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丨盘点一下老界首的剧场
〔老界首剧场〕
戏剧演出早期没有固定的场所,常就地演唱,俗称“地摊”。随着剧种的进化,角色行当的发展,演员的渐增,原有几人,十几人到几十人,便出现了临时用牛车撑架,上铺大木板的“高台”(即十三块板),台上用箔隔开为前后台。
县境出现最早的固定舞台,是清乾隆年间修建的大王庙戏楼。尔后光武庙戏楼,玉皇庙戏楼,大黄庙戏楼等陆续出现。
1929年界首城内第一家剧场“乐天居”戏园在大义街南头建成,可容观众700人,内分池座、楼座、站签3种,男女分座。
1930年“攀桂池”戏园建成,是一座浴池、戏园合一的建筑。抗日战争时期,剧场剧增,城内达20余家,如新舞台、明星舞台、易俗社、文化村等。也因剧场设备与座位不同而票价有异。由于剧场众多,剧种演出也较固定在一定的剧场里,如新舞台多演京剧,评剧多在文化村演唱,豫剧则常在明星、民众两舞台演出。但每逢星期日各剧种选优秀演员到新舞台(固定场)举行义务公演。
1947年界首解放时,尚存新舞台、民众舞台、第一舞台等,其余相继拆除。
1956年,界首第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演出场所——颍滨戏院投资新建,1958年交付使用。1966年易名“东风剧场”,1979年改造成影剧院,座位1008个。
1975年,由国家投资兴建界首沙河影剧院,上下2层,内设座位1640个,门前筑有人民广场。1980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十分迫切,因此胡集、砖集、戴桥、光武、芦村等十几个区乡纷纷兴建了影剧院。
抗战前剧场
抗日战争时期界首三镇剧场
解放后兴建的影剧院
资料来源:界首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6月第一版)
文字录入:柴进
如需下载《界首县志》等本地资料图书,请在柴大官人文字屋首页搜索框内输入关键字:下载,我放有百度云盘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