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绍骅对中国画研究的观点视频集 上

顾绍骅对中国画研究的观点视频集  上集

顾绍骅的艺术思想

中国画的发展必须依照“中国方式”——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诗、书、画)为一体的观点——“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灵魂和中国画发展方向……;诗情画意也是世界美术的发展方向。

站在世界艺术之林里,中西方绘画并无高低之分,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是人类对大自然、人类社会的思索、表现、思考(探求)的方式而已;只是所表现方式的不同: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指出:“西画近建筑(理性的),中国画近文学(感性的)。”即:西方的绘画近似建筑一般的理性——写实性强;是客观事物的模仿(描摹)。而中国画是近乎文学作品一般的个性强烈,艺术化的客观事物(超然物外、不受具体物象的束缚),因而达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目的——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是情感的宣泄)。因而,会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来表现。

各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中国画是具有“诗、书、画”等中国民族文化特征,这是中国画的根本;其最高境界就是“诗情画意”。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己成为民族血脉,这需要向真正有民族责任感和民族文化危机感的人谈论,绘画得力于文化的内涵,他的艺术魅力就被大大的扩充了。远不是昔日师徒相传的工笔重彩所能比拟。单纯地把中国画当成一种技术来评价,从而使中国画丧失了它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画核心价值是文化价值的最终体现。绘画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升华了绘画的表现。审美属性使传统中国画的创作和鉴藏,都是基于超乎功利的精神领域的,同时,这种超乎功利的创作和鉴藏方式也在不断地纯化着中国画的独特文化价值。中国画是文化人的事情,不是任何会画画的中国人都能成为中国画画家的。

如果把西方绘画比喻为“白雪”,把中国画比喻为“梅花”的话,那么宋代诗人陆梅坡的诗句便解答了二者间的关系:“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画,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底蕴和民族心理等因素造就了它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体系。如今,中国画实现了历史的跨越,由旧式的古典艺术演进为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现代艺术形态。这是一个不会中止的过程。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的画家们会更加注重中国画的审美价值,把美的外在与美的内涵结合起来,让古老而又焕发着生命力的中国画放射出迷人的光芒。

当下不少画家以西方绘画作为中国画创作的参照,以此倡导所谓融合中西绘画以加强“视觉冲击”和写实效果。其结果造成了中国画的发展不但失去了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也一度出现了极其萧条的现象,在这种外来文化意识决定下会将中国画引入末路;因此,我们不能舍本求末,尤其是当前中国处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实现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民族文化观念,“诗情画意”应该是中国画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之所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价格、“影响力”差距颇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

一、因为清朝后期以来国力、经济的欠发达,外交能力的滞后等等因素,导致我国在世界上地位低下,各个方面竞争力、话语权,不同程度的软弱,以至丧失。

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含而不露,被称为“包子文化”;西方文化通俗易懂、张扬外显,被称为“匹萨文化”;中国是包子文化,而西方是披萨文化。包子的馅被包子皮重重裹住,只有咬开包子皮才能够看到里面的馅,披萨则不同,无论是火腿还是牛肉它总是嵌在表面的,让人一目了然。因此上,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也造成其(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价格因素与影响力的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绘画技法相对于文化内涵是单一,容易掌握;而中国画的丰富文化底蕴,不是表面上的“光鲜靓丽”所能够代表(代替)的。现在,改革开放中国的和平崛起,国力逐渐强盛,经济逐渐发达,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我相信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画,“诗情画意”特征不断彰显,话语权、影响力也会有空前地提升…,我相信,中国画的价格,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超过油画(西方绘画的“终极”,不过是数码照片的“质感”)价格,创造中国“神话”!

附:

1 中国画养心西方绘画养眼 孰轻孰重?

【摘要】艺术是一种或多种技能发展到一定的高度(高峰),给人们创造出一种精神(思想)上的享受(或美的熏陶)。中国画是中国人文情思里最为深重的沉淀。中国画的本质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养心;宋以来,诗画一律的观点成为主流。苏东坡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蔡元培指出:“西画近建筑(理性的),中国画近文学(感性的)。写实性只是艺术品的属性之一,是西方绘画特征——养眼;当代的中国人,准确的说,从知识结构乃至精神样态,尤其是审美取向上己经是完全西化的人。“养眼”“养心”,为的是从中把握自己的文化取向。

2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差异颇大!

