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想封徐达第三女妙锦为皇后被拒?
徐达有四个女儿,妙锦是他的第三女,出生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朱棣小二十岁,据说朱棣在徐皇后去世后曾想封妙锦为皇后,遭到妙锦婉拒,后来妙锦家为尼,终身未嫁。
这是一段怎样的故事,而妙锦又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
一、出身贵族并不意味着婚姻必然幸福
生活在大家庭里,妙锦的婚姻选择难免受到姊妹生活状况的影响。
徐达的三个女儿嫁给朱元璋的三个儿子,长女嫁给朱棣,起初被册封为燕王妃,朱棣登基后,封燕王妃为皇后,即徐皇后。
徐皇后与丈夫朱棣琴瑟和鸣,十分恩爱,成亲后频繁怀孕生育,朱棣共有四个儿子、五个女儿,其中三子四女是徐皇后所生。
第一、妙锦的二姐代王妃:与丈夫关系不太融洽。
徐达的第二女嫁给了朱元璋的第十三子代王朱桂,洪武二十四年被册封为代王妃,此时她十七岁。
朱桂的生母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郭惠妃,朱桂出生于洪武七年,洪武十一年被封为豫王,封地在南昌,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曾在这里抵抗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围攻,即洪都保卫战。
洪武二十五年,朱桂被改封为代王,并在这一年就藩大同,成为朱元璋所封的九大塞王之一,守御边塞安全,曾于次年跟随晋王出塞。
朱桂性情暴躁,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厉行削藩,将其废为庶人。
朱棣登基后,恢复了朱桂的王爵,令其于永乐元年正月返回封地。
回到封地后,朱桂抢夺他人的财物,拿着锤子、斧子到大街上闲逛伤人,朱棣听闻后,下诏斥责,令其警醒,“闻弟纵戮取财,国人甚苦,告者数矣,且王独不记建文时耶?”(《明史·诸王列传》)。
而且,朱棣对大同官员下令:代王府不得擅自役使当地兵民,不得随意敛财,如有违犯,依律治罪。不久又有人向朝廷告发朱桂图谋不轨,朱棣于是下敕书,列出朱桂三十二罪状,令朱桂返回京师。起初朱桂没有听命回京,可能是担心受到处罚,朱棣再次下诏,等朱桂行至中途,朱棣下令让他回去,革除他的三护卫及官属。
面对丈夫这样的行为,代王妃是如何做的呢?《明史·诸王列传》是这样记载的:“王妃中山王徐达女,仁孝文皇后妹也,骄妒,尝漆桂二侍女为癞。事闻,帝以中山王故,不罪。”
意思是:代王妃骄矜忌妒,曾折辱两名侍女,朱棣知道后,念她是徐达之女,没有怪罪。
洪武二十六年,十九岁的代王妃生下朱桂的长子朱逊煓。朱桂受到惩罚后迁怒于代王妃和长子朱逊煓,把他们撵到外面居住,可见代王妃很难劝谏丈夫约束言行。或许,古代女子的婚姻幸福离不开用心经营,有时候也需要一些缘分和运气。
代王妃于宣德二年(1427年)去世,时年五十三岁。
第二、妙锦的妹妹安王妃:丈夫英年早逝。
妙锦的妹妹——徐达的第四女嫁给了朱元璋的第二十二子朱楹,朱楹出生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他与朱元璋年龄相差五十五岁,生母不详。
洪武二十四年,朱楹被封为安王,朱元璋去世时,朱楹只有十五岁,失去父母的保护,不知道这位少年,如何在心理上适应以后的生活。
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朱楹就藩平凉,此时他二十五岁。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朱楹去世,时年三十四岁,没有子嗣继承王位。
安王妃从此守寡,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去世,寡居三十二年。朱元璋的第二子秦王朱樉去世后,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的秦王正妃被迫殉葬。丈夫早逝,没有子女陪伴,生活难免孤单,不过,安王妃能免于殉葬,逃过劫难,也算得上不幸中的万幸。
二、妙锦拒绝嫁给朱棣?
