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像与楷模——写在“大家丛书”百册出版之际

【光明书话】

作者:徐海(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凤凰传媒股份公司总编辑)

2021年1月,随着《舞台之光——郑榕传》的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大家丛书”迎来了她的第90本,离最初设定的100本的出版目标越来越近。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看着一长排凝聚了百位作者、几代负责人、数位编辑十几年心血而获得的图书成果,欣喜之余难免感慨万千。

在刚刚过去的5月,“故宫里的博学家”杨伯达先生于21日离世;22日,“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大医仁者”吴孟超院士同日驾鹤而去;28日,著名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近代史大家章开沅先生也同日辞世。七天之内,苍天落泪,草木低垂。仙逝的5位大师,除何兆武先生外,四位都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大家丛书”的传主。

“大家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

一个世纪的珍贵记录

这套丛书,全景式描写了近100位大家、100年左右的风云岁月。这些大家主要出生在20世纪20—30年代,少数分别出生在清末和20世纪40年代,全部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他们出生之时,正是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摇之际。他们经历了旧中国的毁灭、新中国的诞生;他们以充沛的热情,要么就地拿起笔走向生活歌唱大众,要么拿起银针或手术刀,无私地为病人解除痛苦,要么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地从他乡回到祖国,为祖国科技事业殚精竭虑,要么拿起教鞭,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坛,终身无悔。他们的出生或有不同,但大都经历了艰苦的童年;他们的少年或不一样,但无一例外地勤奋努力;他们职业千差万别,但都成了一个时代的大家;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了骄人的业绩,造福于人民。时代用无声的语言,以或有或无的各类荣誉,赋予他们“大家”的称号。

“大家丛书”,是一个世纪的英雄和精英的群像记录。

大家的力量与风范

记录一个世纪的大家群体,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和怀念,更是为了继承与弘扬。“大家丛书”写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教科文卫战线上自强不息、挑战自我,在相关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专家、教授、学者。他们取得的世界瞩目的成绩,除了因为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烙印外,更多得益于他们远高于常人的异秉、远超出常人的勤奋、远优于常人的品德以及远坚于常人的毅力……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光环,耀射周围的人们,长久而深远地引领着代代青少年景仰和跟从,并接过火炬,将新的光明照亮大地、照亮未来。

“大家丛书”让我们知道他们是如何成为一位大家、是哪个方面的大家。阅读本套丛书的最大收获便是可以系统地、全面地了解一门基础科学的大概,或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或一个艺术的大概发展,以及他们个人在其领域的贡献。当你阅读《飞天揽月——欧阳自远传》《追梦大飞机——程不时传》,便可知道我国从艰苦到卓越的航天航空历程;而《微分几何大师——陈省身传》《数学王国的一代天骄——丘成桐传》两本可以相互参看的图书,让你全面而清晰地了解到,在20世纪的美国,落后、贫穷中国的两位年轻数学家是如何让世界的数学家惊诧于他们的杰出贡献并敬重于他们的优秀品德。你会读到陈省身和丘成桐的古诗词,领悟到他们在艰难时代长成、在他国获得世界荣誉和功成名就之后对故土、家庭和父母的深爱,以及叶落归根的心理情结。他们的经历,如同两个相似的几何图形,“大家丛书”双辉并展,让你参阅印证。读完《医本仁术——吴孟超传》《圣手神针——石学敏传》,即使原来毫无西医外科手术和中医针灸知识,你也会对两位大医学家所从事的领域有初步的了解,仿佛读到一本中西医学普及读物。

“大家丛书”中有一大批法学家的故事,有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马克昌,有珞珈“法宝”、解放前被誉为“哈佛中国法学三剑客”之一的国际法大家韩德培,有新中国宪法学创始鼻祖许崇德……笔者系法律系毕业,虽然在阅读传主生平的同时对他们的法学贡献大致了解,但当读到一些与新中国依法治国筚路蓝缕相关联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时,仍然感到非常难得与珍贵。至于季羡林这样的学界泰斗,钱学森这样的伟大科学家,饶宗颐这样的一代鸿儒,周汝昌和冯其庸这样的红学大师,“丛书”呈现的他们对时代的贡献以及传主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家庭往事,无不吸引学界乃至一般百姓和青少年阅读、了解和学习。

执着——凤凰传媒的品格

“大家丛书”出生在凤凰,其源头在央视科学频道的《大家》栏目。《大家》栏目创始较久,聚焦新中国科教文卫领域的著名人物,一期期具有独特的选题价值和珍贵的文献历史价值的纪录片在播出后很受欢迎。2007—2008年,由时任凤凰出版集团总经理陈海燕倡导并推动,科教频道与江苏人民出版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科教频道联络大家,由苏人社寻找作者委托撰写并编辑出版。2008年,撰写迅速展开并取得首批成果。第一批包括季羡林、吴文俊、戴爱莲、欧阳自远、陈省身、秦怡、周汝昌在内的大家传记出版发行,发行量也取得很好成绩。

