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了?用热药!
相关推荐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三九)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讨论了理中汤类方治疗气病和理中汤类方的脉象,这一节来讨论理中汤治疗血证的问题. 按道理来说,我们很难把理中汤证和血证联系起来,但是,理中汤从古到今是治疗血证很成名的一张方剂. 我们来看尤在泾的 ...
-
甘草干姜汤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内台方议>:脉浮,自汗出,恶寒者,为中风.今此又兼小便数者,心烦脚挛急,为阴阳之气虚,不可发汗.反与桂枝汤误汗之,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上逆也,此乃不可汗而误攻其表,营卫之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四0)临证谈理中丸
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血证第十说:血之道,化中焦,本冲任,中溉浇,温肌腠,外逍遥,六淫逼,经道摇,宜表散,麻芍条,七情病,溢如潮,引导法,草姜调,温摄法,理中超,凉泻法,令瘀销,赤豆散,下 ...
-
虎潜丸(青热药)
[出处]<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240克 白芍160克 知母60克 熟地黄60克 龟板120克 陈皮60克 锁阳45克 虎骨30克 干姜15克. [ ...
-
朱进忠:热药凉服,格阳之证疗效大增 – 经方派
病案 例1 段某某,男,64岁. 1周前,突然腹痛,继而泄泻不止,便如黑水,继而神志朦胧,二便俱失禁,医查大便潜血强阳性,血压50/20毫米汞柱.经过西医抢救措施治疗后不见改善.查其手足.前额均冷,神 ...
-
倪海厦医师诊疗精华:两种汤药都是热药,所攻位置不同
08/05/2005,晴,今天正好碰到一个非常好的案例,58岁,女,非常肥胖,她所得到的就是风湿关节痛,其下肢是一般风湿痛,而手指关节已经变形,也就是西医所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她现在已经是痛不欲生,她 ...
-
风热咳嗽是热咳,千万别再用热药。。。
11.孩子咳嗽的第三阶段(表里俱热阶段), 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带孩子就医. 孩子的外感咳嗽,是随着外感的进程而变化的. 当外邪完全进入体内,出现热证的时候,就标志着身体的抵抗开始进入白热化了. 在这个 ...
-
济南名医吴少怀用香砂枳术丸合利水化湿泻热药加减治胃热型胃痞案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 吴少怀(1895-1970),名吴元鼎,字少怀,浙江钱塘人.幼年丧父,随母迁居济南.1916年入济南私立大同医院学医,学成后留院任中医 ...
-
李士懋:怕冷不一定要用热药,还有一种情况,要“火郁发之”
, 中医书友会第283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国医大师李士懋夫妇,在毕业20多年后,才在赵绍琴老师的启发下,逐渐认识到临床有很多"火郁"证.火郁了,表现的很可能是寒 ...
-
【验方】李士懋:怕冷不一定要用热药,还有一种情况,要“火郁发之”
I导读:国医大师李士懋夫妇,在毕业20多年后,才在赵绍琴老师的启发下,逐渐认识到临床有很多"火郁"证.火郁了,表现的很可能是寒.我想起范英志老师在会员课"郁热与虚实&qu ...
-
补气生津丨总是口渴不是阴虚有热吗?为什么名医还要用热药?
总是觉得口渴,喝了很多水也不解渴,是怎么回事呢?在治疗前,要分辨到底是因为阴虚内热口渴,还是因为阳虚脾虚口渴? 一般情况下,阳虚脾虚导致的口渴会更想喝热水.这种口渴并不全是因为身体缺水,而是因为身体缺 ...
-
痹病用热药?是医生糊涂?还是高手的神操作?
中医之治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但是在热痹的治疗中,常见佐于热药,究竟为何? 痹病的外因不外乎风.寒.湿.热诸 邪!感邪前往往因阳气先虚.卫外功能降低之内因!卫外失固,病邪方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