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永远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形态决定趋势还是趋势决定形态?
2024-07-31 08:34:21
股市之道:等该等的,涨该涨的,跌该跌的,灭该灭的。 操盘之道:打压该打压的,拉拢该拉拢的,清理该清理的,吃掉该吃掉的。 交易之道:预测能够预测的,等待值得等待的,交易可以交易的,收获应该收获的。
K线形态是除了K线本身外,被市场人士关注得最多的部分,但很少有人知道形态的本质含义。行而上学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求知方式,导致了形形色色的失败和亏损。 在进行形态学习时,我们往往只是从上千幅价格走势图里孤立的找出了几个相似的价格形态,而忽视了其过去的历史特性和市场特征,但这些才是决定这些名目众多的形态何以会出现、又何以起反转或持续作用的深层次原因。 所以,单纯的形态讲解仅有理解的作用,而在实际运用时,分析市场投资心理及市场环境状况才是根本性的东西,是它们决定了形态的林林种种。 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特性,虽然形态分析适用于所有的交易市场,但是它们在每个市场上的准确性、可信度、以及出现频率和变异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形态出现在股票市场可以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而出现在权证市场则可能会变得没有预测价值,甚至根本就无法形成。 所以,在我们把这些基本的分析法套用到各个不同的市场甚至不同的交易品种之上时,必须要求其可靠性达到70%以上时,才能以此来预测行情。 从交易成功的要素来说,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供求分析、市场特征、策略管理等都是重要的环节,而形态分析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形态技术分析主要出生在西方,因而带有典型的西方人行为风格。西方人喜欢靠严谨的数量统计说话,因此表现在技术分析上,就是找出那些在历史走势图中几乎相同的价格走势图形,然后利用人工或计算机统计它们出现之后的价格走势,并形成预测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找出了诸多的形态,并统计出这些形态约有3/4将在形成后导致价格继续前进,约有1/4则与之相反(即使是最可靠的头肩顶形态,也有可能横向形成类似复合头肩形的矩形整理,而后继续看涨)。 但是我们在实际交易的时候,不到出现明显的突破信号,往往不知道面前的图形会是属于3/4里的整理形态还是1/4里的反转形态,所以在信号被明确之前,即使是能识别该图形并明白该图形的意义,也常常无所作为。惟有等待趋势线出现明确的突破信号之后,我们才能有所行动。 而是否突破趋势线,取决于当前的股票供求状况、价格区间(高、中、低位置)、近期人气(成交量或涨跌速度)、跨度时间(跨度时间越长变数越大),而不是形态本身。 为了详细说明,我们可以对反转形态进行分解。我们发现以“M” 头为代表的顶部反转形态,其实是在左斜上行的趋势线或水平横行的支撑线上的价格表现方式。在这两条线上,“M”头可以继续演化为三重顶形态、头肩顶形态、复合头肩顶形态、矩形形态等连续发展模式。 既然它们可以无限演化,研究它们就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它们会不会突破趋势线,并在突破后形成带有反转意义的持续性新低。至于它们现在及将来是什么形态,只能起到辅助的决策作用。这一论述同样也适合以“W”底为代表的底部反转形态。 这些形态是对道氏理论应用于中期趋势所做的更为细致的诠释,但对道氏理论可能没有什么帮助,因为道氏理论的本质是关注主要趋势。所以,看过这些形态后,只要明白了基本的市场行为及其心理作用,就可以忘记它们了。 