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奶奶是一种岁月

奶奶是一种岁月

晴水盈盈||山东

昨夜,陪母亲聊天。也许是年纪大的人喜欢念旧,母亲总是一遍一遍地说起过去的事。有时会把同一件事情说三遍五遍甚至很多遍,换着之前的我会说:“行了行了,都说过八百遍了。”可是,现在我会耐心的听她说那些念叨过很多遍的事。母亲说起1960年说起奶奶一大家子人的生活,说起奶奶的一生,说完忍不住的感叹:“哎,你奶奶这一生真是没过几天清闲日子,竟是操劳了一辈子。”印象中,奶奶一直拄着根荆木柺棍。一双小脚,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幸好有柺棍的支撑。后脑勺上挽着一个小发髻,发髻上插着几根银质的发箍。深蓝色的老粗布衣裤,上衣是盘扣连襟的,裤子是那种特别宽松腰部打几个折用布条系住的。苍老的面容枯黄,满口的牙只剩下三两颗孤单单的。那时感觉奶奶真的是很老的一个老太太了,感觉十分沧桑。岁月的痕迹,在奶奶身上好像更加深刻。现在想来,奶奶那时也不过是六十岁的年纪。奶奶一共孕育了十二个儿女,最终活下来的就有五儿五女。在凄风苦雨的年月,也算是一种奇迹。

听奶奶说太爷爷家以前也是有点富裕的,可是祖辈好赌把土地什么的都赌没了。也许是因为恶习伤了根基,后辈三代贫农。后来读余华的《活着》时,感觉小说中的事和奶奶讲的有挺多相似。好在爷爷还比较争气,自立自强。他竭尽全力阻止了太爷爷的赌,拼着一把力气干活一点一点的把地往回赎。奶奶十七八岁从几十里外嫁到这个只有几亩薄地的家里,据说是亲戚路过我们村里借宿到爷爷家看到小伙子勤快能干心地善良才给说亲的。奶奶没上过学,勉强认识自己的名字。娘家有七个姐妹两个兄弟,家境也不富裕。奶奶算是从一个穷家嫁到了另一个穷家,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依然是吃糠咽菜、紧衣缩食,幸好爷爷勤快性情温和日子过的很有盼头。

奶奶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大姑妈,出生在1947年。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月啊,男人都去战场上抬担架做支援了,女人们脸上都把自己整的灰头土脸、蓬头垢面保护自己。奶奶在屋里分娩疼的死去活来,扛枪的敌人在院子里忙着逮鸡捉鸭连抢带砸。门被一脚踹开,幸亏老姑眼疾手快把仅有的二斤红糖送给了来的人。那人也算不是穷凶极恶之徒,看了看我奶奶后把红糖揣怀里关上门出去了吆喝:“这家太穷了,要啥没啥去下一家吧。”奶奶和老姑还有正在出生的大姑妈算是躲过了一劫,但是奶奶经过这么一闹腾算是遭罪了。生下孩子,家里被洗劫一空。别说坐月子了,就是吃饭都成了问题。刚出生的大姑妈嗷嗷待哺,奶奶受到惊吓加上没有东西吃根本没有奶水喂养怀中的孩子。苦难的日子,总得活下去。历尽千辛,熬过了那段担惊受怕、一贫如洗的日子。

讲究多子多福、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奶奶和村里大多数的妇女一样的忙着生养孩子。闺女、儿子,一个接一个的到来。人口多土地少,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奶奶说她那时想的最多的就是:吃什么?怎么吃?野菜、树皮,一年到头都是吃糠咽菜。奶奶从不重男轻女,可也没法一碗水端平。虽然说十个指头还有长短之分,可孩子都是从当娘的身上掉下来的肉。缺吃少穿,奶奶只能是狠心的先照顾好小的孩子。父亲说有时候干活放工回家吃饭,看着奶奶用烧水的壶煮几片地瓜干喂小姑姑。有时候,剩下一片半片的奶奶就分给他吃一口。剩不下只能喝一肚子水充饥,眼巴巴的看着小的弟弟妹妹吃东西奶奶不发话也不敢说饿。奶奶所生的十二个孩子中,除一个姑姑被牛踩伤没救过来另一个伯伯生病没钱医治死了之外其他的都很艰难地活了下来。