【摘要】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区别为:文化本质不同、盛行地区不同、特点不同。

一、文化本质不同 1、东方传统文化:东方传统文化是强调团结共赢,求同存异的文化。2、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是强调个人实现的文化。

二、盛行地区不同 1、东方传统文化:东方文化盛行于东亚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不发达国家。2、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盛行于西欧、北美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达国家。

三、特点不同1、东方传统文化:东方传统文化强调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以“和谐”为目标。2、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专注于核心家庭,而不是大家庭,对性、一夫一妻制的态度多少有些随意;视自由作为最重要的价值。

3 中国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

【摘要】中国书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即: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因此,品评中国画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品味,而不是看西方绘画那样的“一览无余”;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去品味“中华文化精髓——诗词歌赋”;二、从中国书法艺术上去品味字体的美、线的美、力的美、以及表现个性精的美。三、中国画的本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借物象以寄予作者思维、情感的艺术,是“物我合一”的艺术体现。图画只能画出一瞬间的演奏活动即“止(只)能画一声”而不是一段舞曲的演奏过程。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空间、环境、音 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怒 、哀、乐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 ;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但诗是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 。历来有诗、书 、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是 “诗情画意”;都是写心、写思想 、抒发感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

4 中国画的藏与露杂谈

【摘要】藏与露的关系:事物是矛盾统一的。在中国文化中随处可见对立的两面。如“大丈夫能屈能伸”与“饿死不食嗟来之食”等等。

藏是海纳百川,深蓄而不发。中国是礼乐之邦,自古讲究为人谦逊,不好张扬。古代名人志士不少人隐居名山大川,与世无争。晋代陶渊明弃官归隐,开隐士之先河。大海不辞细流,不向外张扬,所以成其深邃;人摒弃世俗,不慕名利便成大家。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博闻强识。早年,钱钟书便因杰出的人文素养而名扬清华,其所著《围城》堪称经典,然而,与“围城”同样出名的是钱先生的淡泊名利。钱钟书拒绝接受记者采访,潜心研究文艺,一外国记者再三要求采访,钱钟书婉拒道:“你觉得蛋不错,又何必要见下蛋的母鸡呢?”无疑,是深藏不露,使钱钟书不为世俗所扰,得以潜心研究,终成大家。

然而,如果只藏不露,那么历史上便少了“毛遂自荐”,便不闻“当仁不让”,不见“该出手就出手”。露是让才华能力得以彰显,以实现自身价值,并有利于社会。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固然需要有人潜心研究,但也需要人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让才华转变为价值。露不是一味的夸耀,是一份自信,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虽有“酒香不怕巷子深”之说。但适当地进行广告宣传,想必销售会更好。

5 品味中国画

【摘要】品:等级,性质等等;味:“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体会,情趣等等。中国画着重在“形而上”。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观的表现之一,追求精神上的东西;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体现了中国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天人合一”的观念。如果缺乏这些文化底蕴,中国画就沦为技法的奴隶了;艺术家与工匠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思想、有文化底蕴。唐司空图《诗品·雄浑》所说“返虚入浑(指诗作空灵,入于浑然之境。)”,意即返虚方能入浑。这个“浑(“全部、满是”之意也)”,而是更高级的无所不包极端复杂之浑。“实”就在眼前一览无余,最大也是有边际的,最满也是有限度的。只有返虚入浑,方能无边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李煜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不实答,却一下使你面对滔滔东流的大江。如果只是一实,还能有那样丰富的含义,那样阔大的境界吗?