一切形态都来自于趋势的变化,关注趋势胜过于寻找复杂的价格形态。 我们再来看看整理形态。诸如向下整理中的三角形形态、旗形形态、菱形形态等,它们也都是在一条左斜上行或水平横行的趋势线(支撑线)上的价格表现方式,如果我们非要找一条线来连接近段时期连续下降的高点或连续上升的高点,那么三角形形态、旗形形态、菱形形态等就这么被“夹”出来了。请记住,形态是被“连接”出来的,不是天生的。 我们也可以不用找出这根线,只用把重心放在关注趋势线(支撑线)上,因为这些形态都是价格围绕着趋势线(支撑线)上下纠缠或远离它们的表现。 所以,关键的是要找到某段时期被市场大多数参与者都认同的几根线,它们才有可能代表市场心理上的压力线或支撑线,才具有真正的市场影响力和跟风效应。 那些细小的、复杂的、只有专业分析人员才能识别的旗形形态、楔形形态、菱形形态等,往往只能影响极少数人而不是市场大众。即使“蝴蝶效应”经常出现,但我们不可能去冒险做“蝴蝶的翅膀”。 通过分析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不是因为出现了头肩顶、双重顶、三重顶、圆顶、V形顶等反转形态,市场才会开始大跌,而是因为市场处在连续上涨的高位需要获利了结,所以才出现了这些特定的出货形态。 由此可见,判断市场价格是处在高位还是中间位才是第一要素,价格形态只是对价格贵贱的印证方式而已。 同理,因为市场尚未处于高位,所以市场多数情况下会在稍加整理后继续上行,但突遭意外也有可能会发生反转,于是市场才出现了类似于三角形、旗形、菱形、楔形、矩形等整理形态,并以此表现出3/4的时候是整理趋势、1/4的时候是反转趋势的大致特征。把“本”与“末”都弄清楚后,我们就知道,研究市场价格的高、中、低位是最为重要的,它们往往以“值不值”的价值关系,决定着趋势的起起落落,再表现出各种价格形态。
进一步分析,如果趋势要从A点涨到B点,它可能会通过三角形、旗形、楔形、矩形等整理形态到达;而如果趋势要从C点降到D点,则可能会通过双重顶、头肩形、三角型等形态到达。关键是:抹去各种形态后,你要能确认价格肯定会从A点涨到B点,或者从C点降到D点。 既然价格上涨或下跌跟形态没有多大关系(但形态对价格运动有心理影响,并加重投机性质。),那么,选择进场的交易时机无疑至关重要,交易时机重过于交易品种本身。 交易时机选对了,当海潮来临时,所有的船只(交易品种)都会被推高。无论它们原来是在什么位置,到某时它一定会涨到B点或涨到别的品种到B点的幅度,只是到达的方式各不尽然罢了。 这里的时机,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人气,但也有个度的问题。甚至于很多形态产生后会不会进行回抽,也都是取决于当时的市场状况和人气;当市场状况不恶劣而人气仍然旺盛时,回抽就常常会发生;反之,则不易发生。 价格形态里讲得很复杂的东西,其实原理很简单,市场上升运动就是利好消息加资金推动的结果。至于股票的价值内因,众说纷纭,不一而终,但却由市场人气可以得到观察。 在技术分析的假设里,历史会重复,但绝不会完全再现。所以如同人脸一样,这里没有两张图表形态会完全相同,也没有两个市场趋势以完全相同的的状况发展。由此,这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分析形态和心理思考,有着无止境的猜测和判断。 但沉迷于技术分析里的形态分析,往往会使我们一叶遮目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我们对技术分析运用的越纯熟,那么对投资的认识就越接近自身的局限。从这个理论上来讲,我们不能把形态分析做得太细致,这不是艺术也不是科学,而仅仅是经验总结,而且是带有主观性、会变异的经验总结,是基于历史会重复、人性千年不变的假设基础之上的总结。 留有不执迷的空间,留有灵活的判断余地,才能更好的解释人类投机行为的特征,同时为投资或投机留下进、出的活动空间。这里的投资或投机的利润空间,受制于股票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市场价格,但由于投机的性质,市场价格又反过来影响内在价值,使股票的内在价值最终只能表现为每日的收盘价格。