事非经过不知难。出版工作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寻找撰稿人不易。传记写作有别于一般文学作品和社科作品的写作,后者取决于作者的灵感、功力和平时的积累,而传记撰写需要作者与传主的互动,需要寻访与传主相关的事、人、地,这几乎等于是在零基础上从头开始。其次是到稿后少数作品达不到出版要求,需要重新撰写,而判断是否达到出版要求,作者与出版方也很难形成共识。再次是发行市场遇到了瓶颈,部分大家由于学科专业的原因其传记销售并不理想。

接着干还是停止?类似的情况我们多次经历过。以江苏人民出版社为典型的凤凰出版人、江苏出版人,其最优秀品质便是坚守,因为出版是一份需要坚守、需要长期甚至看不到头的付出。早先参与项目的一大批凤凰人要么退休、要么二线、要么提拔换岗,但书还在出版。遗憾的是,2019年央视《大家》栏目落幕了。但我们对最终完成百部“大家丛书”的光荣任务充满信心。

“大家丛书”,为大家绘群像,为后世树楷模。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4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0)

相关推荐

  • 写作为新时代画像|“新坐标书系”首辑出版

    新时代 新文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呈现出独有的特色. 一是继承创新,古典文学传统.现代文学传统.1980年代文学传统在新的历史语境中融会贯通,有创造力的作品不断涌现. 二是时代剧变,景观纷呈.文 ...

  • 《写作:学写传记》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语文年级八学期秋季课题写作:学写传记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 ...

  • 畅想阅读 | 名人怎样看待自己的一生?

    Vol.27 当我们重新回顾来时走过的人生路,万千感慨总会油然而生.而这由回忆产生的千般心绪,诉诸他人之口还是由自己娓娓道来,其中风味各有不同.自述一生的风雪与悲欢,总有一种别样的亲切. 一个人,要如 ...

  • 传承名师文化 弘扬名师精神——写在《遵化名师》出版之际

    2019年12月开始着手<遵化名师>的策划与编写,到2020年11月,整整一年的时间,一部记述171位名师成长足迹.长达36万字的书稿在古老的遵化大地上诞生了! 得到相关老师的大力支持.在 ...

  • 苏轼笔下的秋天,写尽人生的百味!

    秋天在许多诗人的眼里,总是凄凉怅惆的,而在北宋大诗人苏轼的笔下秋诗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花凋谢,菊花的 ...

  • 写在粉丝不过百

    快一个月不打理个人公众号了,有点荒草萋萋的感觉.为什么停更这么久?主要是因为自己懒.其实,懒的背后是生活中漫天飞舞的鸡毛影响了心情. 没有心情,干什么都似有若无.萎靡不振. 今晚,依旧是无聊,想到那些 ...

  • 郑州一中名师详评、范写广东金太阳百校联考漫画作文“坚持‘原则’”

    郭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全面理解这幅漫画,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写 ...

  • 花有信,等风来……一支笔写出花开花落、百味杂陈的人生

    文|肖复兴 世上爱花的人很多.但是,世上爱花又写花,或者爱花又画花的人不多. 前者,我所知道的,在我国,晚清北京有蔡省吾,自称闲园菊农,爱花且种花,写有<燕城花木志>等专著:现代苏州有周瘦 ...

  • 见贤思齐家风传 ——写在《宿松县乡贤文化丛书》(第二辑)出版之际(作者 王宇平)

    写这篇文章,我的拟用标题是<"贤人"来自好家风>,但仔细一想,有失偏颇,因为有些贤德之人不一定是家庭教育出来的,而是走上社会后受良好的社会影响而干出了贤良之事:也有的家 ...

  • 这些年,我在公众号里写过的几百篇日记

    确实,很久没有来写日记了.都不记得有多久了. 我在日常生活里,是个不太会表达和说话的人.但是在日记里,窃以为,自己是一个煽情的高手. 比现在年轻很多的时候,一天写一篇,或矫情做作,或孤芳自赏,或人仰马 ...

  • 【暗香如沁】写尽人间千百句,却无一字解君心

    平靜的喜悅 巫娜 - 天禪 正月初三,被称为"猪日".在汉东方朔的<岁占>中,表述: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 爱 ...

  • 【诗词楼阁】写诗词比赛领百元红包

    根据剧情写诗词比赛领百元红包 各位老师:新年好! 第二场写诗词比赛领红包活动又开始了,还记得第一次活动?第一次活动有些bug不是很好,在此表示深刻歉意!现在正处武汉攻坚新型冠状病毒的困难时期为了让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