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NO.2195】
作者 | 阳光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在冬季的夜晚,在生活的匆忙中,老电影院旁三皇庙街南头窄窄的小巷里,炝锅烩面的味道,焦炭猛火照耀的一街温暖便浮现心底,赊店寻味“炝锅烩面”这道主菜是一定要端上回忆的餐桌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悄悄地改变着赊店这座小小的镇子。那冬天雨雪后有些泥泞的道路,也挡不住人们逐渐活泛起来的笑容和精神。年仅十三四岁的小瑞正是这个时候从一贫如洗的农村老家作为学徒工,来到了这家位于三皇庙街南头第二家的炝锅烩面馆。老板抬头看了一眼,便吩咐店里的人上街去买一身儿衣服给他换上,小瑞不由自主拽了拽盖不住裤腰看不出颜色的上衣,使劲儿缩了缩烂球鞋外面的脚指头,在村里并不觉穿这一身有多寒碜,猛一下来到这繁华的闹市,虽然年龄很小,但依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有点儿不好意思。
小店的生意很好,因为小店的背后就是小镇最热闹的地方---电影院。一个挺大的广场,一到晚上看电影的人成群结队,电影结束后去吃一碗炝锅烩面,是一件很美气的事儿。一毛五一两,也就是一个片儿,四两六毛钱。还可以再来一个焦火烧,出炉后,顺手抹上一点儿香油,趁着焦劲儿,双手一掬,香油味儿被热气扩大,顾不上烫手,立马大口吃火烧大口喝汤。长期生活的贫乏,加上生炝羊肉的鲜美,一场电影一碗面,电影散场后热闹的氛围蒸腾过来,那一刻便觉得有无尽的希望和盼望,不甚清晰却又心满意足,每晚梦中期待着明天的太阳升起,那时的日子是充满希望和无限的盼望的。小店很小,但在小瑞的眼里很大。最起码要抵上家里的三间土坯房的地方了,再说家里也没有像样的规整的地方,所以在小瑞眼里,小店是一个别样的天地,换上新衣,围上白围裙,时间长了,这个笑容可掬面容清秀的戴着回族小帽子的小伙计也和师兄、师傅一样成了这家小店的象征。小店灶在右前方,用盛放沥青的大铁桶把上下盖儿打掉,里面用麦秸和泥糊制而成,上灶下空,晶亮的密煤和成干湿适中的样子,铲一铁锨贴在下面落煤灰的地方,烘干后直接填入上面的灶膛,如此往返既省了煤球儿钱又省了晾晒的功夫,一举两得,蓝色的火苗被小小的鼓风机吹成猛火直逼锅底,灶台上一溜儿摆好姜末、葱花、调好的调料、油、切好的新鲜羊肉,热油爆香葱姜,羊肉瞬间焦香成团,一瓢高汤入锅,汤成奶白色不断翻滚,刘师傅不慌不忙甩开一个片儿,案板上一摔,呼扇呼扇拉长,中间扯开,麻溜儿地一截两段甩进小锅,比之现在的海底捞花式甩面简洁实用,食客坐在旁边打眼瞧,也是一种对美食期盼的享受,一锅至多做成两碗饭,出锅时面片儿筋道,几疙瘩小羊肉弹牙焦香,是现在的大锅烩面所不能比的。
在炉灶和案板之间立着一个三根粗木制成的面缸架子,面缸架子外低内高,上面放置一个能和二三十斤面的厚实的大口浅底儿的面缸,小瑞的师兄那时有十八九,正是和面的好身板儿,胳膊撸起在故意放斜的大面盆儿里吭哧吭哧和面,翻来覆去翻来覆去,年轻小伙子有的是劲儿,手的温度唤醒面的活力,和好后全盘托出放置在案板上,大面褥子盖上,手工做的面坯儿压成中间宽两头窄的样子,最后用擀面杖在中间压一道印儿,便于分片儿时撕开,抹上麻油放置一边。不可多做,多做放置时间过长便没了韧性,不多不少刚刚接上用,这样的面坯儿看似光滑却留有余地,实则有许多的气孔存在,不像机器做的极为光滑均匀密不透气,擀开后放入锅内,高汤会通过这些微孔进入面片儿,舌尖触之稍显毛躁,但仍不失筋道,像性子温婉的人却有着内在的倔强,面香更为突出,筷子挑起特制的羊油辣椒一大块儿放入,红油立时飘散,辣椒是真辣,不像现在的辣椒油以香取胜,一大把香菜沫和蒜苗儿碎上下一拌一口下去,面香、肉香、辣椒香、香菜和蒜苗的冲劲儿,便是赊店炝锅烩面的味道。