因而短线靠概率,中线靠技术,而长线靠眼光。 在爱德华和迈吉合著的、作为西方技术分析“圣经”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一书中,明确指出道氏理论对中期趋势没有帮助。爱德华和迈吉费尽几十年时间所找出来的各种价格运动形态,并非是发现了什么新的趋势发展奥秘或新的技术分析原则,而仅仅只是让人注意到一种高概率的现象和规律,以对中期趋势进行预测和以之交易提供帮助,弥补道氏理论的不足。 这些形态的出现并不能说明未来一定会怎样,而只能说未来可能会继续过去的重复,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形态。但反过来,即使爱德华和迈吉没把这些形态找出来,价格围绕趋势线运动的规律也一样存在,通过我们对趋势及其趋势线的了解,也一样可以做出判断。即:认清趋势及其趋势线以后,价格形态及其定义没有太大的意义,该变的总会变,该持续的还将持续,跟形态无关,跟趋势有关,跟人气有关。 趋势决定形态,形态验证趋势,这条本质认识将有助于我们打破形态的唯心主义,化繁为简的进行市场交易。 股票的价格,本质上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在技术分析的世界里,是什么原因导致供求关系的改变并不重要,也没有人能准确的找出所有的因素并加以判断,但是供求关系被改变后的股票走势却是毫无疑问、不可回避、不可扭曲的显示在屏幕上,反映了所有影响因素的对冲结果。 技术分析者的任务就是抹去头脑中的“为什么”,而只是寻求“怎么办”。显然,无数的行为经验告诉我们,简单的、合理的、互补的就是最好的。 所以,作为专业的交易者必须做到两点:其一,眼中有形态,心中有趋势,趋势决定形态,形态验证趋势;其二,当形态未被确认时,可以提前预测形态的来临并做好准备,但是不要提前肯定形态确凿无误并抢先下单。 对于激进的交易者而言,有句行话值得思考:永不抢先,直到趋势明确改变。
趋势
从纯理论上来说,一系列更高的高点或一系列更高的低点就构成趋势,这是向上趋势;一系列更低的低点或一系列更低的高点也构成了趋势,这是向下趋势;一系列平衡震荡的价格区间同样也构成了趋势,这是震荡趋势。 大资金就是大趋势,所以,我们要分析大资金的流向、大资金的偏好、大资金的态度、大资金的情绪。技术上的趋势,往往事后才能看清,至少是已经走出一半行情才能看清楚,而资金的分析往往可以通过成交量、交易席位、市场流动性、央行数据来实时分析,我们转换成这个角度,就很容易把事后分析转变为事前分析和事中预测。 趋势的划分:关于趋势有不同的划分,道氏理论把趋势分为基本趋势、次级趋势和小趋势,分别指大的牛熊趋势、修正趋势和日常波动。
资金构成股市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股市是由资金组成的,每个人的资金量不同,股市里的大部队不是指人的多寡,而是资金的多寡,股市行情的趋势是大资金的运动。 股市里散户人数虽多,但资金不占优势, 又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纪律,不能步调一致,所以股市里的大部队不是人的大部队,而是资金的大部队。大资金的持续态度和运动,就是大的趋势。 大资金小的流向和偏好,就是行情的热点和题材。我们无论做短线还是做长线,都需要看清楚大佬的动作。主流资金在哪里哪里就是趋势,主流资金这么做就会有怎样的趋势,主流资金做多,就是多头趋势,主流资金做空就是空头趋势,主流资金犹豫不决,就是震荡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大资金运动构成趋势,而趋势一旦形成又会吸引大资金,这样会形成一个闭合循环,直到这一循环被一种强大的外力打破为之。 技术走势就是趋势运动的后果,资金的运动是趋势形成的内在动因。当我们从技术上解说趋势的时候,我们侧重的是事后分析和理论上的认识;当我们从资金动因上去判断趋势的时候,我们侧重的是趋势的本质和现状。 市场趋势形成的原动力是资金,场外资金的不断加入(撤离),其加入(撤离)的规模、速度以及持续程度(短线、中线、长线)将直接决定趋势的级别大小。