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亿美元能给快要敲钟的叮咚买菜续命吗?
即将上市的叮咚买菜在近日完成了新一轮融资,高达7亿美元的D轮融资是生鲜即时零售赛道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一笔融资。
这次融资额度之大,足以见得资本对于叮咚买菜的青睐。
生鲜毛利率低、标准化程度低、不同城市差异大,能否将在上海的盈利模式复制到其他城市,是叮咚买菜面临的挑战之一,毕竟没有盈利就走不远。
2017年叮咚买菜诞生,主打前置仓生鲜电商模式。从上海起家的叮咚买菜如今在上海的地位几乎可以说是垄断,上海平均每3个家庭就有1个家庭使用叮咚买菜。
目前叮咚买菜在全国有近1000个个前置仓,业务覆盖29个城市。
拥有前置仓的叮咚买菜,可以让消费者下单后,商品从附近的零售店里发货,保障买菜服务实现“最后一公里”。基于该模式,叮咚买菜在配送上也比其他选手要快。可以说,前置仓在选址灵活度和规模效应上,相比传统生鲜电商模式更有优势。
作为生鲜电商赛道之中的一匹黑马,玩前置仓这一套中的佼佼者叮咚买菜在资本的眼中无疑是一块香饽饽。叮咚买菜仅在2018年一年,于5月、7月、9月、10月、11月和12月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了6轮融资。
但是,前置仓再多的优势也难以缓解叮咚买菜面临的越来越焦灼的竞争局面。
叮咚买菜的前置仓要想盈利,只有在日均单量在1000单左右、客单价达到65元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而目前叮咚买菜的客单价长期徘徊在60元附近,很难进一步提升。
况且前置仓模式盈利的前提,是比拼区域内的密集度,用规模来摊薄成本。不同于巨头们扎堆的社区团购市场,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模式运营更重,单价更高,争夺下沉市场时也将处于不利位置。
单打独斗没有后台的叮咚买菜在获客上,也没有巨头的流量优势。
还没有找到扩张与盈利之间平衡点的叮咚买菜。在压力下已经取消了本有竞争力的“0元起送”服务,取而代之的是“28元免配送费”。
这样的叮咚买菜还能不能顺利成为生鲜第一股呢?
“双刃剑”前置仓
前置仓模式也并非只有优点没有缺点。一方面是对消费者需求的预测是个考验。前置仓要想保证能够快速的配送生鲜产品,就必须保证多样化的产品供应。只有准备货量充足的产品库存,才能满足覆盖范围内消费者的预期需求。但是消费者实际的消费需求很难把控。
而且生鲜产品不易储存的特点使得其对物流运输和仓库存储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的就是成本的增加,所以模式虽好但无利可图。此外生鲜产品的高折损率也进一步的压缩了前置仓模式的利润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多年以来叮咚买菜依然不赚钱的主要原因。
前置仓模式让叮咚买菜变成了“资本的无底洞”。订单收入远远无法填补前置仓模式高昂的成本,那么叮咚买菜就难以摆脱烧钱的状态。不可否认的是,前置仓模式确实有一定的想象力,但一旦脱离资本的支撑,能够坚持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叮咚买菜在上市前夕仍在融资,也从侧面透露出了前置仓模式仍未脱离的重大隐患。
大量的前置仓建设,也为叮咚买菜的现金流带来巨大的压力。有着致命弱点的前置仓模式,也将会是叮咚买菜未来能够走多远的掣肘。可以预见的是,在还未解决前置仓模式难以盈利的问题以前,叮咚买菜仍将保持着长期的烧钱之势。
生鲜电商的战争正在转移到下沉市场,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模式价格优势不明显,无法满足三四线城市对价格敏感的用户,而社区团购这种商业模式因有竞争力。这种趋势对于正在扩张的叮咚买菜来说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市场重新提起社区团购的环境下,叮咚买菜引以为傲的前置仓模式没有以前那么受人追捧了。
此外,对于生鲜电商而言,收支难以平衡一直是最大的难题,对叮咚买菜也不例外。只不过现在同处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已经实现了全年盈利。而仍然需要依靠资本输血的叮咚买菜,和竞争对手一比较显然处于尴尬的境地。