面馆里也是很有趣的,食客各色人等俱有,在我十五六岁时,曾跟随着晚归的父亲去吃生炝烩面,落座时,有一对夫妇的两碗饭恰好端上来,正欲吃,女的不断地往丈夫的碗里挑饭,一边说,我吃不了,一而再再而三地挑。事后想想,估计是舍不得多吃,但男的并不领情,脾气上来筷子一摔:“挑啥挑,还让不让吃了!”气冲冲拂袖而去,女的瞪眼坐了半天,旁边食客吃吃而笑,女的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只好站起来怏怏而去。这烩面吃得,香味没到嘴边,气却吃了一肚,那时的烩面,虽不是稀罕之物,但也不是想吃就去吃的。不像现在,谁还会稀罕那一口面饭呢!吃烩面的季节,冬季最好。羊肉肥美正当时,蒜苗香菜和菠菜经过霜雪的打压更为地道,最好是来一场雪,不必大,纷纷扬扬就对了。想吧,烩面馆儿的南边是山陕会馆,雪花飞扬在百年前的庙宇之上,大拜殿庄严肃穆,钟楼鼓楼灵秀毓飞,青石板的路面寂寞地接受雪花的落地无声,而山陕会馆的北墙外却是一个热气蒸腾的烟火世界,相对独立却又有着无限默契,飞雪之下仿佛侧映出百年前的车马喧嚣,生活着的人们不知道从前和过去的样子,山陕庙却知道,它只是静默着,伫立着,不曾变化,变化的是做面的人和吃面的人,我们在这座小小的镇子上用尽一生的时间去丈量、去想念、去忘却,幸运的是,我们有炝锅烩面,有山陕会馆,还有一个可以称之为故乡的地方。只要愿意,在心里随时是可以回得去的,当然,配着炝锅烩面的滋味更好。
师兄掌勺后,小瑞接手做面坯儿的活,刘师傅便有些闲暇了。市场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电影院逐渐衰败,人群不再聚集于此,但是,吃面仍是民生之根本。于是功夫到家的师徒几人,便各自离开,刘师傅去往不远的山陕庙东辕门外,开了一家生炝烩面馆,“刘记生炝烩面”是一张极具吸引人的金字招牌。这一家小小的面馆,主人不辞辛苦,供出了两个大学生,小儿子毕业后依然接过父亲的手艺,传承老店的业务。大徒弟手艺学得到家,不断开店扩建,如今已然是坐拥门面房和小院儿的“中产”。怡园小区门口的“怡园生炝烩面王”也是一众老食客常去的地儿(不久前又搬迁至首府东门),孩子也已经是大学生,日子也颇为滋润;小瑞呢,在红旗楼北开一家生炝面馆,经营的也是风生水起,闲暇时参加厨艺大赛,获奖的牌子赫然挂在店内,与昔日小店不可同日而语。在年前忙碌职称评定的资料时,在小瑞开的店里吃面,昔日眉清目秀的小伙计也是人近中年,一坐下,便又能回想起三皇庙街的小店情景,其时已是接近午夜12点,杨志姐和我坐在店内吃面,我问老板怎么还不关门儿?“那几个出租车师傅12点准时来吃面的,要不然下半夜太冷,等他们吃完再关门儿。”老板答道。果不其然,不多时,三五个出租车司机冒着一身寒气进得门来,“老板,下面!”“好嘞,就等你们了!”热气腾腾的炝锅烩面是可以抵挡下半夜的寒气的,我们离开时,那几位师傅也是有说有笑地上了车,继续奔波在这城市的夜路上,这大半夜的有人等着下碗面吃,真好!我的记录是我记忆中的生炝烩面,众君去寻恐怕寻得的是自己记忆中的味道。同是一碗面,不同的生活,吃面和做面的人,滋味也各有不同,却都能在这一碗面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各种的生计和手艺,为奔波的、努力的、不放弃的人,哪怕是一碗小小的炝锅面,也是值得点上一个大大的赞的!(文中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