有次母亲说起生产队时村里的妇人晚上去偷队里的庄稼,我就好奇的问:“我奶奶为什么不去偷,一个个的孩子都饿着啊!”母亲说:“你奶奶是从不去做那样的事的,宁肯一家老小饿着也不去偷拿。我也问过你奶奶。她说家里人口本来就多,偷拿一星半点的粮食或许队里不会发现,家人能吃口饱饭。可这不是长久之计啊,凡是都有个头,要是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就麻烦了。一是怕孩子们的嘴吃叼了,越吃越馋不好养活。二是咱家本来就人多,一旦去干那样的事队里丢了东西就会怀疑是咱家偷的。再就是,孩子多他们要是跟着学会偷鸡摸狗的恶习可就麻烦了。”不争不抢,不偷不盗。爷爷奶奶艰难的拉扯着众儿女生存,虽然日子清贫却也其乐融融。

虽然家贫屋陋,但是奶奶向来不是小气的人。那个没有车马出行全靠步行的年代,经常有人路过求施舍口热茶热饭求个遮风挡雨的窝棚。每当有人求到门上,奶奶都是热情的招待。即使没有好茶好饭,也尽量不让人家饿着。奶奶说:“出门在外,谁都不容易。但凡能过去,人家不会求咱的。”慢慢的很多过路人像是成了亲戚,只要路过都会去家里坐坐。也正是因为奶奶的乐善好施,即使家贫一群孩子的婚事也没因此耽搁。儿女亲家几乎因为爷爷奶奶的人品、家庭的和睦而结了缘,十里八村打听一下都是好名声。就像一个叔叔的岳母说:“这家人虽然穷,但是父母善良子女孝顺,兄弟姐妹和顺。大家大户,有人气。”奶奶一贯的原则是自己管好自家的孩子,纵使以后婚嫁的儿女夫妻之间出现矛盾,也绝不护短。有个姑姑和婆家闹矛盾,赌气跑回来。奶奶什么都不说做好饭让姑姑吃了,打发父亲和大伯送回去,还不忘叮嘱送回去时少说话。我妈说:“你姑姑受了委屈回来,你奶奶什么都不说是你奶奶想得周到。她要是说你姑姑不是,你姑姑肯定更委屈。说她婆家不对,那等于是火上浇油。好吃好喝招待是心疼,打发兄弟送回家是底气。让你姑婆家看看,娘家有人不是无依无靠。再说你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不过是她那婆婆被老婆婆管束了一辈子心里窝火。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她想撒撒气而已。”

奶奶五十岁左右开始守寡,几个小姑姑叔叔还没长大成人。没了吃苦耐劳的爷爷支撑的家,日子更加艰难。五个闺女虽然长相一般,但是没有刁蛮任性撒泼打滚的泼妇。五个儿子虽然都不是有为青年,但是都谦恭有礼,心地纯良。儿女一个个的成家,奶奶也越来越老。五十多岁的她,已经开始驼背。走路离不了柺棍,身体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凡能忍的奶奶都是说:“没事,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点毛病算啥。”母亲的娘家是本村的,与奶奶家一山之隔。爷爷去世之后,姥爷看着奶奶孤儿寡母的不容易总是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此,奶奶十分感激从我记事时起就经常念叨:“你姥爷是好人啊,总是帮咱。你妈年轻时可好看了,你姥爷都不嫌弃咱家穷。”