牛市的形成主要是长线资金源源不断地加入,表现在成交量逐步地放大,市场总体趋势向上,期间虽有回档,则主要是短线资金的暂时撤离,回档的目的是获利回吐,其结果是低位引发更多资金加入; 熊市的形成又是长线资金连续不断地撤离(筹码抛出抽走资金),表现在成交量逐步地缩小,市场总体趋势向下,期间虽有反弹,大多也是游资所为,反弹的目的是拉高出货,其结果是高位引发更多筹码兑现,加速资金出逃。 历年来,股市每年的行情,是由中线资金的进退造成的,但其加入的数量,造势的大小,还得看长线资金的动向!由于中线资金介于长线与短线之间,因此其数量变化的弹性较大。 根据市场变化,其趋利避害的本性,将使部分中线资金向短线或长线相互转化,而对趋势的延续造成一定影响。中线资金在熊市往往会提前离场,而在牛市会延长时间。 在资金推动型的市场,上涨需要量。但不仅要看数量,还要看是什么性质的资金,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资金,因为他们将决定行情的性质,对研判趋势十分重要。 1.如果是短线资金,其量能表现是脉冲式的,后面跟不上; 2.如果是中线资金,是持续温和放量,均量线逐步向上。一旦量能萎缩,其后再放出的量往往是递增的,也就是后量超前量; 3.至于长线资金什么时候开始加入,只要看看周K线,月K线中的长期均量线什么时候见底回升就明白了。熊市的后期,趋势虽仍然向下,但成交量开始逐步增加,说明有长线资金逐步加入。低量已经过去,地价开始来临,见底回升不远了。 1.在分析趋势时一定要结合成交量的变化,分析资金的性质,这对研判大势是必要的。 2.若已经进入牛市,市场的整体趋势应该向上,应按牛市的特点进行波段操作。熊市容易做头,牛市容易筑底,分清了大方向,就容易辨别整理形态后的趋势。 3.新旧资金断头并不可怕,一则长线资金非但不会退出,还会源源不断地进入。二是新鲜血液的加入更能增加股市的活力,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届时的下跌将是做另一上涨波段的好时机,跌得愈多,涨得愈高,以后的新高还要借重新股的魅力。
趋势的特性
趋势具有持续性特点,这意味着趋势一旦形成,除非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强烈的外部性影响,股票的价格会一直沿着原有的趋势运行下去。 这个原理可以参照物理学上的惯性。一旦股价沿着趋势运动,市场的力量就会从杂乱无章的运动转为无意识的统一运动,这种运动表现在股价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强者恒强”。 当然了,趋势运动会产生赚钱效应,赚钱效应又会吸引新的资金加入到趋势队伍中来,其结果是更加强化趋势。正如利弗莫尔所言:连世界大战也无法阻止股市成为一个多头或空头市场。比如:“911”事件前后,很多人预言铜作为战略物资,由于战争的爆发会变得稀缺,但是实际情况是铜的下跌趋势根本没有发生改变。 趋势具有稀缺性 。我们知道股价的运动是随机的,因此趋势需要等待,特别是像A股这种熊多牛少、熊长牛短的情况,更耗人耐心。也正因如此,学会空仓也是投资的一部分。趋势的第三个特性是小反向性。 事实上,趋势内部也有逆反性,在此我们称之为小反向性。这意味着虽然从中长期看趋势具有稳定性,但主趋势之中还有多次反向运动,这些反向运动是因为短期利空造成的。
趋势的价值与应用
认识趋势可以帮助大家克服对价格随机运动的恐惧感。 当各位认清趋势的稳定性之后,便无需担心局面的利空或洗盘,因此也不用天天在电脑前盯着大盘提心吊胆。也因此,认定趋势之后,可以捂股不放了。趋势的稀缺性告诉大家,空仓也是投资,空仓意味着子弹充足。 毕竟能不能赚钱、赚多少钱是市场说了算,既然趋势稀缺,那么在趋势没有到来之前,空仓意味着等风来。趋势的稳定性对于大家来说也是一种盈利确定性。 因为其抗打击、持续时间长,所以趋势是股价混沌运动中最具确定性的一面。趋势的持续性、长久性告诫我们,逆市交易,绝对要拒绝。 什么样的交易周期,选择什么样的趋势去保护。做超短要靠超短的趋势,做中线的要靠中期趋势,做长线要靠大趋势。最后,趋势中的小反向性为大家的逆向思维提供了舞台。 虽然我们上面提到,要做到顺势而为,但是在短线上可以利用大趋势和小反向趋势的矛盾来建仓和布局。这意味着在股市中:要买涨的朋友,最好在下跌过程中买。买在下跌中筹码便宜,利润率更高。因此在把握大趋势的前提下,在小反向趋势的时候建仓。 总之,趋势是赚钱的根本,理解趋势,会让大家赚钱变得从容。也只有真正理解趋势,才能在股市中赚大钱。
