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求取重心、虚实与虚空感与人体骨架有什么关系?
骨架合理归位
利于寻味太极内感
本章欲谈在修炼太极拳中求取重心、虚实与虚空感时和骨架归位的有关联系。
人体206块骨头在身体上各负其责,而它们总的机能是起支架、定形、保护内脏和承担全部软组织的作用。但无论任何运动又都是随肌肉屈伸配合骨架的杠杆作用来完成的各式造型、姿势动转及体位调移,并依不同运动特点各有它科学而实用的法则规范。太极拳也是如此,其经验法则同样体现出它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但居于修炼上的特殊要求和深化过程中的复杂联想,在诸多细节的授教与修炼方面必须口传心悟,否则流于外形而无内容,终失其艺术魅力。
“习拳容易改拳难”道出了先入为主在思想与习惯上的顽固性。故此对初期学拳者来说,就必须在姿势、动作、练法、心态以致悟性的开导上皆需严加要求。
大家知道,人是个有生命力的巨系统,若依此为基点考虑:设单足站立求取全身静力平衡的合理位置时,足就必须处于人体重心的正下方,也就是骶骨的正下方。因为这样才能使地面反于足上的作用力同身体的重力垂线相吻合,同时其反作用力与人体重量相等时,则施于人整体上的合转矩与合力都是零。其“零”既属“太极者,无极而生……”之“无”。
欲求取“无”在腰部的稳定,首先需寻味并把握其吻合在身体内部调衡守中的鲜明感。此刻在进行两腿虚实转换时,方可更明显感受赋予腰部的连锁关系。其“连锁点”就是随意支配而动的本体之机。其机之变属阴阳生息演变之过程。
若要明辨和稳固过程的纯正“味道”,则掌握两腿虚实松导、遵循慢而静动的原则是必要的。养成虚实分清的正确体位,稳固一足而立的良好习惯,有助于虚腿随意动而轻灵起落,既不影响重心又可提高腰功与实腿之间的松导技能,极有益于陶炼“内气”沉于下梢,同获“实非全然站煞”之功。在此基础上深研细悟,可尽快领受与外动相连的内变感应。但为追求技艺层次,仍需强化功夫的深度。
两腿百分之百地分清虚实能明快感受重垂线的具体存在,但必须力求收敛骶骨,因骶骨与盆骨紧紧相连,其位置的前调与腰椎曲率有直接关系。
人体腰椎的生理前凸在结构上造成第五腰椎底面与骶骨顶面,(中间有椎间盘)形成夹角,称腰骶角。一般正常前凸的夹角是30°,骶骨顶面与水平线计。(见A图)。
腰骶角大于30°者可视为病态。因腰椎与骶骨斜向相交,从而增大其剪切压强(椎间盘受压,见B.图)。
但小于30°角的体位才是太极拳修炼所强调的正确姿势。(唯有骶骨的收敛才能缩减腰骶角的夹角度数,使其近于水平可免除腰痛,(见C图)。
这种体位可明显改变腰区的受力方向与重度。骶骨收敛的同时必有含胸;收颌领顶必有拔背(调整了颈椎前凸)。此时椎柱直竖、体位安舒,臀髋部与腰背部肌群松幅与灵动感增强,利于随意松变。然其松变有形而致有旷量(如轴旷)故此在推手游戏中仍不能获得圆满效益。这个阶段只能增大“重心点”于腰部的灵动空间,称松动。
人是有重量的活体,其重力与反作用力相抵时,只可利于寻觅和明辨重心于腰区的松动感,便于自守平衡。并不能稳妥获得“无”在腰区的纯正厚度。为增其厚度,必须经常向强于自己的拳友和老师虚心求教,鞭策自己在推手中能逐渐转入“问劲”的练习,迫使自己重心能守中归位,同时在试行互问中,需特别留意“无”感占据腰区的整个空间及上下两力(重力与反作用力)具遥对态势的真实内感。此刻腰部确有虚空之境,似门户大开,待内劲能随意贯通四梢时,仍需把握修炼中要求的正确原则,方可渐达于“空动”层次。
自身真实的空动感出现于腰部,同时内劲可随意调及四梢后,对推手功夫的提高才大为有益,并显有应变余量。在此基础上可渐深入研修“气动”功夫,但必须依自身内感的合理顺序而导引,确有随着感觉走(修)之妙,否则极易出偏。
以上仅简单说明循大虚大实之手段,如何利于初期修炼者寻求重心与虚实转换中的调衡关系,骶骨内收调直椎柱又如何利于中、下盘诸多肌群的和谐松导。然仅此两例难于总括太极拳技艺之全貌,只为说明骨架合理归位的重要意义和初期修炼者应遵循的原则。(刘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