等到我们这一代陆续出生,奶奶脸上已经满布皱纹。头发也开始花白,耳朵也有点背了。她像一只老母鸡一样领着我们四五个小孩子,去树下捡柴去麦地拾麦穗去树下乘凉......年幼无知的我,看着拄着拐棍走路很吃力的奶奶感觉很不解:明明走路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啊,为什么奶奶走的那么慢还气喘吁吁。常常喊:“奶奶,你快点你加油。你使劲儿跑上这个小坡就轻松了,你得用力气。”奶奶苦笑:“傻孩子,奶奶没力气走不动了。”奶奶缝补,眼睛花了无法穿针引线。常常招呼孙子孙女们帮忙,我就纳闷:“多容易的一件事啊,为什么奶奶就干不了了呢?”慢慢地才明白:人老了会耳聋眼花,会走不动路,会掉头发掉牙,会有深深的皱纹会长一种叫老年斑的东西。孙子辈的孩子一个接一个的出生,奶奶从早到晚的带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孩。大人们每天都得去地里干活忙到脚不沾地,我们这些小孩子幸好有奶奶的庇护。

奶奶过了六十岁左右身体越来越不好,常常走不了几步路就得坐下来歇歇。有时候就那样在路边草丛里,蜷缩的躺下闭着上眼睛眯一会儿。头发也越来越稀少,有次让我给她梳头发我好奇的说:“奶奶,你这头皮上怎么没头发了?”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苦笑的表情:“奶奶老喽!”奶奶教会我给她梳头发盘发髻,从梳头、盘发、套发网、插发箍一点点的学会感觉很有成就感。小叔结婚后,奶奶搬到旁边一间小偏房里。拄着拐棍自己做饭、洗衣服,有时候也自己颤颤悠悠的去提水。奶奶常说:“家里穷,没能给儿家挣下东西。”于是,她尽力帮忙看好各家的娃儿,尽量不给儿子媳妇添麻烦。

终是油尽灯枯,奶奶在一个夏天的五月份去世。记得那时出嫁的姑姑还有姑父、在外干活的叔叔婶婶都回来了。屋里、院子里全是人,第一次发现家里竟然这么多的人。小孩子们奉命在院子里待着,由大哥看着哪里也不准去。只见得大人们出出进进地忙活,一个个脸上愁云不展。大表哥悄悄告诉我:“你奶奶快不行了。”我不知道不行了是什么意思。正在纳闷时只听见屋里一时间齐声声的喊:“娘,娘.......”那声音听起来是撕心裂肺。接着是男人女人嚎啕大哭的声音传出来,听的人直感觉心碎。一个堂伯走出来让我们小孩都跪在门口,我们听着大人的哭声忍不住也都嗷嗷的哭起来。整个院子里哭声一片,我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悲伤。第二天出殡,漫天的雨。男女老少身上穿着白色的衣服头上带着白色的布,排着长长的队伍给奶奶“送汤”。深一脚浅一脚,漫天的雨漫天的眼泪。第一次经历亲人的生死离别,那样的场景下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可是,后来我明明心里很难过怎么也流不出眼泪了。

那天的雨很大,河里很快涨满了水。奶奶被一辆拖拉机拉走时,几个姑姑哭的瘫在了地上。听大人们说这是要去“火化”,火化后人就成了骨灰了。傍晚时分雨停了,父亲和大伯抱着一个黑包裹回来了。看着大人们朝它跪拜时,我不禁心头一震。原来那就是奶奶了,一时间悲从心来。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不辞劳苦的来这世上走一趟是为了什么?忙忙碌碌的一生经过又留下什么带走什么?那是我第一次思考人生,活着、死亡。奶奶的大半生都是在为孩子忙活,经历过战争经历过自然灾害经历过食不果腹的日子经历过丧子丧夫。匆匆忙忙的一生究竟是为什么而来?为了生育一群儿女开枝散叶繁衍后代?奶奶走了,她生活过的痕迹渐渐消失。逢年过节去给祖辈上坟的时候,看到爷爷奶奶的坟才慢慢明白了人最终的归宿。

