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东区一余隘祠堂

余氏宗祠,俗称俗称余隘祠堂,坐落在宁波市江东区朝晖路往北延伸段,甬江南岸的冰厂跟。1993年,余氏宗祠被江东区人民政府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结构

从祠堂门前潺潺流过。祠堂大概于近期刚刚修缮过。祠堂的正大门分内外两道,外面一道两头用木栅栏围筑,正中为两扇形如“阊门”的大栅栏木门;里面一道则用厚重的实木制作,表面还涂了一层乌黑发亮的油漆,大门开启时还会发出低沉的“嘎吱嘎吱”的响声。挂在门楣正中的横匾上镶嵌着“余氏宗祠”四个黑底鎏金大字,从左下方的落款看,为原宁波师范已故教师郑玉浦先生的墨宝。两侧院墙上,马头墙檐角高翘,气势不凡。

走进五开间门面的宗祠大殿,这里是余氏后人专门用来供奉、祭祀先祖的地方。抬头望,大殿中堂正中,“源远流长”、“锦乐堂”两块黑底金字横匾,一高一低,高悬头顶。

历史沿革

编辑

余氏宗祠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始祖余涤公,出生于舟山定海建岙村,出身书香门第,为避战乱来甬。开始在鄞东一带当私塾教师,后被时任南宋丞相的史浩相中,遂邀聘为月湖书院教书。

进入东厢房,发现一块黑底黄字的长方形石碑镶嵌在南墙中间。据碑记及有关史料记载,余氏始祖余涤公之孙天锡公,南宋嘉定16年(1223)进士,历任临安、婺州、宁国、福州知府,官至礼部尚书。嘉熙二年(1238),观文殿内阁学士而拜相。生前曾捐资创办舟山第一书院———虹桥书院。卒后赠封太师、鲁国公。一生为官清正,体恤民情,政职卓著。其弟天任公,宝庆二年(1226)入士,官至兵部尚书,正议大夫,封楚国公。卒后,墓道石刻就在东钱湖度假区高钱村的青雷山北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任公之子余晦公亦仕至尚书,封宁国公。鄞东余氏,一门三尚书一宰相,封三国公,足见东城冰厂跟余氏一脉子孙繁衍、人才辈出、事业兴旺的繁荣景象。

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宗祠也曾遭受过严重的创伤。据说1932年,由于台风的正面袭击,宗祠彻底被毁。余氏族人同心协力数次赴上海募捐,使宗祠得以重建。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宗祠也曾办过学校(即余隘小学),为培养人才作出过贡献。目前,余隘小学也早就完成了历史使命。

古祠现状

编辑

现今,余氏宗祠仍气势恢宏,保存完好。听村里的老人说,中堂内屏还刻有朱伯庐“治家格言”木雕3幅,两边雕饰古代孝子图———《弃官寻母》、《卖身葬父》、《百里负米》等15幅。这些木雕,雕刻精细,栩栩如生,还配以诗文,显得精致无比。[1]

参考资料

1.余氏宗祠 .宁波晚报网[引用日期2015-10-8]

宁波的余氏家族的由来

宁波的余氏最早发源于唐朝时期,距今1000多年,而在中华民族的百家姓中,“余”姓已存在2600多年之久。据2006年1月27日的《中国人口报》资料介绍,余姓目前在中国姓氏排行中列第四十位,约有630万人口。关于余姓的起源说法很多,记载较多的说法是:余姓起源于春秋时期秦国的一位功臣———由余。由余本来在西戎为官,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就留在秦国为臣。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夺取了十二个西戎小国,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为后来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秦穆公为了嘉奖这位功臣,不但把下邳(今江苏、安徽交界一带)作为由余的封地,还特许他的后代子孙可以用其名字为姓,因此由余的后代有的姓由,有的姓余,余姓就此慢慢发展起来。

自古以来最高统治者出于自己的意志,经常将别人已有的姓抹掉,换成另一个姓,美其名曰“赐姓”,其实其中蕴含的统治者个人的褒贬观念十分强烈。前面这一桩算是褒的,下面来说贬的。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余姓也曾经历过不少变化,就拿和余姓很相近的“佘”姓来说,它们之间还有一段割不断的渊源。据在余姚发现的《桐下湖余氏遗谱》记载,东晋明帝时,一个名叫余讽的殿前都尉常与明帝议论朝政。一次,余讽又直言进谏,让明帝十分不爽,大喝一声:“余讽啊余讽,你真有能耐。看看你那名字,余就是我的意思,讽就是讥讽,你取这个名字就是天生和朕作对的吧?”明帝随即将其“余”姓出头的一竖抽掉,赐姓“佘”,音同“蛇”。一来示意余讽及其后代永不出头,二来谐音其舌如蛇,祸从口出。余讽回家后,想到自己竟为皇上所忌,内心十分忐忑,干脆改名“佘顽”,从此变成一块不出头的“顽石”。从这以后,余讽的后人都改为佘姓了。

