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讲座】青少年抑郁的特点、形成、康复之我见||渡过

今天的话题是青少年抑郁。我观察到青少年和成年人抑郁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我今天将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讲座:
一:青少年抑郁的特点
二:青少年抑郁形成的原因
三:我们怎么样去帮助孩子康复?

青少年抑郁的特点

讲到青少年抑郁的特点,我喜欢用张进老师来做一个对比,他四十多岁的时候得过抑郁,他后来求医,通过用药,大概半年左右,效果就非常好,恢复了这个工作能力。他从那时康复到现在,稍微有点清燥,但是实现了软着陆,他清燥以后没有再重新抑郁。反而利用了清燥所带来的精力充沛,敢想敢做,做成了更大的视野。但是以他为对比,很多青少年去治疗,吃了多年的药。客观地说肯定有效果,但相对效果不显著。
以双相为例,标准的双相有一个明显的周期性,有明显的“郁”,可能通过药物转为“躁”,躁一段时间,又变成郁。很明显的周期性。
成年人的躁,典型以心情高涨为为特征,非常自信,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不是烦躁,真正的躁是喜悦洋洋得意,而且这种喜悦是带感染力的。
但是我们观察到就是在青少年身上很少看到有这种真正的,像成年人一样典型的躁,。郁不像成年人那么厉害。
以张进老师为例,严重时已经僵硬不能行动。但青少年郁的时候也没有那么郁,他可以玩游戏,照样玩得很通宵。他的躁又不是典型的躁,很少有看到青少年非常得意洋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马上要赚钱了,或者我马上就要考清华大学了,不存在特别的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于金龙,他认为很多难治性的抑郁实际上是焦虑症。就是他这个观点正好用在这个青少年身上。青少年的躁、郁不严重。最严重的是焦虑,包括青少年会表现出话多,这背后也是有不同的机制。话多,包括喜欢买东西,其实都是为了缓解焦虑,而非躁。