养育十个儿女,虽都没有成名成家、大富大贵之人,但是都老实本分、脚踏实地。母亲每次和我说起奶奶时总是会感叹:“你奶奶这一生,真是不容易。”奶奶是一种岁月,随时光的流水渐渐远去。想起书上说:“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断气的那一刻,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死亡;第二次: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这一刻你的身份将会在这个世界上抹除;第三次:是这世界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这一刻将是真正的死亡,从此不会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经过风风雨雨走到中年,我才多少有点明白奶奶一生的不容易。也是在经历过很多事后才懂得,活着就是活着,没有那么多的为了什么。来世上走一遭,就是要品尝酸甜苦辣咸经受悲欢离合怨,尽心尽力的活一回。努力的把日子过好,别管能带走什么留下什么。

(0)

相关推荐

  • 山东作家‖【世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张沁雪

    作者简介 张沁雪,女,70后,山东济阳人,网络文学作者一枚.基层公务员,大学读的是会计,业余爱好是读书旅游,易感动,常流泪,日常从事单位文字材料工作,空余时间是典型的网络文学爱好者.目前已在多家网络平 ...

  • 【洪哥雷语】怀念父亲母亲(多篇)

    与父亲一别22载,母亲赶去与他重聚也有9年.梦中音容依旧.整理过去的文字,其中好多篇是纪念父亲的,偶有纪念母亲的,记述的也多是相同的事儿,相同的人,应该还有多篇找不到了.或简或繁,按时间顺序,一并汇集 ...

  • 姥姥姥爷亲孩子还是爷爷奶奶亲?科学排序出来了,看你想的对不对

    姥姥姥爷亲孩子还是爷爷奶奶亲?科学排序出来了,看你想的对不对

  • 【三江文学】《康官营子, 童年记忆里的一缕乡愁》作者‖江河

    [三江文学] 顾问:周渔 总编:且歌且行 [原创作品]总第一千零八期 主编:狂哥 本期编辑:轻舞飞扬 投稿邮箱:top_001@163.com 投稿微信:185 5026  0199 投稿QQ:303 ...

  • 怒放的牡丹:(二)病痛

    本文作者:霍来根 怒放的牡丹:(一)出生 3 俗话说,春风吹破琉璃瓦.虽说路程不远,不大功夫就到了三号村村口,可还是让坐在车上的妈妈感到了阵阵寒意.车上拉了几袋子粮食,省得重车来回跑,大姑父便开着车直 ...

  • 10岁那年,我帮父亲要账,一位老人还钱时的一幕,让我泪流满面!

    文:怀之 图:红艳 在我三岁的时候,父亲在家里开了一个小诊所.他属于自学成才无师自通的那种.在乡亲们的眼里,父亲是他们的"大救星",除了给人看病之外,他还给猪牛羊看病,甚至夸张一点 ...

  • 我的家族史之我的出生

    人活到一定的年龄,经历了世间百态,酸甜苦辣,有时难免不去想想自己,甚至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到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时会看些乱七八糟的书,譬如<红楼梦><西游记>< ...

  • 【散文】李梅||奶奶

    奶奶 文/李梅 奶奶去世时,我十三岁,上初二. 学校在镇上,我住校.周末回去,经过奶奶家,终日敞开的门铁锁紧闭,门口有散落的纸钱,还有被清扫后留下的灰烬.我脑子一懵,拔腿就朝家跑,家里也没有人,我又寻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我的家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的家    河北 程海云  我的家坐落在内蒙古高原东南,俗称"坝上高原",北临锡林郭勒正镶白旗 ...

  • 张艳晴作品:清明时节忆祖辈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清明时节忆祖辈 作者|张艳晴 主编|幽梦静美 小时候,每个清明节前的周日,妈妈和大姨就会带着我和姨弟一起陪姥娘去给姥爷上坟 . 那个时候 ,上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