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的产生与艾德蒙特·胡塞尔

二十世纪哲学与生命哲学和实用主义一样大都带有一种抛弃康德的倾向,在这个世纪的上半期繁荣起来的现象学也是如此。抛弃康德也表现在人们向康德以前的思想家如经院哲学家、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复归。虽然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并不是完全没有受到新康德主义的影响,但是真正给他指明方向的老师却是弗兰茨·布伦塔诺(1838—1917),布伦塔诺起先是一位天主教牧师,离开教会以后,他仍然与经院哲学以及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保持着紧密的精神联系。由于许多思想家都是直接承袭了布伦塔诺的学说,这样他后来就成为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不仅胡塞尔是从他那里出发的——其现象学被看作是存在主义的土壤,而且与现象学有密切关系的阿莱克修斯·梅农(1853—1921)的“对象理论”也是从布伦塔诺的思想中吸取营养的。

另一位思想家伯恩哈特·波尔扎诺(1781—1848)产生影响比布伦塔诺要早一些,他是哲学家和数学家,同样也是一位康德反对者,而且也是通过胡塞尔才被人了解的。胡塞尔特别强调了他的一个基本思想,即逻辑学不依赖于心理学。逻辑规律与思维意识的过程是不一致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真理,是一种自在原理。现象学所关注的就是这种观念的客观实体,现象学是一种本质哲学。

埃德蒙特·胡塞尔是本世纪一位较有影响的哲学家,他于1859年出生在普罗斯尼茨(迈伦),先是在哈勒和哥廷根教书,然后从1916年直到1928年退休,他一直在弗赖堡大学任教。由于他的犹太血统,晚年他遭到恶意诽谤。尽管胡塞尔在青年时期受其指导教师托马斯·马萨瑞克的影响而改信了新教,但是这也于事无补。他于1938年去世,从而免遭纳粹迫害的最终厄运。胡塞尔所受到的教育是做一名数学家,他曾经做过著名数学家K.Th.魏尔施特拉斯的助手。他写的第一本书《算数哲学》遭到哥特卢普·弗雷格的激烈批评,他指责胡塞尔的“心理主义”,说他一方面模糊了逻辑学和数学之间的界限,另一方面模糊了逻辑学和心理学之间的界限。胡塞尔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是《逻辑研究》,正好发表于世纪之交(两卷本,1900/1901年),人们常常把这本著作与普朗克、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并列放在一起。胡塞尔的核心思想是非常明确的,他拒绝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威廉·狄尔泰称这部著作是“自康德以来哲学的第一次伟大进步”。

我想首先再列举一下胡塞尔的其他主要著作,自1923年起,他出版了《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其中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它可以被看作是这整个学派的基础性著作。不过确切地说,这本著作分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题为《现象学导论》。本书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后来经胡塞尔助手的整理于1952年才发表。1929年,胡塞尔发表了《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试评逻辑理性》。

希特勒统治时代对胡塞尔来说是不利的。他的下一本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的约三分之二篇幅只能在贝尔格莱德的一本流亡者刊物《哲学》上发表(剩下的部分在他死后才得以发表)。

在写作上述两本著作期间,胡塞尔又撰写了《笛卡尔的沉思》,如书名所表示的那样,这本书首先以法文版问世(1931年),德文版是在他死后于1950年才出版的。这本书的命运与政治迫害并无关系,因为胡塞尔于1929年在巴黎作讲座,他是应法国人的请求首先以法文发表这本著作的(把该书从德文翻译成法文的两位译者之一就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伊曼努尔·莱维纳斯,该书的德文版就此耽搁下来,因为当时他正在研究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海德格尔已经接替胡塞尔做了弗赖堡大学的教授)。胡塞尔的上述著作并没有一种完整的“体系”,与此相反,哲学研究对胡塞尔来说就意味着高度的使命感,他努力追求一种科学认识的基础,这种科学认识应该建立在严密科学的基础之上。由于他对科学持一种绝对诚实负责的态度,所以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自我纠正错误并毅然再从头开始他的研究工作,有一次,他称自己是个“永远的新手”。胡塞尔的思想始终在变化之中,自从1950年在卢汶(位于比利时)开始陆续出版他的著作全集以后,这一点就更为彰明较著了。他的著作全集是本世纪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然这些著作并不是那么容易懂,这不仅仅因为胡塞尔的思想总是在发生变化,而且主要还由于他终生所追求的那种极度精确和严密的科学态度。他遗留下了45000页速记手稿。

什么是现象学呢?现象学一词是从希腊语phainesthai(自我显现,彰显)的动词不定式那里引伸来的,分词phainomenon意思是“自我显现的东西”,而且哲学史上自古以来它就与“显现于感官和意识的东西”是同一个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康德把显现出来的东西放到了物自体(希腊语nouomenon)的对立面。(“现象”一词在口语中还有“引人注意的、不寻常的现象”的意思。)在哲学中,“现象学”主要是被赫尔德尤其是黑格尔使用。

胡塞尔在他的《观念》(1913)的导言中解释说,他将要建立的现象学不是事实科学,而是本质科学。为了认识本质,需要一种特别的态度。我们必须将习以为常的认识态度“悬置起来”,而将整个为我们而存在的自然世界“加括号”。我们称这个步骤为epoche(重音在词尾的e),也就是说要撇开整个存在的现实世界而进入“纯粹意识”的世界。

读者可能期望胡塞尔能够在他的三卷本代表性著作中列举一些实例,能够向人们展示一下该如何运用他的方法以及运用这种方法将会得到什么结果。但是,在胡塞尔那里我们几乎找不到令人信服的例子,而他的学生如马克斯·舍勒却做到了这一点 。他们非常认真地响应了胡塞尔所倡导的“回到事物本身去”的号召,然而他们放弃了他“先验地”提出来的方法,“现象学”在他们那里干脆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无任何偏见的和方法精确的思维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