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阳的地形来分析其地缘价值

在我国第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的中心位置,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盆地,此即洛阳盆地。洛阳北为黄河、邙山,东为大方山、嵩山,南为熊耳山、九皋山等,西为崤山,其地控关中盆地东出之途,扼中原西入关中之要路,伊、洛水穿境而过,水陆便利,自古为帝王之都,用武之国。洛阳的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早在夏商之际,洛阳就存在著名二里头文化。其后,又有东周,东汉,北魏,隋等朝代在此定都,是我国著名的十三朝古都。洛阳的地理环境非常优越,东汉时期张衡的《东京赋》曾描述,“溯洛背河,左伊右瀍。西阻九阿(即崤山等险峻的山峰),东门于旋(旋门关,即虎牢关)。盟津达其后,太谷(太谷关)通其前。回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轘辕。大室(太室山,即嵩山)作镇,揭以熊耳。底柱(黄河中的砥柱)辍流,镡以大岯(指有大山屏蔽,地势险要)”。洛阳的地缘战略价值极高,如汉元帝时大臣翼奉所说,洛阳“左据成皋,右阻渑池,前向嵩高,后介大河”。根据洛阳所处的位置及其地理形势,可以划分为四个战略方向,即北向太行、河北平原;南通南阳盆地、江汉平原;东控中原;西扼关中。在此四个战略方向上,自古以来就有四条重要的通道,而要扼守这四条通道,又有四个著名的关塞,若陆机《洛阳记》云:“左成皋,右函谷,前有伊阙,后背盟津,谓之洛阳四关”。以下便一一列述:

洛阳地形

一,东控中原

在秦末汉初,中原沸腾,天下大乱。刘邦和项羽正在为夺取天下而大战,战况胶着,胜负难分。在经过数次大战后,刘邦被项羽连续打败,士气低落,萌生退意。此时,郦食其就向刘邦提出,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刘邦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局势便逐渐扭转过来。关于郦食其所说的成皋,即天下重险虎牢关。

虎牢关,也叫成皋关,处于汜水河汇入黄河的河口处,在今汜水镇虎牢关村处。依现代的地理形势来看,虎牢关似乎并没有如此险要,但在古代,却是非常险峻的。古代时,邙山上布满原始森林,黄河紧贴邙山北麓,由中原到洛阳,必须沿黄河河岸而行,虎牢关地处汜水河谷,正扼此道。在战国末期,秦国攻取韩国的成皋关后,中原各国就再也没有险要可以阻挡秦了,因此,顾祖禹云:“秦之并六国也,始于韩,以虎牢成皋之险也”。到了楚汉争霸时,成皋尤为重地,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洛阳东部主要节点和水陆形势

秦汉时期,还有一处和虎牢关并重的要点,此即敖仓。敖仓和虎牢关常常一起出现在史籍中,如汉初英布反叛时,薛公就向英布建议,“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敖仓在今敖山上,敖山即广武山。敖仓之所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一条运河息息相关,这条运河即著名的鸿沟。鸿沟开凿于战国时期,当时,黄河和济水在此分流,鸿沟为引济水东南流到开封,这一段为鸿沟总渠,到了开封后就开始分流,一支往南流,分别接淮河支流颖河、涡河而入江淮,这就是著名的狼荡渠,也就是项羽和刘邦的分界线鸿沟,后世又有蔡河,等称呼;另外一支往东流,其在徐州合泗水,这就是著名汳(bian汴)水,是通过徐州连接泗水而入江淮的重要水道。由于古代黄河有砥柱之险,在河南三门峡市,水流非常急,极大的限制了粮食的水运。多余的粮食自然要储存起来,于是就在运河入黄河处的敖山上建立储存的仓库,作为中转站,这就是敖仓。在发生战争时期,粮食为成败的关键,于是,储存有大量粮食的敖仓自然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如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的七国叛乱,桓将军就向吴王建议:“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固已定。”