青少年抑郁、焦虑的根源

(1)应对困难能力不足
回到于金龙的观点,青少年抑郁表现出难治的时候,其实是焦虑。
焦虑是广泛的一个概念,包括强迫、社交恐惧、疾病、惊恐发作等等,这背后都是焦虑。
个人观点,青少年的焦虑主要源自应对困难的能力不足。张进老师为什么后来康复起来很顺利呢?因为他在得病之前他的事业上已经非常成功,他的人脉啊也是很广,这么多年的老记者,他的经验、能力、人脉社会资源都在,他只要从抑郁状态走出来,马上就可以把他的能力用起来,不用再去培养自己的能力,反而是精力充沛,可以干得更好。
但是青少的能力尚未培养好。比如在学习、社交上碰到一些困难,缺乏应对机制,手足无措而焦虑。或者说他曾经向家长求助,结果家长没有理解,反而去指责他、训斥他。他发现我求助家长,结果家长不理解,反而变成了家长指责我的一个内容了,他就很无助,他就不再求助,就自己硬扛,因为能力缺失越来越焦虑,他学习落下以后就觉得很难补回去。
(2)完美主义
这时候我们要讲到一个话题,叫做完美主义。我们在观察当中发现,凡是易于休学的孩子都有追求完美的倾向,追求完美本身是永无止境的。举个例子,有个孩子他是一年级第一,他还是非常焦虑,他说我只比第二名领先了五分,第二名随时可以赶上我,我们渡过还有个陪伴者,他告诉我,他考了班全班总分第一,但他还是很难受。他说我八门功课总分第一,但只有五门是第一,还有三门不是第一,单科没有全部第一。他一个学期大的考试有五次,他希望五次全部是拿第一。从这背后看到这种追求完美的倾向一旦形成以后,它是永无止境的。这次拿第一的,那怎么保证后面全部拿第一呢?所以他还是会紧张焦虑。
(3)完美主义焦虑与家庭的关联
我们大概跟几个嘉宾形成了一个共识,完美的背后其实是童年创伤。也是跟中国的大环境相关。孩子小的时候就是被灌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听有些家长说孩子只有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报班了。弗洛伊德的理论零到六岁的时候是人格形成的时候,零到八个月在母亲怀里是需要得到无条件的满足。恰恰在需要被满足的时候,需要被无条件接纳的时候,两三岁的时候,家长就开始用比较严厉的态度训练,
“你如果是不这样,做不到这样,那你就不乖,妈妈就不要你了。”
采取这种恐吓的手段。孩子其实就有了创伤。我不完美,我做得不够好,妈妈不要我了。越小的孩子其实这个创伤越严重,因为对他来说这是一种死亡的恐惧,因为他没有生存能力,妈妈不要我了,以为“我要死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追求完美主义的小孩容易惊恐发作,惊恐发作基本上是一种死亡的威胁,感受到“我要死了”,就是呼吸喘不过气来了啊,心跳都要停止了,那种那种恐惧。我的观点觉得其实就是来自童年创伤。
这样的孩子往往在小学的时候成绩会特别好,因为他追求完美。然后成绩很好,一百分,三好学生等等。越是这样,他的完美主义倾向越被加强。因为他得到鼓励、奖励。
你越追求完美,你的成绩就越好,越受到鼓励。所以呢这种倾向形成以后,往往到了初中、高中啊,特别是一些女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特别好啊,到了初中、高中物理、化学啊、数学越来越难,就不适应了。就很容易惊恐。
(4)青春期的“性”
性这个话题也是我们观察到的,孩子正好是青春期,从少年走向青年的时候,正好要经历一个青春期的发育。有些孩子特别是女孩子,她会觉得自己同性恋跟家长又没法交流,家长一看怎么可以同性恋,就会非常紧张,那么孩子更加不敢表达,就出问题了。
乔老师说据他观察,休学抑郁的男孩子里面有相当的比例是跟情感有关。我碰到一个案例啊,我认识这个孩子,他高二、高三的时候,特别努力,拼命超强度的那种学习压力把他压垮了。
他说初中的时候喜欢一个女同学,他学习给自己加了太大压力的根源,其实是他喜欢这个女同学。他怕自己的成绩不够格。如果她考的学校比他好,就不敢跟她去表达了,所以他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拼命学最后把自己压垮了。
所以正好我这个观察到的这个案例。有些男孩子休学过程,其实跟他向女同学去表白,往往女孩被男孩表白后很紧张,会跟家长说,女孩的家长会特别紧张一点,然后跑到学校去找到那个男孩,把他训斥一顿,甚至跑到那个男孩的家里去把他父母一起骂了。
这就变成了一种创伤体验,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一种观察,是跟性和爱是相关的。
(5)不必因误解而过虑
结合以上内容,青少年这个双相表现出来的症状跟成年人是不一样的。我认为有很多是被误解的,他其实不是躁狂,只是对抗焦虑的一种手段。
比方说孩子买东西或者砸东西。青少年本身就是他的精力特别充沛,他难受的时候会采取一些比较特殊的手段来帮助自己缓解焦虑,但是这种行为往往就是容易被理解为是躁狂。
我个人认为目前这个诊断是有扩大化的。至少是扩大了一倍以上。这个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家长学了很多东西,学习以后反而更焦虑了。看到孩子稍微有一点高兴,就担心是不是转躁了。
我听过一个家长描述,他有一次回到家里,看见孩子特别高兴,对着电视机在唱歌。其实电视里面。是放的是男女生对唱的,他就一会儿唱男声,一会唱女声,显得特别高兴。家长进去时,孩子没发现,这家长偷偷在那看着这孩子怎么一个人在家这么开心啊?就来问我是不是烦躁?
我的观点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情绪有涨有落,有高有低,这是正常的。我们普通人情绪其实也是会涨落的。
你不可能说一直低落,也不可能一直高涨,但是如果家长过度担心,你高兴,家长担心,看你低落了又担心。一个人情绪不变才有问题,有涨有落是说明是正常的。
(6)正向的反馈
孩子应对困难的时候,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就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去来应对困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如果这个孩子的环境不好,经常陷入无助当中,没有一个好的应对机制,那么除了情感障碍,还会容易走向边缘人格。
这也是青少年抑郁的难治的一个特点,因为他已经容易陷入无助,走向边缘人格,那就更难了。孩子说这个碰到一个事情,明明他已经难受了,家长说你应该高兴。
这就是一个不接纳的环境。孩子说:这个很害怕,家长说哎呀男子汉这么没出息,这有什么好怕的?孩子说:我考了九十五分,很高兴。家长说:这两分有什么好高兴的?总是要否定你的感受。那么也可以理解为本质是什么呢?家长总认为孩子不懂事需要家长来引导。
不管你说什么,我都要想来引导你一下,来改变你一下。既然孩子生病了,所以他是病人,那我们就用照顾病人的原则去对孩子。
照顾病人的原则是什么?就他怎么舒服怎么来对吧?他喜欢躺着就让他躺着,他喜欢走一走就让他走一走,不要跟他对着干。
(7)叛逆的背后
引用一下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他们只是被活埋活活的埋葬,然后更丑陋地呈现出来。举个例子,我们开车本来已经准备启动了,如果我后面这个车子特别着急按喇叭。那有一些脾气大的人就说你越急着按喇叭,我偏偏慢一点,磨蹭一会。
同样,有些小孩本来站起来要走了,要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家长如果催了,快点快点磨磨蹭蹭,对吧?那么这个时候那孩子反而就坐下来了,啊,你叫我快点,我偏不站起来,我偏偏磨蹭,甚至有些事情就是他本来想去做的,你叫他去做他就偏不做。
这个背后就是要保护自己的自主权,因为如果说我们做事情都是被命令去做的,你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不让我干什么我就不干了。就是意味着什么呢?我仿佛变成一个机器,就像一辆汽车一样,你一踩油门我就跑,你踩刹车我就得乖乖地停下来。那我就不是一个人,我是一个被你控制的。每个人其实都不想被别人控制,青少年就更加了用叛逆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主权。
——本文根据邹峰在“渡过每周公益讲堂”的讲座整理
整理者:柴扉(渡过青春号成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