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让吃糖,孩子吃得越多?关于自控力,很多家长都理解错了

作者 | 云译

“如果孩子摔倒了,等他自己爬起来。

就算他哭得惊天动地,也不能心软,这样他才能学会管理情绪。

如果孩子想买玩具,绝不能随意满足他的需要。

就算他撒泼打滚,也不能妥协,这样他才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如果他仍旧想要这个玩具,给他设立一个目标,完成任务才能给,这样他才不会被惯坏。”

这套被许多父母推崇的教育法,叫做“延迟满足训练育儿法”——明明我可以满足你,但我就要等一等,就不满足你。

他们期待以此帮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的能力。

在有些父母看来,那些能够等待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成功。

可是,真的吗?

被曲解的“延迟满足”,耽误了多少孩子?

说起延迟满足,人们熟知一个“棉花糖实验”。

给孩子两个选择:

1. 立刻吃掉一颗棉花糖。

2. 等上15分钟,可以吃上两颗棉花糖。

实验中,1/3的孩子能等15分钟。

人们以此提出“延迟满足”的概念,大概是指在面对外在奖赏时,能够控制内在冲动,不要求马上得到满足的表现。

实验还表示,后续追踪中发现: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越高,学习成绩、工作发展都更好。

于是这个概念最近几年开始大火,许多家长把它用在孩子的教育上。

可很多人不知道!

这个为人熟知的棉花糖实验是简化之后,经过媒体宣传、不断变形后,被曲解了的版本。

真正的“棉花糖实验”,有许多实验,分许多阶段,远比传播的版本复杂。

我们从三个实验,说说“延迟满足”的误解和真相。

第一,延迟满足能力真的和未来相关吗?

Mischel教授做完棉花糖实验后,他的一位朋友急了。

朋友说:“我孩子始终拒绝等待更多的饼干,他没有延迟满足的能力,他未来怎么办啊?”

Mischel教授问:“孩子多大呀?”

“4岁。”

“哦,那没关系的。”

为什么呢?

研究发现,大多数不满4岁的孩子一般只能等待30秒。

一个4岁的孩子,无法等待,并不意味着“未来就完蛋了”。

其次,孩子如何拥有延迟满足能力?

源于天性?源于对奖品的渴望?源于成年人的奖惩?

都不是!

Mischel教授对实验做了许多变形,有时研究人员只告诉孩子基本设置,等待就有奖励。

有时他们会告诉孩子,等待的时候,房间里有许多玩具,你可以去玩。

有时他们会告诉孩子,你可以在等待的时候,想想那些有趣的事情。

结果的差距非常明显,什么建议都未得到的孩子仅仅等了30秒。

而有玩具玩的孩子,平均等待了8分钟;想一些有趣事情的孩子,平均等待了12分钟。

也就说,成年人需要教给他们一些等待的策略,而不是冷眼旁观,放任不管,这才是关键。

第三,棉花糖实验中最被忽视的一个细节。

每一次实验开始之前,研究人员都会向孩子展现许多奖品,并询问孩子最喜欢哪一个。

孩子喜欢的那一个,将作为实验时的奖品。

这和现在被推崇的“延迟满足训练育儿法”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太大了,可以说是截然不同。

前者,奖品是什么,要不要等待,等待多久,全由孩子决定。

后者,奖品是什么,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一切标准由大人决定。

前者提升孩子的“自主感”,后者却是剥夺“自主感”,将父母的意志美其名曰“延迟满足”,强加给孩子。

父母认为哭,是不好的。所以你哭,我就不抱你,不哄你。

但,哭为什么不好?

如果深入探究,你会发现,或许只是因为“哭”给父母添了麻烦,让他们心烦。

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说:变相的“延迟满足教育法”,是家长利用强势地位“欺负”孩子的一种做法,是家长不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表现。

而他们后来不哭了,不闹了。

是真的从中学会管理情绪,控制欲望了,还是被无助、绝望感压倒,对父母、对世界寒了心呢?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想想,多少青少年知道该学习,提升自己,却又打开了一局游戏;

多少人想减肥,却无法克制地吃零食喝奶茶;

多少人明知吸烟有害健康,却不自觉地点上了烟;

如果孩子能够学会抵御诱惑,有效提升延迟满足的能力,的确能够促进自控力的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面对世界。

如何正确地帮助孩子学会等待,着眼于长期目标,有效抵御诱惑呢?

首先,教给孩子延迟满足的策略。

分散注意力是一个策略。

就像孩子哭泣的时候,许多家长会说:“哇,看,那个是什么?”

帮助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事情上,他们在未来面对失败、面对外界诱惑的时候,也能够习惯用这种方式缓解情绪。

另一个策略源于近期一个对棉花糖实验的补充实验。

他们把3、4岁的孩子分成ABC三组,对每一个孩子都说:“你可以现在拿走这个贴纸,也可以等我一下,等我回来了之后给你两张贴纸。”

过程中的具体区别是:

A组的孩子只听到了上面这句话,只知道等待后多得一张贴纸。

而B组的孩子除了知道这个信息,还被告知了其他孩子等待了多久。

C组除了知道这个信息,也还知道老师们在这里等了多久。

结果发现,B组和C组都更能成功等够15分钟。

在意他人的视线,在同伴的竞争中,孩子也能学到着眼于长期目标,延迟满足。

当然,千万不要将此变作“别人家的孩子”的教育方式。

所以要注意,当孩子没能完成目标的时候,要记得给予鼓励,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而不是因此冷落惩罚他。

其次,即时回应需求,而不是满足需求。

前段时间,包贝尔的孩子饺子再上热搜,仅仅5岁,却在细节之中展现着高情商。

即使很想玩玩具,也会先礼貌地询问大人,得到允许后才拆开礼物。

但饺子2岁时,还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哭泣、大喊、尖叫都是日常。

但曾经的一个节目细节或许能解释了这一切的变化。

饺子不愿意吃饭,甩手就扔了碗。

包文婧没有发火责骂,而是立马抱住饺子,要她站好,说:“奶奶辛苦做好的饺子,你不吃就算了,就是不能打碎!”

立规矩,告诉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同时也记得回应情绪,比如抱抱他。

让他明白,他做了一件错事,需要改正,与此同时,让他感受到父母不会因为做错事情就不爱他。

最后,营造出一个安全的、可信任的环境。

Mischel教授在试验后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

在实验过程中,那些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孩子,几乎都不懂得延迟满足,无法通过测试。

他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研究人员的承诺。

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直觉,认为只有靠行动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如果你承诺孩子期末考试多少分,可以奖励他一个喜欢的玩具。

当他达到目标时,却告诉他:“我跟你开玩笑呢,你还真信了。”

那么,下一次他想要什么,只会在当时就要求立刻满足自己。

某种程度上,延迟满足能力体现的,其实是孩子对父母、对世界的信任程度。

一旦你做出承诺,就记得一定要兑现。

孩子在生活中要面临的挫折困难,已经很多了。

他们需要不断学会新的生活技能,在同伴交往中学会社交技能,在学校中提升知识储备。

父母与其故意不满足他们,故意使绊子,说这是挫折教育、是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还不如大方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无法满足的时候坦诚说明原因。

家里温暖了,才可能抵御外面的寒冷。

其实,爱,就是最好的“延迟满足”教育。

- End -

作者:云译,三级心理咨询师,写观点写故事也写情话,我想看见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