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年华】| 胡祖义作品:游子的乡愁

2008年,我们第一次去宝岛台湾。
金秋時节,阳光明媚, 我们背着晚霞离开香港转去台北桃园机场。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只知夜幕已经降临,伴随着飞机的轰鸣,从窗口看,前方出现了一片灯光。这時有人低声说,飞机已经在高雄市上空了。靠窗的队友们近水楼台先得月,一睹宝岛台湾的芳容。飞机继续向前飞着,又过了一会,在广播声中得知桃园机场到了,我心里很激动,宝岛台湾的真容就在眼前了。
乘观光车前往士林夜市, 所过之处都有青天白日的旗帜,便有些不习惯,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当进入夜市,商贩们吆喝着各自的商品。我们在一甜食店停下了脚步,好客的老板问我们要不要来一碗。我问他这是什么甜食,他介绍说这叫青蛙子,是用番薯粉加淀粉做的, 形状象青蛙的卵,因此而得名,是一种美食。原来我们的语言都是相通的!相互的交流让双方回到了同文同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我们边吃边聊,像是这里的常客。他向我们打听:“听说大陆发展得很快,大批的陆客访台给我们带来了商机。”我们说,大陆老百姓很幸福, 要不你把台湾美食到大陆去发展,增加中华美食的品种,丰富人民的生活。他说,是啊,其实我的祖上是福建人,离乡几十年了,盼两岸早日和平统一,造福人民, 何为而不乐呢! 我们赞许他,说你真是赤子之心, 心向大陆, 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晚饭在台北一家餐馆就餐,服务的阿姨很是热情, 有時也和我们搭上几句。她说,你们大概也是大陆来的吧?我们的老板祖上也是大陆人,你看这位在这转悠的老人,就是老板的爸爸。于是我们七嘴八舌地问他是大陆的那里人,老人凑过来并坐下说,我是鄞县人。我们齐心回答:是我们宁波的!老人用憨厚的声音说:“我是老乡见到老乡了。”他说着就吩咐阿姨,把他的儿子叫来,又说,快去拿些水果来!他继续说,自巳是退休了的教师,是随父来台的,父亲是台军將领,主管台军无线电通信的,到了台湾之后,就再也没有去过自己的家乡, 成为他终身思乡的遗憾。
这時他的儿子也来了,插话说:“你们去筠园了吗?”我们说去了,看到了墓碑上刻着逝者的地址,有镇海、奉化、台州的,什么地方都有。他说,金宝山墓地面朝大海,远望大陆,他们望着自己的亲人,这就是逝者的思乡情结。我们静静地听着,不敢打断他的诉说。倒是老人发话,指着他的儿子说:“他爷爷也安葬在金宝山上,筠园的圣母玛利亚不但护佑着邓丽君女士,也护佑着我们在台的游子。我带着我的儿孙几次去了家乡,完成他爷爷的宿愿,祭拜祖宗,拜访了乡亲, 受到热情接待。参观了很多地方,亲眼目睹大陆的快速发展,祖国强大, 人民幸福。”
我们握住他俩的手说,兄弟协力,其利断金,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台湾离开母亲太久了,母亲在呼唤,游子回来吧!这位老先生不亏是教书的, 他朗诵起七子之歌:我们是东海捧出的一串明珠,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赐我个号令, 我会背水一战, 母亲, 我要回来了, 母亲!
唉,这就是游子的乡愁啊,我算真切体会到了。我想,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祖国最后的统一,一定不会很远了。
本栏目主编:张仿治
作者简介:胡祖义,生于1943年1月。曾就读于宁波农学院农机系,在三年自然災害中学校停办,全部肄业,回乡支援农业生产,后进入社办厂工作。在改革开放年代,創办自己的企业。一路走来非常坎坷,但也很运幸,晚年搭上了社会发展机缘最后的末班车,重拾自己的爱好。2017年进入文学欣赏班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