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县志 2024-08-05 11:56:46 读方志有利于迅速便捷地了解某地的基本情况,于国人要览一方,于外人支应情报,一些国外著名图书馆便大量搜集有关这方面的书籍。时下各类志书的出版方兴未艾、云蒸霞蔚,真印证了“盛世修志”的老话。但阅读这类新方志,总有一种不得要领、匪夷所思之感,论评过密、活人入传、献媚现职等等有悖志体的硬伤,加之叙述冗长、布局松疏、闪烁其辞,平淡中一派枯涩,索然中不忍卒读。如今,每个县级行政单位都设立有专门的“县志办”,这里集中了县域最有学问、最有器识的老先生们。十多年前,我同某县志办的人员有几希接触,略知一二“内情”,知道其编撰出版是要通过复杂漫长过程的,除去案头工作不说,仅审读、复读、修改、验收等等的程序下来,短则两三年,长则五六年,甚至七八年,如此,县志办也已由初设时的临时班子,升格成了正式机构。审读中,专家的建议要考虑,领导的意见尤值得重视,若遇到几位领导同时提出不同看法,其修改之处的微妙就让外人雾一头水一头了。待付梓之时,更会遇到出版经费无以落实的尴尬,于是还得等,还得拖,待书终于出版时,许多编撰者已被黑框框圈住了名字。上述话题是由近来阅读一本叫作《徐沟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版)的旧书引出的。这本县志的出版也经历了长时期的等待,该志1929年开始编纂,1942年杀青,到一个甲子后的1992年方得以出版。更为不同的是,它由一位名叫刘文炳(1876—1954年)的先生独自一人完成。刘先生是山西徐沟县(该县于1952年与清源县合作为清徐县)人,光绪年间中举人,后留学东洋,为同盟会会员。1929年,徐沟县县志局成立,刘被推任为总纂,此间他对县域的地理、风俗、语言、经济等均作过实地的调查。不久县志局因经费无着被撤,刘先生愚公移山磨穿铁砚便独自担当起了编纂的重任,所需费用也全部自负。其“七七事变”后,他渡河西走,长途跋涉抵甘肃天水,途中历经艰难,财物丢失殆尽,惟志稿及参考资料独得保全。在全志完稿时,他写下了“干戈落落五周星,抱器西来毕汗青。写出秋风汾水色,梦魂夜夜萝摩亭”的诗句,其中的酸甜苦辣,后人仅能通过这首七绝晦涩地领悟了。二十四史中的精采尽在前四史,前四史皆由个人完成。较之博采众议、森罗万象,一家之言、只鳞半爪式的写法可能更适于史志。仅就行文而言,刘先生的这部志书前后连贯,风格一致,为之作所不及。该志以县志局调查资料为基础,共九个部分。全志以“地理志”为首,“以为吾人所据而栖止生存者也”,之后依次为“人口志”“民生志”“语言志”“民俗志”“教育志”“政治与财政志”“文献志”,最后以“大事记”串联全志,作者认为大事记“为各志事实,有贯串时代,而明治乱兴衰之迹”。全志独立成篇,又结构紧凑,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刘先生将其在日本学到的现代统计法运用到了其中,这可算是本志的又一独特处了。“人口篇”中,他没有采用官方的统计数字,而是实地调查,重新统计出了人口、户数,以及出生率、死亡率、婚姻统计、族长姓氏、迁徙状况等数据,且还计算出了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分析出了这些现象的发生原因和后果,对一些家族的发展也做了探讨。如此翔实精细的统计在以前的志中是难得一见的。民生主义思想在这位老同盟会员心里已根深蒂固。刘先生的关注点显然与官方的“宏观”不同,看来自他立下独自完成此志的宏愿后,编纂初衷也发生了变化,它已摆脱了旧志侍奉承欢父母官的窠臼,摆脱了因供养关系带来的遵命依顺、降心相从,而是着眼于社会,将其放在为社会各行业提供咨询数据与基本情况的高度为之,了解之更在于使用之。“语言篇”是在其组织考察当地语言体系基础,以专志具体介绍文字、语音、词汇等要素修成的,认为语言是地域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方志失于备载的现象亟待修正,“稽文化之历史家,于中国最大且要之数千年农业进化史,无所措手,因具体之文化虽不限于少数人,而文字为士大夫之事,记载则只少数人所能。故多数民众古文化之痕之传于今者,不有其文,惟具其音”。从“教育篇”之“历年小学生数及毕业人数比较”得知,民元时,徐沟县的小学生数为1695人(无女生),经费9680元,至民二十一时,学生数已达到4931人,女生数已有1670人,教育经费为45058元。近代教育由私塾向学堂转换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它的平民化过程,这个事实,一部县志提供的证据便足以说明。本志还将县域中学以上毕业生的名单全部加以入列,将读书人入录的作法,在今天也不多见,此创同样表明了刘先生的编志理念。颠沛流离、拮据窘迫的体验很容易让人产生对寒窗苦读、囊萤映雪者的同情,这与大烹养士、安逸恬适状态下的写作有着截然的不同。在“商史篇”中,他分析了当时山西实业落后的原因:“晋人经营方式愈富而愈不知生产。”从事商业贩运、票号经营者,一旦遇到运输力穷、币价跌落等波动,便只能破产。生产才是商业的根本。研究晋商兴衰史的专家不知是否认同这样的剖析。