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新:有感于邻里相助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有感于邻里相助

作者 | 徐荣新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2021年5月15日21时38分,兄弟从老家给我打电话:母亲离开我们,走了。

当时的郑州,中雨,且下了有一段时间,地上低洼处已经积水。平时开车从郑州回到社旗,在不堵车的情况下,需3个小时。虽然对这一天的到来我已经有所预料,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我还是觉得太突然了,心情也陡然落到了冰点。为了安全,我当天晚上还是没有回去。我曾以为,当这一天到来时,我不会悲痛了,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我还是泣不能眠。

5月16日早上,我们一家4点起床,5点出发。此时,雨已经变小,在微亮的晨光下,透过车窗仍能清晰地看到那些低沉的、聚集的云层。虽然晚上没有怎么休息,再加上一向开车容易犯困的我,那天早上却出奇地精神,于上午8点,安全到家。

到家时,母亲已经静静地躺在水晶棺里。我透过玻璃棺盖,看到母亲一脸安祥。40来天的不吃不喝,她的脸庞变小了,脸颊变窄了。母亲原来高大的身材,也瘦弱得在水晶棺里宽松有余。门口的黑色挽联已经挂上,厨房里是一阵忙碌的洗切炒声,人们在院子里来往穿梭,有条不紊地忙着各自的事情。这些准备工作,让我很难想象,昨天一晚,不知有多少人一夜未眠。

因为我是长子,母亲后事上的一些具体事情还需我拍板。母亲走的那天是阴历四月初四,按老家的习俗,停三天后(即我到家的第二天)就要下葬,当时迫切需要的是确定下葬时间,然后围绕这个时间,准备相关工作。我询问了几个长辈或兄长,他们介绍邻村一个先生,看这方面的事情看的不错,于是,就安排邻居举哥,带车到先生家里把先生接过来。先生接来后,荣华哥、举哥、我和兄弟我们几个把母亲和家里情况向他简单介绍一下,先生就说了个大概时间。于是,后面的一切事情就按步就班地开始了准备。

目前,尽管农村的白事简化了很多程序,但基本的流程还是要保留的。在大家的推荐下,举哥作为母亲后事的组织者。他安排大家分头开展有关工作。由于我从小离家求学,对家中这样的事情需要做哪些、怎么做知之不多,所以,我显得格外的局外,除接待前来吊唁者,就是答复一些前来让我作出决定的事情。

按照先生看的时间,5月17日上午11时之后,是母亲出殡的时间。向母亲遗体告别仪式是村支书主持的,其中有一项,是家属答谢来宾。我在答谢仪式上讲了这么一段话:

各位长辈,各位亲朋:

首先,我代表我们姊妹四个,对大家在百忙当中前来为母亲送行,表示衷心的感谢。

无论是母亲,还是我们姊妹四人,得到了大家长期的关心与照顾。忘不了,在我们幼小时候,你们对我们的呵护与关爱;忘不了,在我们生活困难时候,你们对我们的帮助与救助;忘不了,在我们学业取得进步时候,你们对我们的鼓励与鞭策;更忘不了,在母亲患病期间,你们络绎不绝的探望与关心。今天,母亲离我们而去了,我们将谨记母亲的教诲,牢记母亲的嘱托,诚实做人,勤俭持家,与人为善,严教子女,发扬徐家的好传统,赓续徐家的好家风,再写徐家的新篇章,以此来告慰徐家的列祖列宗,也以此来慰藉母亲的在天之灵。

再次感谢大家!

由于母亲生前的为人及人品,她去世时,全村人几乎都过来为她送行。这就使得她的后事的工作量比较大,再加上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向城里涌入,留在家里的年轻人就显得格外少了。

母亲出殡那天,在社旗县城、在南阳市等相对较近的邻居们,都陆陆续续赶回来,为母亲的后事出点力。这个时候,大家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凝聚力,即便是平时因为一些琐事与兄弟有些矛盾的邻居,也不计前嫌,把分配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认真地完成。

老家社旗是一个有着诚信相待、邻里相助光荣传统的地方。因东汉刘秀在此“赊旗访将,起师反莽”而得名,这些传统,始于汉、兴于明、盛于清,延续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同时,社旗又是关公显圣之地,人们崇拜关公,在其影响下,做人讲忠义,经商讲诚信,逐渐形成了“爱国以忠、爱人以仁、以义取利,以勇精进和讲信修睦”的关公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

曾记得,在我小时候,非年非节的时候有亲戚来时,因事先不知道,家里没什么准备的,但招待客人又不能太寒酸,只能向邻居借菜、借鸡蛋、借白面馒头等一些稀有食物。但为了避免尴尬,借时又不能让客人看到。于是,隔着墙头递、通过后窗塞、沿着墙根走、藏在草帽里等,成了运送这些待客物品的方式。

向邻居们借东西时,邻居们谁也不会在本上记上“某年某月某日,谁借了什么、借了多少”之类的账目,但借家时时念记着此事,一旦有了,立马返还,以致于有时借家偿还时,赊家甚至已经忘记的现象。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有一次邻居一个伯伯到我家借鸡蛋,母亲不在家,我把家里盛鸡蛋的小铁桶搬出来,伯伯拿走了几个。母亲回来时我又忘记把此事告诉给她。过了若干天,伯伯还鸡蛋时,母亲不知道有此事,不接,伯伯把情况给母亲讲后,母亲又向我核实,这才接下。