6 中国画的虚无、恬淡杂谈

【摘要】“中国画这个东西跟中国文化一样,可谓是博大精深。画画,是精神之事,是思想情感之事,是文化修养之事,是一个人的生命品格。中国画的“虚无”,是一种境界;而不是“实指”,是以少胜多的一种方法。中国画就是用虚不用实。中国人的思想受道家影响深远,不愿心为物役,追求境由心造的平衡心态。

中国文化中:第一部分、儒家有很多的含“虚”的名词: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谦虚谨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虚己受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虚气平心(虚:通“舒”;心平气和的意思。)…等等;第二部分、佛家关于“虚无”的故事:据说当时神秀的“偈”,败在六祖之下,六祖的“偈”是这样的:《偈一》唐·神秀在“偈语”(佛经中的唱词,梵语“颂”的意思)“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而六祖的“偈语”更胜一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谓是“虚”到极点了!第三部分、道家中的“虚无”思想: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界限无法分清,一切都是相对的。“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道德经中的“无为”我个人认为应当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道教的层面:其一,天道存在,自然而不必事事操持,万物自然归化,“道法自然”、“天地生万物,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其二,人要效法天道,顺应自然。清净自守,保持自然纯朴的天性,从认识“道”,到“合于道”。二是政治制度层面,要简化制度规范,保持民风淳朴然自归化。

7 缺文化?还配称为“中国画”吗?

【摘要】中国书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即: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因此,品评中国画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品味,而不是看西方绘画那样的“一览无余”;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去品味“中华文化精髓——诗词歌赋”;二、从中国书法艺术上去品味字体的美、线的美、力的美、以及表现个性精的美。三、中国画的本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借物象以寄予作者思维、情感的艺术,是“物我合一”的艺术体现。我赞同程大利先生总结得出中国画两大功能:1、养心修身之术 ,2、知世悟道之功;只不过:他对大众提出了一个门槛的要求大众必须要先改造自己,而不是去改造中国画,中国画,无论创作者还是欣赏者,它使人进而进入一种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状态,也即“入静”的状态;当然它远离战争,不表现血腥,不表现暴躁,也极少表现焦虑。它追求至静至远,调和天人,它是通过内省而达至善;欣赏者与创作者都要把自己提升成有文化的有有境界感的,有操守的人,才能进入中国画。

8-2 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灵魂续二

【摘要】人生多少事,都化作一溪流水,一缕云烟,一粒尘埃。但是,中国画这门传统的民族艺术,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我们“画人”必须在有生之年使国粹——优良传统文化艺术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笔者始终认为:中国画的发展必须依照“中国方式”——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诗、书、画)为一体的观点——“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灵魂和中国画发展方向……;诗情画意也是世界美术的发展方向。中国画艺术,首先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和载体,是诗性的表达。继承传统,发古之幽思,抒文人之胸怀,在山川自然、林泉高致、卉木悠闲的状态中幽游,成为衡量一个艺术家是否有真性情的标志。中国文化是在一个不崇尚独裁与专制权利的国度,民族界限和宗教势力互相消融的国度,遵照人伦礼仪而不喜语怪力乱神的国度中发展的。学习中国画按照绘画发展的基本规律去慎终追远,必须增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修养——古典文学、古诗词、古文字、中国书法、绘画史等等学习与研究,循序渐进,而不可仅仅局限于绘画艺术的学习。

9 当今社会我们为何要弘扬国粹

【摘要】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清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中华之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要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是我们先人创造出的、博大精深的、涵盖各类学科、丰富的、智慧结晶;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由衷的骄傲。我们应当义不容辞肩负起传承中华文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精神养分,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人们可以想起中国的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说起中国的历史人们只能感叹他的伟大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像中国书画艺术、京剧、剪纸、茶啦,一直都在被传承,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有很多名人爱好做这个。有王羲之、吴道子、陶渊明、王维、唐寅、郑板桥、八大山人等,可能现在人对这些都不是很感兴趣,但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忘记,传承文化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是非常重要的。

10 艺术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摘要】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无不是文化的产物。首先是文化、思想(文学),然后才是艺术(技艺)。“艺术要养心,不能只是养眼;文化是不能与经济挂钩,文化是拯救灵魂的;灵魂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搞文化、搞艺术,一般来说比种地要重要。韩愈的《师说》中有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意思是指所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术各有研究方向。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