洛阳水运及仓库

汉代以后,中国进入分裂的状态,鸿沟运河体系随即堰塞了,敖仓便失去了作用。但到了隋代,隋文帝统一中国,后隋炀帝又大力开凿南北运河,敖仓又复见于史籍,但此时的敖仓已经没有往日的风采,代替敖仓的,是一个新的仓库--洛口仓。在隋代时,隋炀帝将洛阳建为东都,后又直接将都城由长安移到洛阳,隋王朝就可以将江淮地区的粮食直接供应洛阳。并在洛河入口处建有洛口仓,作为中转站。在瓦岗起义时,李密认为洛口仓储藏的粮食数量巨大,又容易攻取,就建议翟让夺取洛口仓,赈济饥民,扩展兵力。于是翟让采纳了李密的意见,夺取洛口仓,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兵力在短时间内就猛增至几十万人,成为一只强大的力量。

虎牢关为洛阳东入中原的最后的要塞,巩县就是中原入洛阳的最后的关卡了。巩县地处洛河河谷,在今康店镇,扼守洛河水陆通道,巩县一下,西向洛阳就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了,因此,古代常常以巩、洛并称。

二,西扼关中

关中平原地域宽大,江河环绕,土地肥沃,四周为山,为四塞之地,秦汉王朝以关中平原为基地,得以统一天下,但关中平原也有其无法克服的缺点。其一,关中平原比较靠近匈奴、羌等游牧民族活跃的陇右和河套地区,容易受到游牧民族的骚扰。如西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关中震动;西汉元帝时,西羌叛乱,朝廷就一度想将都城由关中迁往洛阳,以“西远羌胡之难”。其二,当人口较少时,关中平原还可自给自足,但一旦人口增多,就无法保障粮食供应了。

在隋唐时期,由于关中人口爆炸性增长,关中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补给了,而此时中国的东南地区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开发,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了。于是就需要将富庶的东南地区的财赋,供养京师。在洛阳以东,有便捷的水运,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自洛阳以西,需要经过黄河的砥柱之险,非常的困难,水运非常的有限,故在荒年的时候,有皇家迁移到洛阳就食的传统,这就是隋唐时期将洛阳建为东都的经济基础。

在洛阳和关中之间,为著名的崤函走廊,其因要经险峻的函谷关,翻越险峻的崤山而名。此通道在翻越崤山时,便分为南北两道。北道为由洛阳沿涧河河谷西上,经新安,渑池等地,在硖石翻越崤山,接青龙涧河河谷到三门峡市,这条道路也叫三崤路,最为便捷,历史最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此道就是秦国东出的主干道,秦师伐郑,蹇叔预言晋会于崤山设伏,就在此道上。到了秦汉时期,项羽入关灭秦,即经此道。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秦代以前建立的函谷关已经失去了险关的作用,汉武帝便将函谷关迁到新安,是为汉函谷关,由此可见,此道依然为主干道,需要雄关镇守。

关中东入洛阳的孔道

到了唐代时,又出现了一条南道,此即莎栅道,其由陕县(今三门峡)沿青龙涧河而上,经雁翎关,兰锋宫(今宫前村),莎栅城(今照册村)遁莲昌河到永宁(今三乡镇)。此道是唐代的官道,沿途设有驿站。

关于此二道,北道多在军事使用,到了唐代时,随着南道的成为主干道,南道便成了行军的主要道路,如安史之乱中,叛军在攻陷洛阳后,在攻陕县(今三门峡市)时,史思明便命史朝义为先锋走北道,而自己率大军走南路。

三,南通南阳盆地、江汉平原

在洛阳南部为险峻的嵩山、熊耳山、箕山、外方山、九阜山等山脉。然这些山脉在洛阳南部的伊川、汝州一带中断,形成一条宽广的走廊地带,这就是由洛阳通往南阳盆地以至江汉的通道,即历史上著名的三鸦路。扼守此道的,便是著名的伊阙关。伊阙关在伊河之畔,龙门山,香山对峙两侧,非常的险要。

洛阳南下通道和关隘

在北魏时,北魏帝国盛行佛教,其在将都城由平城(今大同)迁往洛阳后,于景明初(公元500年)派宦官白整为文成帝及文昭皇太后在龙门山凿有两个石窟,后又派宦官刘腾复凿一窟。熙平初(516年),胡太后又作石窟寺于伊阙口,极土木之美。在后世,自北魏之后,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均有大规模的营造,这就是著名的龙门石窟。