可以看出,“实业救国”说在本志编撰的的年代已为多数人所接受。志之“风俗篇”中坦言,光绪以来,其民风日堕,原因为:一、商业摧落之富家子弟失教;二、已贫之游惰,黠者枭赌,弱者溷烟,强者为窃;三、县衙莠役,坑谷皆满,有时豪役,即为赌渠;四、绿营饷廉而贿私纵博;五、城关村镇多有剧时,城内尤其。将剧会列为世风日下之因,是因为剧会之时都要立数丈广阔之甲账,甲账之内聚众豪赌,昼夜不息,而官又不闻问。这种不避乡讳切中民忌的吟啸扼腕,着实令那些一味颂扬赞许拜尘逢迎、通篇针头线脑事、满纸不疼不痒言的群志汗颜愧怍。客观记述体的志文能有铿锵激昂杂文之针砭功效警世功效,能有七星匕首之冽冽寒光,其实全在刘先生的真诚耿介,在一颗拳拳的心。遗憾的是,这样的精采由于刘先生多年的漂泊辗转奔波投止而逸失了许多篇章。从半部县志体味岁月的演化变迁,自云散的往事里抚今追昔,感触颇多,叹喟颇多,思索颇多。 赞 (0) 相关推荐 公元1165年,辛弃疾去哪儿了 公元1165年,辛弃疾去哪儿了 胡 斌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84期 一.梁启超的问号 1928年9月,五十六岁的梁启超着手编撰<辛稼轩年谱>.他在当月22日致叶揆初 ... 坡刘村史 历史 戚姬墓、庙建地分析 戚姬墓.庙建地分析 一.六处戚姬墓.庙何处为真? 戚姬死后葬于何处,史书并未有明确记载.现存的戚姬墓.庙遗址很多,主要的罗列于后: 1.山东定陶戚姬墓与戚姬寺. 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城东北十二华里, ... 可向商氏宗亲赠送的方志(天津31部)——编辑/山东济宁 商春锋 本人购有全国各地不同时期志书在2万部以上(有重复).现已整理出31部天津市方志(不重复).为便于各地商姓宗亲查找家族历史名人.村庄变迁,挖掘和研究商氏传统文化,本公众号特为商氏宗亲(外姓勿扰)免费提供 ... 《遵化县志料》记载省立第五中学曾租占三个寺庙 编者:王亭贯 民国二十一年,即1932年,县长孙蓉图主修完成的<遵化县志料>,记载了省立第五中学校,即现在的遵化第一中学. 县志中记载省立第五中学校校址,学校布置,学习教室,学生宿舍,食堂 ... 郯城县志[郯城县志]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郯城建置始于郯国.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 (后称郯子)封于炎地,称炎国.炎,古音亦读郯(Tan).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从而炎国转化为郯国.县境之域,几 ... 莒县志[明代莒县志] 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周为莒子国,秦始为县,西汉置城阳国,东汉置琅琊国,南北朝时期曾为东莞郡治,隋设莒州,以后或为州或为县,1913年改州称县至今.新中国成立后, 1996年共辖15镇.10乡,125 ... 一本县志编写不易,我们来捋捋《光化县志(光绪)》编修始末 2011年底,老河口市党史方志办公室出版了一套四本<光化县志点校本>,复制和点校了明清两套县志.时任市委书记王世荣在序言里,对此高度评价:"编史修志,是我国古老的文化传统.老河口 ... 大赞|根据汝城县志整理释义的汝城方言… [汝 城 方 言] 作者:石苔 汝城地处湖南省东南角,湘粤赣交界处.西部有盈洞,延寿:南部有大坪,井坡:东南部有东岭,热水:中部有卢阳,土桥:北部有马桥,外沙:东北部有田庄,南洞:西北部有文明.各乡镇 ... 河南省现代县志地方志简体中文 河南省_民权县教育志 河南省_郑州市第四中学校志出版单位:珠海出版社 河南省_郑州幼儿师范学校内容时限:1954-2004 河南省_沁阳县戏曲志 河南省_方城县经贸志内容时限:0000-1985 河南 ... 河南省各地方县志大全 0304鄢陵文献志电子版古籍同治)卷01-20 0248息县志电子版古籍嘉庆) 0243西华县续志电子版古籍民国) 0237阌乡县志电子版古籍乾隆) 0342豫河续志电子版古籍民国)01-13 024 ... 河北省县志大全集 0347武安县志(乾隆) 0442直隶省通志稿(民国) 0275清河县志(同治) 0279清苑县志(同治) 0440直隶定州续志(咸丰) 0411玉田县志(光绪) 0100广昌县志(乾隆) 0212临 ... 河北省县志地方志大全集 河北县志0448重修青县志电子图书光绪 河北县志0161畿辅通志电子图书同治卷046-060 河北县志0019保定府志电子图书康熙卷13-29 河北县志0401永平府志电子图书光绪卷19-37 河北县 ... 杜宇|《项城县志》版本述略 昨日机缘巧合,新获一套清乾隆<项城县志>宣纸影印本,于是便想查阅该书的来龙去脉.按图索骥,最终发现在1990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地方志提要>一书中,对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