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肉端两个“好消息”后,猪市有了新的炒作噱头,上涨动力更足了

导读:6月猪价跌破成本线后,养猪户无时不刻不在期盼着猪价的回升,虽然6月底迎来一波强势反弹,但7月震荡下跌的走势让猪价始终在成本线以下徘徊难以突破,猪市也一直被亏本的“阴霾”所笼罩着,好在冻肉端传来两个“好消息”后,猪市又有了新的炒作噱头,猪价总体来说上涨动力更足了。

储备肉收储利好还未结束,冻肉端又传来新的好消息

最近半个月的时间,储备肉共进行了三次收储,从收储结果来看,虽然第一次和第三次都有不同程度的流拍,但收储价格相比市场价格还是有明显的提高,折合到毛猪的价格都能达到9.5元左右。虽然当下的养猪成本相比去年同期有明显的提升,但是9.5元左右的价格依然能保证养猪有一定的盈利。而储备肉的收储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一方面可以表明市场猪肉并非完全过剩,否则无需加价即可满足收储需求,另一方面表明国家提振猪价的信心,和调控市场情绪的目的。受收储总量的限制,收猪是无法改变当下生猪供应过剩的格局的,但是能短期调节市场情绪,防止因为情绪化猪价大涨大跌。

第三轮储备肉收储在7月21日结束,其对猪市的提振利好还未结束,这波冻肉端又传来了新的“好消息”,那就是进口冻肉环比和同比同时下降,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1年5月我国进口冻猪肉的数量为37万吨,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17.8%,上半年猪价的“惨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进口冻肉数量的大幅增加,随着进口肉数量的下降,其对猪市的冲击力将会下降。

猪市有了新的炒作噱头

由于生猪期货的存在,当前的猪价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判断了,一些利好猪价和利空猪价的因素都会成为新的炒作噱头。这其中最新的炒作噱头就是1-2月份的北方非瘟以及去年冬季极寒天气导致的仔猪存活率下降,毕竟1-2月份的非瘟和去年冬季的仔猪成活率都直接关系到7、8月份可供出栏生猪的数量,虽然随着5、6月份现货价格的下降,市场对7、8月份猪价上涨的声音越来越弱,不过在悲观和乐观情绪交叉的情况下,任何利好都有可能成为市场炒作要点,成为助推猪价上涨的动力,成为打破猪市供需平衡的那一把锤子。

猪市新动力,上涨动力更足了

业内普遍认为上半年猪价下跌的原因中,除了进口猪肉外,养猪户压栏提高生猪出栏体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原本猪价较高时养猪户就倾向于饲养大猪、牛猪,由于一些媒体的宣传,产能恢复的事实被掩盖,养猪户错误估计生猪市场,再加上猪越大养殖成本越高的压力,市场积压了大量的肥猪,最高时大肥占比甚至达到3成,不过随着市场对大肥的消化,机构推算,当前300斤以上的肥猪占比已经下降到1.5-2成,虽然依然高于正常水平,但是相比5、6月份已经明显好转。这一点,从最近一段时间生猪出栏均重持续下降就可以看出来。

另外,据了解当下集团化养猪企业已经从此前的快速扩张战略调整为控本增效策略,受猪价下跌的影响,规模化猪场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多是以调整当前母猪结构,替代三元母猪为工作重点。散养户方面因为亏损的缘故也在逐步退出市场,这将进一步平衡当下的市场供给。而随着散户的退出和集团化猪场发展策略的转变,猪价上涨的动力更足了

可即便如此,仍不建议养猪户盲目补栏和赌博式压栏,因为上涨动力之下还有两个高压:

高压一、终端消费增长遇到瓶颈,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市场猪肉消费一直未能从低迷期走出来,不仅是家庭消费受到价格抑制,餐饮消费因为肉降菜不降的缘故也是需求不旺,而消费端想在当前基础上有所突破,还需要猪肉降价的进一步刺激,没有猪肉消费增长的进一步刺激,猪价上涨动力难以体现。

高压二、冻肉库容偏高,屠企开机率低,猪价上涨难。虽然当下屠企的冻肉库存相比此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很小,也就是说当下屠企和猪肉贸易商依然面临较大的库存压力,尤其是鲜肉价格降下来后,受消费习惯的影响,消费者更多的是选择鲜肉,这进一步压缩了冻肉的市场。受到冻肉库存压力的影响,当下屠企开机率仅为24.89%,处于稳定状态。开机率不增长,屠企对生猪需求量就保持稳定,猪价上涨动力难以发挥作用。另外,猪价上涨后,屠企还会择机将库存冻肉推向市场,给上涨的猪价施压。

7月23日猪价再次下跌,华北、东北两地下跌惨烈,而华东、西北和西南稳中伴跌。短期来看,虽有收储等利好猪价的因素提振猪价,但供需博弈之下,猪价都难以大涨大跌长期来看,今年生猪存栏有望恢复到7亿头左右,要知道非瘟之前的全年生猪出栏量才6.8亿头,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生猪产能已经基本恢复,猪价维持在成本线上下将是大势所趋,不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仅是短时间的市场波动而已,对于养猪户来说更多的应该是理性面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