到了唐朝,佘姓后人被准予恢复余姓,余姓后代又人丁兴旺起来,并且为了显示自己家族终于盼到出头的一天,许多地方余氏祠堂的匾额和余氏宗谱上,都将“余”字的中间一竖的笔画又向上延伸出一截,比一横更高,表示余氏已真正出头,直到现在许多余氏后人还保持着“出头余”的书写习惯。

分散于民间的余氏宗谱合在一起,从一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宁波古代人民从山区迁往平原,又从平原迁往沿海的人口迁移方向,是一幅从农耕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历史画卷。

一套家谱  一部地方史

余氏迁入宁波,大约是在余氏复姓以后。目前余氏在市区及各县市都有分布,据余君方先生从民间现存的一些宗谱分析,传承脉络比较清晰的主要有:

一、余姚“桐下湖余氏”。这一脉是自唐朝迁入的,可以说是有记载的最早迁到宁波境内的余姓家族,以后的其他余氏分支都与这一脉有所关联。桐下湖大约在今日余姚东南街道殷家湾一带,余君方先生在这里发现了一本珍贵的《桐下湖余氏遗谱》,其中记录了许多唐前旧事,包括前面所述的“余姓改佘姓”事件,在其中就有所记载。在这本家谱上,还有许多名人题字,比如北宋范仲淹就题有“余氏遗谱,子孙保之”8个字,署名留言题字的还有文天祥、王十朋、赵孟頫、方孝孺、朱熹、史嵩之等,可谓名人荟萃。

二、奉化“金峨余氏”和“泰桥余氏”。其中,金峨余氏堂名为“树德堂”, 泰桥余氏堂名为“报本堂”,后者是前者的分支。金峨余氏现在的聚居地是奉化余家坝,目前当地余姓人口仍占90%以上,且保存有族谱。金峨余氏是唐朝会昌年间从余姚桐下湖迁到奉化余家坝的,桐下湖的第三代传人“百四公”为金峨余氏先祖,最难得的是百四公的墓现在还保留在余家坝,是极为珍贵的一处历史遗迹。金峨余氏从唐朝末年开始,繁衍几代之后就进入了兴旺期,目前大多数的宁波余姓人口均为这一支的后人。

三、鄞州“岐阳余氏”和“梅湖余氏”。 岐阳余氏曾出过余有丁一门望族,明朝万历年间在宁波市区紫薇巷一带比较兴旺。这一支余氏家族现存500多户。梅湖余氏的族谱尚存,其中可以看到这支余氏的始祖被尊为“五妹公”,迁居于鄞州梅湖一带的时间是明朝洪武初。但明代以前的族谱都已散失,现存的族谱历经清代康熙、乾隆、咸丰、光绪年间历代后人的修缮,遗存至今,里面的内容完整翔实、脉络清晰。梅湖余氏家谱上的堂名是“四本堂”,“四本”的含义是“读书,起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这些祖训蕴含着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价值取向,到现在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四、慈溪“上林车头余氏”。现该族人口主要居住于慈溪,堂名“文萃堂”。这一支的族谱可谓图文并茂,内藏几幅精细的余姓名人画像,这些人均曾担任过朝廷重臣。虽然这本族谱修编年代较晚,对这一族余氏家族的来历并未交代清楚,对宋朝以前的记载也语焉不详,但其中有这样的一副对子:浙水家声远,桐湖族派长。对宁波余氏最早由余姚桐下湖繁衍发展而来的记载作了肯定。

五、宁波“余隘冰厂跟余氏”。这一支余姓后人传说是南宋余天锡望族的一支后裔,碑记先祖即为鲁国公余天锡。

余君方先生意味深长地说,一本宗谱既是家族演变史,也是地方史。读懂了那些厚重的宗谱,就能掌握一个地方的人文脉络、历史沿革,甚至地理地貌的变迁。这些分散于民间的余氏宗谱合在一起,从一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宁波古代人民从山区迁往平原,又从平原迁往沿海的人口迁移方向,是一幅从农耕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历史画卷。

■链接

今日宁波余氏主要聚居地

宁波市区江东、余隘、南余;余姚桐下湖(现名殷家湾);奉化白杜、余家坝、泰桥,慈溪(原余姚)桥头余氏、新浦;梅湖余氏、岙底余余氏;霞浦胜利村、通山村;梅墟、小港、陆埠;九龙湖河头余氏;镇河沿江、余严(又称“余氏十八耷”);象山河西、河东、上余、下余、珠溪东乡、泗洲头及三角地。

一、六安余学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