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丨盘点一下老界首的剧场

〔老界首剧场〕 

戏剧演出早期没有固定的场所,常就地演唱,俗称“地摊”。随着剧种的进化,角色行当的发展,演员的渐增,原有几人,十几人到几十人,便出现了临时用牛车撑架,上铺大木板的“高台”(即十三块板),台上用箔隔开为前后台。

县境出现最早的固定舞台,是清乾隆年间修建的大王庙戏楼。尔后光武庙戏楼,玉皇庙戏楼,大黄庙戏楼等陆续出现。  

1929年界首城内第一家剧场“乐天居”戏园在大义街南头建成,可容观众700人,内分池座、楼座、站签3种,男女分座。

1930年“攀桂池”戏园建成,是一座浴池、戏园合一的建筑。抗日战争时期,剧场剧增,城内达20余家,如新舞台、明星舞台、易俗社、文化村等。也因剧场设备与座位不同而票价有异。由于剧场众多,剧种演出也较固定在一定的剧场里,如新舞台多演京剧,评剧多在文化村演唱,豫剧则常在明星、民众两舞台演出。但每逢星期日各剧种选优秀演员到新舞台(固定场)举行义务公演。  

1947年界首解放时,尚存新舞台、民众舞台、第一舞台等,其余相继拆除。

东风剧场和前面的广场(王东军摄影作品)

1956年,界首第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演出场所——颍滨戏院投资新建,1958年交付使用。1966年易名“东风剧场”,1979年改造成影剧院,座位1008个。

1975年,由国家投资兴建界首沙河影剧院,上下2层,内设座位1640个,门前筑有人民广场。1980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十分迫切,因此胡集、砖集、戴桥、光武、芦村等十几个区乡纷纷兴建了影剧院。  

抗战前剧场

 抗日战争时期界首三镇剧场

解放后兴建的影剧院

资料来源:界首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6月第一版)

文字录入:柴进

如需下载《界首县志》等本地资料图书,请在柴大官人文字屋首页搜索框内输入关键字:下载,我放有百度云盘的链接

(0)

相关推荐

  • 宋卫平40亿打造的越剧小镇,到底什么样?

    2019-01-28 11:57 关于蓝城造镇的雄心,在中国地产界一直是一个旗帜性的存在.从2016年末,宋卫平在杭州云栖小镇的会展大厅发布的十大小镇系列开始,蓝城十年百镇计划便展开了布局. 3年过去 ...

  • 那些年, 我们一起在镇江看电影……

    1981年,一位喜欢文学的19岁镇江少年谭浩俊,在新华影剧院看了电影<沙鸥>后,感触颇多.他写了一篇<沙鸥为什么这样没礼貌>的影评,请他的语文老师文丁加以润色,投寄给了当时镇江 ...

  • 镇江电影院往事:承载镇江人满满欢乐,镇江的影院,撑过去就是春天了!

    ▲  这张1959年的<镇江日报>上,人民电影院.大华电影院.工人电影院.新华电影院等,都是我们熟悉的电影院. 大概是从腊月二十九(1月23日)开始,镇江文广旅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商业影 ...

  • 精彩木雕戏台 砖刻珍品庙门——花戏楼

    大门上镶嵌着琳琅满目的历史典故砖雕,堪称艺术珍品 戏楼上绘满绚丽的戏文浮雕彩画,是名符其实的"花戏楼" 典型的关帝庙广场戏楼结构: 富丽堂皇的祭祀关帝大殿 [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 ...

  • 小上海岁月丨老界首:男耕女织的花布行业

    男耕女织的花布行业 张士友 曹挺   纺纱织布是农村妇女的一项主要劳动,也是农户经济收人.界首四周广大农村的女孩从七八岁起就要学纺花(纱),到了十五六岁就要学织布,从而形成了农村妇女个个会纺花,户户都 ...

  • 柴进丨定个小目标:写有关老界首的长篇

    预 告 这些年走在界首的老街巷,我都忍不住去想,这里有过什么人,发生什么事,谁曾经在这里开过店铺,或者落魄离开-- 想来想去,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把心里所想的写下来,把我读到的融进去,嗯,就是这样, ...

  • 小上海岁月丨旻轻:界首琐记(上)

    界首琐记 旻轻 抗日战争时期,地处豫皖边界.颍河中游的界首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国民党豫皖苏鲁边区政治经济的活动中心,是从敌占区到大后方的通商要道. 为了弄清界首的发展历史,我们曾作过专门调查,通过查阅档 ...

  • 丰裕楼饭庄,老界首的我党地下联络站

    丰裕楼饭庄,老界首的我党地下联络站 资料整理 柴进 肖统伟 界首市解放前的丰裕楼饭庄,创建于1861年,旧址在林森路(今人民路)路南,天棚街北首,界首镇寨墙内,系皖豫两省通商的客栈饭庄. 1926年, ...

  • 老界首的电影院

    老界首的电影院 文.柴进 我喜欢看电影,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对少年时代的我而言,电影是图书之外让我认识世界的第二个窗口,而且更直观.巨大的屏幕上,一幕幕悲欢离合.开心笑闹.战火烽烟让我如痴如醉,在欣赏如 ...

  • 从“砂礓路”到“白改黑” ——盘点记忆中界首老路的变化

    从"砂礓路"到"白改黑" --盘点记忆中界首老路的变化 文.柴进 那天路过老友松山位于南信义街的小店,看不到他熟悉的身影.又去练鞭了?我进店询问,他妻子刘影说, ...

  • 老界首的集会、庙会

    摄影:王东军 界首境内大小集市27个,即界首.光武.小黄.马集.胡集.大黄.茶棚.亮集.尹庄.扎扒集.岳刘.戴桥.陶庙.段寨.芦窑.田营.王集.陈平营.砖集.顾集.陆集.冯庙.芦村.邴集.枣林.黄沟集 ...

  • 老界首的古家麻糊

    1947年10月1日,皖西北边陲的界首获得解放,新成立的界首市民主政府在首任市长乔道三的带领下,清剿周边匪患,确保一方平安,大力发展经济,加快恢复城市活力. 翌年春上,一对年轻的回族夫妻风尘仆仆地踏进 ...

  • 界首史话丨抗日战时期界首的小天桥——游艺场

    抗日战时期界首的小天桥--游艺场 卫戈 旧社会生活在北京或到过北京的人,恐怕都难以忘怀"天桥".它确实是一个五花八门.三教九流.雅俗共赏的游乐场所.抗日战争时期我流落在界首,竟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