我从小受老家这种传统的熏陶,血脉中流淌这种优良的品质。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郑州也未能幸免。当市内各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时,我们公务人员毅然走出小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我被安排到离家比较远的一个小区,在小区门口执勤。

当我看到我执勤的小区住户有不少人的快递不能及时取走时、生活物资短缺又不能下楼采购时,我想到我们小区的邻居们可能也有这种情况,于是,自愿担任我们社区的志愿者,主要工作是帮助被隔离的邻居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当时我们小区被隔离的邻居有88个,而我们小区的志愿者只有3人,我既要参加疫情执勤,还要照顾病床上的母亲,又要帮助被隔离的邻居,工作量可想而知。

并且,在帮助过程中,一些邻居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难免会对志愿者在言语上有抱怨的成分,但,这一切,都没有影响邻里相助这一传统的发扬。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城市的规模、格局越来越大,高楼也越来越多,人们被封闭在钢筋水泥铸成的空间里,彼此之间不往来,邻里之间不相识,有事宁愿请远亲,不会找近邻,邻里关系日渐疏远。

我非常留恋农村邻里之间的关系,常常期盼城市小区也象一个个农村那样,吃饭时,大家端着碗凑在一起,你品品我的菜,我尝尝你的饭;周末时,你帮我抬抬桌子,我替你修修水管;闲暇时,大人们在一起聊聊天,孩子们在一起撒撒欢,“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把“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真正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多好。

作者简介

徐荣新,男,河南社旗大冯营人,就职于郑州市某局机关,喜爱阅读、写作,在全国各类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乡土文学《乡土赊旗》(Hometown Sheqi)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梁铜勋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0)

相关推荐

  • 自我隔离的21天,这才是我们愿意托付终身的普罗旺世

    地盘说 自打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肆虐,全国人民便与之开始了拉锯战.在漫长的"战疫"里,那些细小的爱,总是成为我们内心深处的柔情. 今年的这个春节假期冗长而特别,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 ...

  • 【守望家园】容子 | “拜年”的时代感

    总第1313期 版权©️归原作者 关于春节拜年,古人有许多说法,民间有许多习俗,但这不是我今天要谈的主题.我想谈谈儿时.少时.现时的大年初一拜年给我留下的鲜明深刻的时代感.新春佳节到来,唤醒我心中沉睡 ...

  • 震撼!余杭52桌大宴席,散场时的一幕,太惊讶了!

    前天晚上, 乔司街道景瑞御华府人声鼎沸! 52桌, 近600名业主来参加百家宴, 一直持续到了晚上8:30. 热闹的喜宴结束后,散场时的一幕 被小区业主拍了下来, 不少人都竖起了大拇指,直夸:太给力了 ...

  • 文学看台411 | 金江:一只狗的后事惊动小区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后事 ·金江 百兴家园小区里,有个闲人叫胡艾全,他对自家的小狗有着特殊的感情,尤其下岗后,与爱犬更是形影不离.为此,小区的人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胡爱犬&quo ...

  • 徐荣新:印象养老院​(二)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印象养老院(一) 作者 | 徐荣新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 ...

  • 徐荣新:印象养老院​(一)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印象养老院(一) 作者 | 徐荣新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 ...

  • 徐荣新: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NO.2213] 那一刻,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作者 | 徐荣新 原创 ...

  • 徐荣新:陇海高架上的逆行者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陇海高架上的逆行者 作者 | 徐荣新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 ...

  • 徐荣新||一样的国庆 别样的心情 ——“晒晒”我的岳父岳母(二)

    由于假期我还要在单位值班,我们计划5号返回.4号又适逢爱人的侄女10岁生日,按当地的风俗习惯是要宴请亲戚邻居的,这又是一个较为隆重的场合.我发现岳父早早地理了发,修了面.期间我们照合影时,岳父岳母高兴 ...

  • 徐荣新||献给母亲 ——写在母亲八十岁生日之际

    献给母亲 --写在母亲八十岁生日之际 2018年09月24日(农历8月15日) 八十年的岁月,您历尽沧桑 八十个春秋,您甜短苦长 八十次的仲秋,今夜月最圆光最亮 八十岁的寿宴,湿了我的记忆,老了您的时 ...

  • 徐荣新‖又见老师

    又见老师 徐荣新 你和我们有师生之缘 与我们相处却只有一年 既要传授我们数学知识 还要把班主任的重任担在双肩 社旗二高的高中上完 我们师生却很少相见 时间如白驹过隙 一晃就是二十九年 感谢腾讯的微信 ...

  • 徐荣新||考中三思

    2017年7月13日8时13分,当我走进办公室,习惯地打开电脑,进入"河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信息查询"系统,输入女儿的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验证码时,系统显示的查询结果 ...

  • 徐荣新‖踏上征途又出发 ——送女儿报到有感

    踏上征途又出发 --送女儿报到有感 2017.9.3 经历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 赢得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从此你的人生 踏上另一征途 挥手告别过去 笑迎鲜花开处 ''心怀梦想,不忘初心,不丢信仰''的叮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