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警告
20181214 星期五 天气阴雨
与往常一样,晨光熹微便出门,送女儿往学校。依旧聆听着收音机里的清晨新闻。一条条昨日的事件回放,其实大多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已经阅过,并没有什么新鲜感,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类似于阅读的习惯。
正如同嚼蜡,百无聊赖地听着新闻,此时一条小新闻却温暖了阴冷的清晨。
一辆轿车停在医院附近,违停。两位交警发觉后,正准备贴出罚单,却发现小车内放着一张纸条。原来,车主因为孩子发高烧,找不到停车位,情急之下做出如此行为。两位交警商讨后,依然还是给予贴单,但是不计罚,只是在黄单上加了四个字“警告一次”。
我的头脑中却跳出了另外四个字“法外融情”。司机与交警,似乎是一对“敌手”,更多时候听到的是对于交警刚性执法的厌恶与抵触。交警贴单的本意并不是为了罚钱,而是告诫司机朋友随意违停,不仅阻碍交通,会导致交通事故,还影响城市的美观。
但此事中的交警,给予车主一次暖暖的教育,相信车主不单是感动,下次要违停,肯定会想到此事,就此罢手的。
就这个事件,课前五分钟。我神秘地告诉孩子们,我也要讲个故事。接着,事件只讲了一半,就是交警贴上了单子,并没有告诉孩子们上面写着“警告一次”。
然后提问,这事你从“合法或者合情,不合法或者不合情,这几角度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孩子们话匣打开,大多的孩子认为“合法不合情”。有几个孩子认为,交警没有错,犯了错就是应该受罚。
而后,我加上了交警虽然是贴单了,但是却写着“警告一次”,并没有真正开罚单。
孩子们的发言偏向于“合法合情”,但是有个别孩子担心,如果这样开罚单以后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也这样做,不是乱了吗?我总结孩子的发言,并提到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这样的担心大可放心。
课间的小讨论,不仅让孩子们从实事中了解生活中的事件,更是让他们之间慢慢懂得相互倾听,相互辩驳。说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根据自我的生活经验、视野学识、文化底蕴等等积累的,更重要的是敢于发言与自信。
或许是因为过于依赖的原因,现在的孩子,大多都“逆来顺受”,不会主动去表达自我情感。我想这样的小讨论,以后还应该更多的尝试,毕竟孩子们是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