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流传千年的礼仪标准,都有什么

为什么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流传千年的礼仪标准,都有什么

历史君 今天

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可以说是有礼仪之大谓之夏,那么我国的礼仪又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他又是怎么样影响了我们这么多年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我们是怎么样成为礼仪之邦的吧。

相传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周公提出了礼法的纲领。而后又经过传播发展最终成为我们现在了解的中华的新的礼仪。但是关于礼的起源说法不一,总结起来有五种说法,第一种是天神生礼仪,第二种说法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第三种说法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第四种说法是礼是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第五种是礼生于礼,起源于俗。

关于礼的内容其实可以分为政治和生活两大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 、军礼等 。生活类包括五祀 、高禖之祀 、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礼法最终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加强统治者的统治。虽然这种礼法并没有法律的地位,但是这也是我们约定俗称的东西,有时候也起到了“准法律”的作用,而且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见的古代礼仪有很多,就比如我们古代汉族的十种礼仪动作和两项常规动作。十种礼仪动作分别是拱手礼、一拜礼、两拜礼、三拜礼、叩首礼、执手礼、推手礼、交手礼、揖礼、鞠躬礼。两种常规动作是初相见、敬父母行一拜之礼,朋友同学同事行拱手礼。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好像也更加为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感到自豪,如今又在大街上,我们很容易发现有很多的汉服小姐姐或者小哥哥,他们有时候在见面时也会行礼,可能已经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一种礼仪方式。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行礼的标准是什么,但是我们能知道和了解的就是我们古人的礼仪方式究竟是什么。虽然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是用握手来代替那些反锁的礼仪,但是多了解总是没错的。我们先来说说拱手礼,拱手礼一般用于日常的相见或者送别的时候;辑礼,这种比拱手礼要重,一般用于尊敬长辈,同学朋友之间的互敬;

我们都知道三拜九叩,这三拜并不是用于日常的生活当中,而是用于人生大事上;我们还有叩首礼,这种礼仪我们在古代历史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就比如在结婚的时候,我们就会行叩首礼,它是在特定场合才可以用的,敬天敬地敬父母敬祖先,还有结婚时夫妻之间的对拜,这种礼仪并不能随便使用,如果随便使用的话,就会被认为是亵渎礼法。

除此之外,还有鞠躬礼,是用来表示谦恭,礼让,接受的意思的;还有交手礼,是用来表示推让,给予,示之的。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其实在周以前,夏商以前就已经有了一些礼法的萌芽,但是因为我们考古有限,并没有很多关于他们的信息。而且那个时期的礼法极其的简单。

接下来就是礼法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了,那就是夏商周时期,在我们的考古发现中,了解到的礼仪的萌芽就比如在墓中死者的头颅向西而卧,其实现在我们也继承了这种礼法,直到现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如果头是向西的也会被家里的老人说是不吉祥的。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有怀孕的裸体的妇女的陶塑像,这个可能是受先民膜拜的生育女神的雕像等等,这都是礼法的初步形成的时期。礼法真正成为一种体系是在周朝,儒家学者还把这一时期的礼仪编著成书籍,有《周礼》、《仪礼》、《礼记》三本著作,这三本著作详细的记录了周朝的礼仪。而且在周朝还有宗法制,这也属于礼治的一部分。

以后就是春秋战国了,春秋战国不仅仅是社会变革的时期,他还是礼法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百家争鸣,但是他们都很重视礼的作用。而且他们还对礼的起源,本质和功能都做了一个详细的阐述。我们都知道孔子主张礼治,他认为礼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基础。

而且他还要求人们用礼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我们经常听到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无言,非礼勿动”等等都是孔子用礼来规范大家的。既然是百家争鸣,那当然不能孔子一个人说的算,孟子认为对长辈和宾客有礼貌就是礼,我们都知道,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还把礼看做是人的善性的发端之一。除了孔孟之外,还有荀子,他把礼认为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

春秋战国之后,就是从秦汉时期一直到清朝末期了,这个时间是礼法的强化时期。当然他的目的还是为了统治者服务,为了加强统治者的统治,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因为它是为了统治者统治的,所以他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变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陈旧思想,还是阻碍人的个性发展的陈旧思想。