伊阙口的形势

嵩山是洛阳盆地南部的屏障,其东西绵延近100公里,非常的险峻。但在少室山和太室山之间,有一个狭窄的缺口,此处山体最窄,只有大约8公里,自洛阳由此缺口南下,可接颖河水道,经许昌,周口,阜阳等地进入淮西地区,其向来为洛阳南下的捷径,著名的少林寺就在此路上。为扼守此通道,古人又在此缺口处设有关隘,因所处的山叫轩辕山,所以此关就叫轩辕关。

轩辕关的形势

伊阙关和轩辕关是洛阳盆地南出极其重要的关隘,其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如武帝时,淮南王刘安谋反,对伍被说:现在抢先据守成皋之口(虎牢关),派颖川兵堵住轩辕、伊阙二关,发南阳兵守武关,则河南太守只有洛阳而已。

四,北向太行、河北平原

洛阳北部,为邙山和黄河,邙山不算高峻,且中部有一个非常宽的断陷带,渡过黄河后,不但容易经此断陷带进入洛阳盆地,就连邙山也易于翻越。因此,自太行,河北方向而来的行旅多在此区域附近渡河而入洛阳盆地,由此,便形成了一个古代著名的津渡,孟津。孟津在今扣马村附近,已经远离黄河,但在古代时,黄河却是贴着邙山东流的。盟津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商末周初,周武王伐纣,就在孟津渡过黄河,直指商人的都城殷(今河南安阳)。在晋泰始(265-274年)年间之前,此处一直没有桥,人们在此渡河都靠乘舟,但黄河水险,船只经常翻覆,从而产生船毁人亡的惨剧。于是杜预便向朝廷请求建河桥于富平津,讨论的人都认自商周秦汉以来,历经1000多年都没有造桥,肯定不能作的。后杜预通过连接小舟做成浮桥,终于结束了孟津没有桥梁的历史,而此桥就叫河桥,即著名的河阳桥。在河阳桥建成后,此桥便成了黄河上南北交通最为重要通道之一,如顾祖禹所言:河阳,盖天下之腰膂、南北之噤喉也。

孟津的地理形势

每当爆发战争时,此桥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之一,也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当战局不利时,往往要破坏此关键的桥梁,因而在历史时期,此桥是反复建设,又反复被破坏。

在唐代时,由于孟津北部黄河中间形成了一个沙州,唐政府便以沙州为中心,建成南北二浮桥,同时,在黄河南、北岸和黄河中间的沙州各建有一城,是为河阳三城。据《三城记》载:河阳北城,南临大河,长桥架水,古称设险。南城三面临河,屹立水滨。中诞城表里二城,南北相望。黄河两派,贯于三城之间,每秋水泛溢,南北二城皆有濡足之患,而中诞屹然如故。

河阳三城略图

在唐代的安史之乱中,由于唐帝国高层统治者决策失误,唐军没能彻底歼灭叛军,致使叛军退回范阳、幽州,河北成为藩镇割据的重灾区。为防御河北割据藩镇通过河阳桥南下侵扰,唐政府专门置河阳三城节度使,专门镇守此桥,自此河阳三城节度使是为常设。

李世民灭王世充的各路大军

综上所述,洛阳山河险固,形势天下,为四塞之地,然其却有无法克服的缺陷,首先,洛阳虽然险固,但进出的孔道却很多,不利于防守,是为四战之地。如东汉末年,董卓扰乱朝廷,引起公愤,于是天下英雄群起而讨之。董卓在面对关东诸军的威胁下,不得不将都城由洛阳迁往关中。其次,洛阳盆地范围太小,东西不过50公里,南北不过20公里,无法供养庞大的人员。因此,只要将洛阳外出的通道控制,则洛阳就不攻自溃。在隋末唐初,王世充盘踞在洛阳,国号为郑。关中李氏要东出争夺中原,必然要过王世充这关。于是就发生了李唐伐郑之战,李世民兵分数路,其亲自率军至新安,进至慈涧,遣史万宝自宜阳南据龙门即伊阙,刘德威自太行东围河内(今沁阳),王君廓自洛口断其饷道,黄君汉自河阴攻回洛城(河阳桥附近),大军进屯邙山以逼洛阳。于是王世充便向窦建德求救,李世民亲自率军据虎牢关,在汜水河谷一举击溃窦建德。王世充听闻窦建德被擒,魂飞魄散,很快就投降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