徐皇后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去世,此时朱棣虚岁四十八,妙锦虚岁二十八。即便朱棣真的想娶妙锦,也得过了徐皇后的三年丧期。
明初官员陈琏的著作《琴轩集》中的《中山武宁王第三女徐氏圹铭》是这样记载的:徐妙锦的生母是贾夫人,妙锦是徐皇后和代王妃的妹妹,安王妃的姐姐,她天姿聪颖,坚贞沉静,未曾出嫁,克己守礼。洪熙元年,被召至京师,明仁宗朱高炽下令在饮食方面按照公主的规格款待,并且派宫内宦官护送。到京师后,朱高炽的皇后赏赐了妙锦金帛、服饰、日用品,然后派人送妙锦回家。妙锦于正统五年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陈琏出生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去世,官至礼部左侍郎。
后来,黄佐在其著作《革除遗事》中的《徐妙锦传》记载了妙锦拒婚之事。
文庙(朱棣)闻妙锦贤且美,欲聘为皇后。命内使暨六尚女官往谕,防妙锦称病辞匿不出。家人复来劝之,曰此朝命也,可终避耶。女官随即直抵病榻,妙锦拥被呻吟。内使遥列房栊外,与女官皆叩首请。不得已,乃徐徐引起,自以手指面,曰吾所以不嫁者,岂有他哉,正以貌陋且有麻痕非妇容也。女官皆罗跪仰视良久,乃进言曰,尊貌明莹如玉,安得有麻,特谦辞尔。妙锦即谬指数处,曰此皆斑斑作防,岂非麻乎。女官即出内使亦随去复命。妙锦即削髪为尼,旦夕望虚空礼佛,未尝一日懈。文庙闻之竟虚中宫,不复册立。洪熙改元,妙锦乃养髪返初服。
意思是:朱棣听说妙锦天生丽质、知书识礼,想娶妙锦并立为皇后,令宫内宦官和六尚女官去提亲,熟料妙锦称病不出,不肯接旨。妙锦的家人反复劝说:这是朝廷的命令,怎能逃避?女官随后来到妙锦病榻前,妙锦装病呻吟。宦官远远地排列在窗外,与女官一起叩头请求。妙锦不得已才缓缓起身,用手指着脸说:我之所以不嫁,并非别的原因,而是因为相貌丑陋,脸上有麻痕。女官跪着仰视许久,说:你的脸洁白如玉,哪里有麻痕?自谦而已。妙锦随意指了几处,说:这些都是麻斑,怎么说没有麻痕?女官随即出去,和宦官一起回宫复命。妙锦于是削发为尼,日复一日,虔诚礼佛。朱棣听说后从此不再册立皇后。洪熙元年,妙锦蓄发还俗。
建文元年(公元1377年),代王朱桂被废为庶人,而代王妃是妙锦的二姐,据说这件事让妙锦下定决心不嫁人,拒绝了所有的求亲。
关于这段故事的来源,《革除遗事》是这样记载的:“予闻其志操于勲卫徐天赐甚详,惜不能尽忆也。复得墓志陈琏集中,略其始终,然与闻诸天赐者相合。天赐乃妙锦长兄魏国公徐辉祖曾孙云“。
可见,黄佐是从徐天赐那儿听说到妙锦拒婚故事的。徐天赐是徐达长子徐辉祖的玄孙,出生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而黄佐比徐天赐小五岁,正德十五年(公元1521年)进士,曾经担任翰林编修,二人确实有可能相识、相交。
明末清初史学家查继佐的著作《罪惟录》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后来又出现了据说是妙锦所写的《答永乐帝书》:“臣女生长华门,性甘淡泊。不羡禁苑深宫,钟鸣鼎食;愿去荒庵小院,青磬红鱼。不学园里夭桃,邀人欣赏;愿作山中小草,独自荣枯。”
在这个故事里,妙锦心性淡泊,不贪慕荣华富贵,真是一个奇女子,也许朱棣会感叹“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无论是真是假,这个故事着实能引发无数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