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运动功能检查
一、肌营养
检查方法:通过视诊和触诊来观察、比较双侧对称部位的肌肉外形及体积,有无肌萎缩和
假性肿大。
二、随意运动与肌力
1.随意运动随意运动是受意识调节、具有一定目的和方向的运动。区别于先天的不受意识支配的心跳和眨眼等不随意运动。人的随意运动受不同部位的脑区,如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基底神经节和大脑皮质等的调节,其中,脑皮质的调节起关键作用。其灵活性和精确性与语言关系密切,其动作的协调与新小脑关系特别密切。新小脑受伤,病人不但不能做精细灵巧的动作,而且行走时步态蹒跚,躯干共济失调。
2.肌力肌力是指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检查时令被检者作肢体伸屈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被检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两侧比较。肌力的记录采用0-5级的六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级能作抵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
5级正常肌力。
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可分别称为完全性瘫痪和不完全性瘫痪。临床常见的瘫痪有:
单瘫:单一肢体瘫痪,可见于脊髓灰质炎及皮层病变。
偏瘫: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常伴有同侧脑神经损害,多见于颅内病变或脑卒中。
交叉性偏瘫:一侧肢体瘫痪及对侧脑神经损害,见于脑干病变。
截瘫:双侧下肢瘫痪,见于脊髓横贯性病变等。
三、肌张力
肌张力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检查时嘱被检查者肌肉放松,检查者根据触摸肌肉的硬度以及屈伸其肢体时感知肌肉对被动屈伸的阻力进行判断
1.肌张力增高 触摸肌肉坚实,屈伸肢体时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见于椎体外系和椎体病变。前者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在被动屈曲是,起始阻力增大,终末突然阻力减弱,也称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后者表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即伸肌和曲肌的肌张力均增高,也称铅管样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
2.肌张力降低 肌肉松软,屈伸肌肉其肢体阻力低,关节活动范围扩大,见于小脑病变、下肢一段时间了病变和肌源性病变等
四、不随意运动
不随意运动是指被检者意识清楚的情况下,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多为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
1.震颤为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不自主的有节律性抖动,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1)静止性震颤:静止时表现明显,而在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常伴肌张力增高,见于震颤麻痹。
(2)意向性震颤:又称动作性震颤。震颤在休息时消失,动作时发生,愈近目的物愈明显,见于小脑疾患。
2.舞蹈样运动为面部肌肉及肢体的快速、不规则、无目的、不对称的不自主运动,表现为做鬼脸、转颈、耸肩、手指间断性伸屈、摆手和伸臂等舞蹈样动作,精神紧张时加重,睡眠时可减轻或消失,多见于舞蹈症。
3.手足徐动为手指或足趾的一种缓慢持续的伸展扭曲动作,可重复出现且较有规律。见于脑性瘫痪、肝豆状核变性和脑基底节变性。
五、共济运动
机体任一动作的完成均依赖于某组肌群协调一致的运动,称共济运动。这种协调主要靠小脑的功能以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平衡和帮助控制姿势,也需要运动系统的正常肌力,前庭神经系统的平衡功能,眼睛、头、身体动作的协调以及感觉系统对位置的感觉共同参与作用。这些部位的任何损伤均可出现共济失调。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指鼻试验嘱被检者先以示指接触距其前方.5m检查者的示指,再以示指触自己的鼻尖,由慢到快,先睁眼、后闭眼,重复进行。小脑半球病变时同侧指鼻不准;如睁眼时指鼻准确,闭眼时出现障碍则为感觉性共济失调。
2.跟-膝-胫试验嘱被检者仰卧,上抬一侧下肢,将足跟置于另一下肢膝盖下端,再沿胫骨前缘向下移动,先睁眼、后闭眼重复进行。小脑损害时,睁闭眼动作均不稳;感觉性共济失调者则闭眼时出现动作障碍。
3.快速轮替动作嘱被检者伸直手掌并以前臂作快速旋前旋后动作,或一手用手掌、手背连续交替拍打对侧手掌,共济失调者动作缓慢、不协调。
4.闭目难立征( Romberg sign)嘱被检者足跟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先睁眼后闭眼,观察其姿势平衡。如睁眼时能站稳而闭眼时站立不稳,为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闭眼均不稳,闭眼更明显,为前庭或小脑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