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材和饮片241—250

1
片姜黄

【基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纵切厚片,晒干。

【含量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脾、肝经。

【功能与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3~9g。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性状】本品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一,长3~6cm,宽1~3cm,厚0.1~0.4cm。外皮灰黄色,粗糙皱缩,有时可见环节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至棕黄色,有一圈环纹及多数筋脉小点。质脆而坚实。断面灰白色至棕黄色,略粉质。气香特异,味微苦而辛凉。

2
桑螵蛸

【基源】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深秋至次春收集,除去杂质,蒸至虫卵死后,干燥。

【检查】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

【性味与归经】甘、咸,平。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用法与用量】5~1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性状】以干燥、完整、幼虫未出,色黄、体轻而带韧性,无树枝草梗等杂质为佳。

3
苏木

【基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干燥心材。多于秋季采伐,除去白色边材,干燥。

【性味与归经】  甘、咸,平。归心、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痈疽肿痛。

【用法与用量】  3~9g。

【注意】  孕妇慎用。

【贮藏】  置干燥处。

【性状】将本品投入热水中,水染成鲜艳的桃红色,加醋则变为黄色,再加碱又变为红色。以粗大、坚实、色红黄者为佳。

4
广金钱草

【基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检查】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夏佛塔苷,不得少于0.13%。

【性味与归经】甘、淡,凉。归肝、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利湿退黄,利尿通淋。用于黄疸尿赤,热淋,石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

【用法与用量】15~3Og。

【贮藏】置干燥处。

【性状】本品茎呈圆柱形,长可达1m,密被黄色伸展的短柔毛,质稍脆,断面中部有髓。叶直径2~4cm,先端微凹。气微香,味微甘。

5
姜黄

【基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检查】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姜黄素(C21H20O6)不得少于1.0%。

【含量测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5.0%(ml/g);含姜黄素(C21H20O6)不得少于0.90%。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脾、肝经。

【功能与主治】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胸搏心痛,痛经经闭,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 3~10g。外用适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性状】咀嚼时唾液染黄色。以圆柱形、外皮有皱纹、断面棕黄色、质坚实者为佳。主产四川、福建等地。

6
茺蔚子

【基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检查】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盐酸水苏碱(C7H13NO2·HCl)不得少于0.050%。

【性味与归经】 辛、苦,微寒。归心包、肝经。

【功能与主治】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

【用法与用量】 5~10g。

【注意】 瞳孔散大者慎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性状】 子叶灰白色,油质。气无,味苦。以粒大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7
蒲黄

【基源】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

【检查】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C28H32O16)和香蒲新苷(C34H42O20)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鉴别】本品粉末棕褐色。花粉粒类圆形,表面有网状雕纹。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用法与用量】5~10g,包煎。外用适量,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性状】为鲜黄色的细小花粉。质轻松,遇风易飞扬,粘手而不成团,入水则飘浮水面。用放大镜检视,为扁圆形颗粒,或杂有绒毛。无臭,无味。以色鲜黄、光滑、纯净者为佳。

8
海金沙

【基源】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的干燥成熟孢子。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16.0%。

【性味与归经】甘、咸,寒。归膀胱、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用法与用量】6~15g,包煎。

【贮藏】置干燥处。

【性状】干燥成熟的孢子,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淡棕色,质极轻,手捻之有光滑感。置手掌中即由指缝滑落;撒在水中则浮于水面,加热后逐渐下沉;易着火燃烧而发爆鸣及闪光,不留灰渣,以干燥、黄棕色、质轻光滑、能浮于水、无泥沙杂质、引燃时爆响者为佳。

9
银柴胡

【基源】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 l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春、夏间植株萌发或秋后茎叶枯萎时采挖;栽培品于种植后第三年9月中旬或第四年4月中旬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浸出物】照醇溶性冷浸法测定,用甲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性状】根头顶端有多数细小疣状突起,为地上茎痕,密集而发白,习称'珍珠盘'。近根头处折断,断面有棕色花纹。以条长、外皮淡黄棕色、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10
猫爪草

【基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的干燥块根。春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0.0%。

【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肺经。

【功能与主治】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用于瘰疬痰核,疔疮肿毒,蛇虫咬伤。

【用法与用量】15~30g,单味药可用至12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性状】干燥的块根呈纺锤形,常数个簇生一起,形似猫爪。气无,味微甘。以色黄褐、质坚实饱满者为佳。

超链接:原料药材和饮片1-240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中药材天地网

(2)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