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观群怨” :值得传承的诗教艺术
文/赵宁善
《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孔子的诗教艺术,在《论语》一书中刻画得生动形象,惟妙惟肖,许多地方至今仍值得我们研究和传承。
《论语·阳货篇》记载了孔子要求学生学《诗》的话语:“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翻译咸现代文,就是“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诗可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可以提高观察事理人情的能力,可以使你融于社会群体,可以解除积压在内心的苦恼。就近处说,能孝敬父母;从远处说,能服务于君王与国家;同时还能加深对宇宙万象的认识。”孔子是第一个有意识地把《诗经》作为教材的人。
《诗经》本名是《诗》。汉代董仲舒把《诗》奉为经典,列为“五经” 之首,于是便有了《诗经》这个名字。
此后, 与《诗经》密切相关的“兴观群怨” 的诗教艺术,始终贯穿于历代诗歌的创作实践中, 并不断得到诗歌评论家的丰富发展, 促进了诗歌注重发映社会现实、注重教化的艺术传统的形成,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所谓“兴”, 原义是兴起、引发. 广义有两, 一是引譬连类, 就是从诗歌可以进行类比引申, 联《诗经》想到相类似的某种事例; 二是感发志意, 就是诗歌对于人们的思想感情有启发感染引用. 说得通俗一点,“兴”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 引起人们的联想, 然后通过联想, 再领悟到这个比喻对社会和人生的普通意义. 如《诗经·关雎》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兴, 让人联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兴含比义时,可起反衬作用,如《诗经·凯风》末二章以好反衬不好。由此看来, “诗可以兴” 大致意思是: 诗具有引譬事理、启发联想的作用. 到了唐宋时期, 诗人评诗论诗多着眼于“兴”, 如兴寄、感兴、兴象、兴味等, 这些概念被用以指称审美的感发兴起功能、思维过程和审美体验、情感形态等.。
“诗可以兴” 更是深深影响了诗人的创作实践,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运用“ 感兴” 手法, 用梦幻般的空灵意象, 写出了绵延不绝的韵味, 在诗歌史上受到了极高的赞誉。今天来看, 打造诗教课堂,诗“兴” 的目的,就是激励和振奋学生心灵, 焕发生命活力, 学好知识, 为服务社会打好基础.
二
所谓“观”, 原义是观察了解. 广义有两: 一是观风俗之盛衰, 二是考见得失。说得明白一点就是: 学习诗歌,可以观察当时国家的民情、社会的现状、人情世故, 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在春秋时期,统治者都喜欢派人去收集各个地方的民歌,称为“采诗”, 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普通百姓对当今现实的真实想法。
《诗经》的内容大多为揭示现实生活,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因此读诗可以观社会之风貌。读诗还可以了解诗人个体情志, 因为政治兴衰很大程度上就是以个体情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诗可以观” 这个诗教艺术的影响下, 后世诗人在创作实践中, 力求用诗歌反映现实社会, 创作出大量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 其中以诗圣杜甫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后世诗人发扬杜甫的创作精神, 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 从而促进了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诗人郭小川的作品, 是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典型代表,他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深刻地反映了新中国解放前后的社会现实。笔者创作、12月1日《宁波日报》刊发的长篇叙事诗《走过龙山岭》,讲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金娥林场青年工人与山村姑娘相爱的故事,有明显的时代印记。
三
所谓“群”, 原义是结成群体、凝聚人心、融于社会. 广义有两: 一是居相切磋, 二是和而不流, 大致意思就是: 个体之间可以通过诗歌来互相交流, 达到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通过诗歌培养个体的合群性, 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在孔子当时的历史环境中, 《诗经》就是孔子学生应该了解和践行的行为规范, 是孔子学生融入社会,必须懂得必须学好的知识, “不学诗, 无以言”, 所以孔子提出的“诗可以群”, 最为重要的意义, 就是帮助个体融入社会, 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本质的人, 从而达到群体更加和谐的要求. “诗可以群”, 在历代诗歌创作实践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历代诗人大都性喜交游, 他们在唱和赠笞、迎来送往中通过创作诗歌交流思想感情、互相祝福勉励, 留下了如王维《渭城曲》、杜甫《赠李白》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作。改革开改期间, 原宁波市文化局副局长裴明海和原奉化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王月曦, 虽是上下级关系, 因是同行, 几十年用古诗词交流唱和, 颇得风雅. 出版了诗集《山水分咏》(非农 山人 著), 读者争相传阅, 好评不断. 兹录唱和两首, 以管窥斑。
裴氏(非农)《夜半吟仙诗》: “ 夜半披袿吟仙诗, 心生唱和分咏词. 老迈弥坚攀诗岩, 挥写人间不老史! ” 王氏(山人)《读非农佳句奉和》: “自古诗歌出少年, 如今耄耋校诗仙. 养情怡性啸山水, 返老还童扬短鞭! ” 两诗激情飞扬, 韵律和谐,表达了老当益壮、老要所为的雄心壮志。
四
所谓“怨”, 原义是表达不满,抒发哀怨和苦恼。广义有两: 一是怨刺上政,二是怨而不怒,大致意思就是:诗歌可以用来泄导、平抑人的怨愤之情,使之怨而不失于仁,怒而不失于礼,有节制有限度,合乎礼义。这就是儒家倡导的“美刺”。
白居易继承了“怨刺” 之说, 将诗歌看作是针砭时弊的武器。韩愈提出了“不平则鸣” 说,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说提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宋代的欧阳修、苏轼、陆游等大家也对“诗可以怨” 这一诗教命题作了更加完善的解释。
此后,“诗可以怨” 在后世诗人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改革开放以后,有位大学教授的外公、外婆做了一辈子教师在家安度晚年。外公去世前愁卧病榻,心中充满了对生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无比眷恋,他就用诗来排遣心中的愁闷,做了很多诗。临终那天,外公眼睛看不见了,耳朵也听不见了,话也说不出来了,他用最后的力气将外婆紧紧拥抱,然后用歪歪斜斜、几不能辨的字迹写完了一生的最后一首诗:“青天高,秋阳照;云儿渺,风儿飘。
我和同学去逍遥,前面红旗飘,蒙师后面育新苗。青天高高,太阳照照;应萱唱,我和好,好似遂师楼前第一遭,五十年伴侣乐陶陶!八十光阴瞬间过,人生如同梦一道;但愿婵娟久,与此共终朝。”此诗是外公回忆和外婆应萱相识相知的一生,发表后引起广泛共鸣。
五
总之,“兴观群怨” 的诗教艺术, 是孔子从学诗、写诗、用诗的角度,对《诗》三百的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全面概括,体现了孔子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所以,朱子在注解这段话说“学诗之法,此章尽之”。 今天,我们无论从社会意义、美学意义,还是从诗歌创作的原创性意义来理解,“兴观群怨” 的诗教艺术, 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和点个在看哦
听说优秀的人都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