就比如我们现在依然存在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社会思想,虽然现在我们提倡男女平等,但是依旧存在着那些个问题。当然并不是只有这一个问题,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社会要比以往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好,都要先进,而且思想水平更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那些个繁文缛节,但是依然存在着表达礼仪规范的文明风尚,就像我们现在有餐桌礼仪,说话的技术还有像接名片的礼仪和我们握手的禁忌,虽然这些听起来是很繁琐的,听起来也是让人头疼的,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也正是有了这些礼仪规范才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的美好,也使得我们的国家在世界上能够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采。

(0)

相关推荐

  • 浅析孔子的正名思想

    随着春秋周王朝的衰弱,周礼制度也逐渐受到破坏,社会秩序不断受到挑战,出现了很多"非礼"."僭越"的现象.各诸侯王对天子的朝聘之礼几乎完全废弃:孔子谓季氏&quo ...

  • “撩”才是”人设“中最大的”崩塌“

    "撩"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成了一个流行的暧昧词语,即使面对不认识的陌生人,我们也可以打着"撩"的幌子随意挑逗,拥抱,甚至亲吻.国人这种压抑了千年的欲望彻底冲破了堤坝 ...

  • 「夜读」礼仪使灵魂更高贵

    礼仪,<辞海>中诠释: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 春秋战国时期的“忧患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政治地位自平王东迁之后一落千丈,诸国争霸,在这个"礼乐崩坏"的年代,代表各自阶级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各家各派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学说和政治主张,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儒 ...

  • 君子人格,更是“大我”

    "君子"不仅是个人修养中所展现的优良品格,也是营造良好公共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典范式人格气质,具有公共性意味. 我们说,人不能脱离公共生活,小到应对血缘宗法共同体,大到参与政治共同体 ...

  •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的由来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那么为什么中国是"礼仪之邦"呢?"礼仪之邦"的历史由来又是怎么样的呢?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礼仪之邦? 中华民 ...

  • 中国最古怪的对联,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却流传千年至今无人超越

    在古代历史上还有不少在对对子上有所造诣的文人,比如我们熟知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就是其中一位.唐伯虎为人性情放荡不羁,虽然在荧幕上的形象有所夸大,但是也不算空穴来风.他曾经和乡野老农有过一次对联过招,老农说 ...

  • 中国流传千年的“奇巧淫技”,令老外惊掉了下巴,雍正曾下令停产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发挥了他们惊人的智慧,用他们那双奇妙的双手,生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特别是在工艺技术上,许多精湛的工艺品,令人惊叹,玩起来是非常有趣的,更加让我们都不禁 ...

  • 中国古代有三本奇书,流传几千年,至今人们都没完全弄明白其内容

    中国文化始于人类开化的上古时代,甚至更早的时期,很多朋友都认为上古时期的文化元素神话氛围太浓厚,所以,在研究历史时通常会将中国上古文化排除在外,这是一种谬误.中国文化在流传过程中几次面临消亡,但还是挺 ...

  • 中国文化为什么能流传两千多年之久?

    在儒家文化中,有两个词非常关键: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仁和礼,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程.其中,礼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如果没有礼,那么就没有中华文明.血缘和伦理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基 ...

  • 中国风水民俗禁忌,流传千年,只因实用!

    中国人的生活禁忌 1.梨不能分着吃: 2.筷子不能插在饭上: 3.不喜欢4和13: 4.右眼皮跳有事啦: 5.送礼不能送钟表.伞.扇和杯子: 6.选号码很忌讳4这个数字: 7.本命年一定要穿红戴金: ...

  •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国名都是中国皇帝所赐,流传千年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古代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文化正是在这数千年里面,经过一个个王朝不断的交替更迭,所孕育培养出来的,中华文明不但滋养着长江黄河流域,对于整个东亚文化圈,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中就有两个国家,过 ...

  • 中国民间流传千年的神秘扶乩之术

    中国民间流传千年的神秘扶乩之术

  • 流传千年的中国家训,看古代知识分子、愤青、大boss怎么教孩子r

    吾人立身天地间, 只思量做得一个人, 是第一义. 余事都没有要紧. 家训,是家中长辈操心后代成长的"训诫教诲",他们以毕生之经验,想指导晚辈少走弯路.只是现代社会价值观多样化,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