退→
(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
李纲二月三日罢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陆宲上章自劾,诏从所请→
(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二十三日)
陆宲因故罢免提举职→
(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末、四月初)
陆宲罢归屏居归隐无锡。
——对于江阴、无锡《陆氏世谱》所记,岳飞遇害后即绍兴十二年(1342年)初归隐无锡,本人认为不实。
理由是:
一与陆游作陆宲墓志铭和万历县志记陆宲罢归即屏居无锡不符;
二与陆游作墓志铭记,陆宲归隐无锡后活动生平不符。陆游记,陆宲“屏居常州无锡县,读书赋诗以自适,初甚贫约。公才具高,既不仕,因治产业。甫数年,家大赡足,然取予有大略。不务苛碎,凶年赈贷,至倾仓庾,无少计惜,邻里疾病嫁丧葬,有弗给者,不待告而赒之。盖公虽退而家居,然有所为。”
陆宲罢官归锡,身无俸禄,其时年仅三十九,生活拮据,家庭贫寒。然后陆宲发挥自己多年仕途积累的人脉资源,以及丰富的营商能力,或置办田桑耕织,或购销茶盐经营,苦心孤诣,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经过数年寒暑,家业才逐步隆起致富。然后悄无声息地从事慈善赈灾恤贫。又大兴土木尊宗敬祖在惠山之麓营建陆宣公祠。这一系列颠宕起伏的辉煌业绩,显示陆宲屏居归隐无锡并展示大的作为,自然应当有相当长的年头。而不可能是从绍兴十二年(1142年)归锡,到其绍兴十八年(1148年)卒,这短短的的五、六年光景所能造就的。
ᐃ惠山陆宣公祠
同时也无法解释,自靖康元年(1126年)罢归,到绍兴十二年(1142年),陆宲归隐后这其中的十七年的生活轨迹又在何方?
无锡《陆氏文化》编辑部:
惠山古镇绣嶂街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