叮咚买菜的主要盈利掣肘其实也源自其前置仓模式,该模式下需自建仓,自建物流控制价格,但仅仅依靠买菜,以及衍生的会员服务盈利,盈利模式单一且利润较低。
在前置仓的模式下如何盈利成为了叮咚买菜在上市前夕急需解决的问题。
供应链是突破口
叮咚买菜要想进军下沉市场,就必须从更深层次的供应链建设来降低成本。
所以叮咚买菜近期在供应链上的动作也非常频繁。
供应链似乎成了叮咚买菜最佳的突破口。近几年叮咚买菜的步伐几乎都是围绕着供应链所进行的,供应链已经变成叮咚买菜背水一战的底牌。缺乏流量和消费场景的叮咚买菜,如果没有流量支持和供应链保障的扩张很难盈利,并且亏损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在未来加速供应链的建设上,叮咚买菜开始奋起直追。多轮大量的融资为叮咚买菜建设供应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从2019年起,叮咚买菜就已经开始尝深入到生鲜产品源头,与源头200多家合作社、3000余名农户、养殖户进行合作。
目前叮咚买菜平台上所销售的80%生鲜食材均为产地直采。产地直采模式大幅减少了整个消费链条中的成本叠加,帮助减轻了叮咚买菜盈利的压力。
但竞争对手都有强硬的后台,从而在供应链上更占据优势,盒马鲜生背后是阿里巴巴,每日优鲜背后是腾讯支撑。盒马依托阿里电商生态体系,在全国搭建了41个常温和冷链仓、16个加工中心以及4个现货暂养仓。
而且阿里强大的物流体系使得盒马鲜生拥有30分钟达、次日达、3日达等极具竞争力的送货速度。阿里充足的现金流和支付宝这一巨大的流量入口,也都是孤家寡人的叮咚买菜所羡慕的。
与叮咚买菜同属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背靠腾讯充足的流量供应以及资金支撑。与此同时,深耕本地生活的美团和滴滴,也同样虎视眈眈的窥视着叮咚买菜那一丝市场份额。
俗话说的好,“得生鲜者得天下”,生鲜电商领域自成一派的叮咚买菜还没有“站队”。只不过背靠大树好乘凉,没有巨头的帮助,在逐渐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单打独斗意味着更艰难的生存。
2019年,生鲜电商相关企业新注册4093家,同比增长17.4%;2020年前八月注册量达3512家,同比增长34.5%,行业发展越快,给予叮咚买菜的压力也越大,因为这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
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长三角已经无法让叮咚买菜立足,只有“走出去”才能让叮咚买菜走得更远。
只是叮咚买菜走出去的策略是非常冒险一步棋,毕竟盈亏平衡能力是否足以支撑扩张还要打个问号。持续激进的扩张战略令人担忧其资金链是否足以承受。
目前生鲜电商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前置仓模式、社区团购和仓店一体。无论是哪种模式,都难逃盈利难的问题。
所以说,生鲜电商们的较量主要还是在供应链上,无论哪种模式,供应链都是最重要的。只有不断融资,才能给建设完善供应链提供充足的资金。
对当下的叮咚买菜而言,烧钱还是不能停的,而且越早上市越好很,但对于如何做好供应链和经营模式的探索,依然要靠自己。
毕竟生鲜赛道从来不缺少资本的追捧,但如果自身缺乏造血能力,仅仅依靠资本输血的模式是走不长远的。
叮咚买菜能否依靠供应链实现突围,决定了能否成功争夺“生鲜电商第一股”。在生鲜电商这个赛道上,只有先跑出更健康的盈利模式的玩家才有话语权。
突破前置仓的重模式,做好供应链,转型升级为轻运营商业模式,或许是叮咚买菜的出路。
完
同步更新以下平台
雪球 丨 搜狗号 丨 人民号 丨 新浪看点
蓝鲸财经 丨 同花顺财经 丨 凤凰号 丨 艾瑞网
蚂蚁财富 丨 中金在线 丨 云掌财经 丨 企鹅号
界面新闻 丨 澎湃 丨 品途网 丨 科技先生
富途牛牛 丨 老虎证券 丨 Twitter 丨 大风号
潮起网 丨二牛网 丨 大鱼号 丨 易车网 丨 钛媒体
百家号 丨 今日头条 丨 搜狐号 丨 网易号 丨 财富号
新浪博客 丨 价值中国 丨 CnBeta 丨 腾讯博客 丨 虎嗅网
天涯论坛 丨 新浪微博 丨 脉脉 丨 封面新闻 丨 天极网
商业新知 丨 一点资讯 丨 通信人家园 丨 哔哩哔哩 丨 知乎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