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宠儿——康熙青花
景德镇清代康熙时期无论御窑,还是民窑均取得了新的成就。明王朝灭亡后,清王朝接收了明代御窑。清初朝廷曾多次命御窑厂烧造瓷器,如现在在北京雍和宫佛座前之青花云龙纹香炉上以青料楷书“顺治八年江西监察奉敕敬造”。再如,顺治十一年景德镇奉旨造龙缸(未成),顺治十六年又奉旨造栏板(亦未成),康熙十年又奉命造 祭器等。1,至康熙“十九年九月奉旨烧造御器,差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嬉、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帖式 车尔德于二十年二月驻厂督造”。2,标志着御窑厂制度正式恢复,御窑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民窑延续了明代晚期以来的发展势头,产量、质量均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康熙中晚期。
康熙时期的瓷器烧制特点坚硬致密,使用的是优质的瓷土作为原料,在康熙瓷的底部洁白细腻,隐隐可以看到铁质的小黑点,这也是康熙瓷器的一个典型特点。
在瓷器收藏过程中,要辩识到 现代工艺品,青花和粉彩为化学料,现代瓷胎是气窑烧制,胎釉干、白、轻,古瓷是柴窑烧,胎釉润、青白、厚重、胎釉仿古代瓷器,瓷土不是高岭土,现代瓷土是机械研磨,瓷土细,瓷品手感重,瓷罐面火气重,无古瓷经过岁月油腻的宝光。底部磨损老化自然,罐内明显看到手工拉坯,有缩釉点和鸡爪纹。
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款识。清代康熙朝历时61年(1662—1722),这时期经济兴盛,海外贸易繁荣。据文献记载,康熙十九年才正式于景德镇御器厂烧造御用瓷器。康熙宫窑款,以青花钴料书写为多,其次为珐琅彩款,印款和刻款较少。其中青花书写款,青花呈色纯正明艳,深沉于釉面之下,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通过对原料以及烧造技术的分析我们基本上说明了康熙民窑青花瓷器在胎、釉、彩方面的鉴定特征。康熙时期文化发达,人文艺术上受明末思潮的影响,文人画派占据主流并深得统治阶 级的喜爱,因此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的纹饰也有很强的文人气质。此时的民窑青花瓷器画面中山水画受清初“四王”影响,而人物瓷绘则多受宫廷画师绘画影响。此外,康熙中后期海禁开放,瓷器再次大量行销海外,转为外销而定制的民窑青花瓷器多装饰有明显域外元素的纹饰。在鉴定中,我们需要考量的是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画工以当时的文人画、版画等素材为临摹对象,而光绪民窑仿康熙青花则以本已是临摹来的康熙青花瓷器为临摹对象,画面艺术性进一步降低,因此光绪仿康熙青花瓷器绘画较为呆板、造型比例较差。
康熙早期的青花瓷器多古朴凝重,中期以后造型变化较大,标准规范化的统一形制开始出现,新的品种层出不穷,多达近百种。青花墨分五色,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晚期。一般指康熙四十年以后到六十一年这段时期,青花瓷的日趋精进。造型风格向规范化发展,统一规格式样的觚、瓶、罐、洗、碗增多,圈足釉底带“大清康熙年制”的官窑款的器物明显多于早中期,有明确纪年的器物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