第一条,控制风险。交易者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许多人认为交易者最重要的职责是赚很多钱或者跑赢市场,或者跑赢其他投资者。我们不这么认为。我们认为,投资者最重要的职责是控制风险。 我们认为风险控制是最重要的。赚钱很容易。经历过中国股市过去二十年的人知道赚钱容易。2014 年投资 A 股的人,很容易就赚钱了。难的是在赚钱的同时控制风险。难的是在顺风顺水时赚钱,行情不好也不会把赚的钱还回去。如何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是我们投资方法的根基。我们是另类投资管理者,我们不投资主流股票或主流债券,我们投资别人不看好的,最好是关注度较低的,以及需要专业知识的领域。以前面所说的投资理念为基础,特别是对输家的比赛的理解,我们决定,在我们所投资的市场中,我们要做低风险另类投资者。我们的产品也是为客户量身定制的,他们希望参与我们所投资的市场,但是不想承担高风险。我们在过去二三十年就是这么做的,希望我们将来二三十年仍然如此。所以第一条原则是风险控制。在获得良好投资回报的同时控制风险,我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 第二条,稳定性。我们的不要求我们每年出现在最佳投资者的榜首,也不愿意看到我们垫底。希望我们在中间,希望我们大部分时间处于中游。由于我们的风险控制,在逆境中,我们的表现会优于平均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想要的,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过去三十年,我做到了。我追求的很简单,我追求平均水平,我希望比平均水平高一些,但光景好的时候,平均水平就很好了。光景好的时候,所有人都赚大钱,平均水平就很好了。在光景不好时表现远远超出平均水平。
要是你能年复一年的做到这一点,几十年如一日,长此以往,你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你的波动性会低于平均水平,你的收益率会高于平均水平,在光景不好时表现优异,光景不好时恰恰是最需要表现出色的时候。正因为如此,经过二十年,我管理的资产增长到 1000 亿美元。2006 年我们的资产规模是 350 亿美元,今天已经达到 1000 亿美元。我们的增长其实是从 07 和 08 年开始的,当时正是经济危机。从 2007 年开始,我们每年都至少新增 100 亿美元,为什么?因为我们在经济危机中的表现优于平均水平,这向投资者表明橡树资本值得信赖。也就是说,我们实现了稳定性。
第三条,寻找不完全有效市场。不完全有效的市场,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有信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不是所有人都能接触到。 第四条,专业化的优势。我们认为,在大家都懂的市场里,很难获得优势。但是在人们不太了解的市场里,更容易获得优势。因此投资高收益债券、杠杆贷款、可转债、不良债权、夹层融资、私募股权、基础设施、房地产、新兴市场和日本股票。我们认为这些领域相对简单一些。不是简单,但是比较容易获得优势。 第五条,宏观预测并非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前面已经讲过,我不相信宏观预测行得通。我认为,宏观预测不是成功投资的必要条件。我所知道的所有的成功的投资者,甚至包括巴菲特在内,都不是因为宏观预测比别人做得更好才取得成功的。他们取得成功靠的是他们关于公司、行业和证券的知识。 最后一点,不预测市场涨跌。在管理资金时,我们不会因为我们认为市场要涨了,就把钱投进去,认为市场要跌了,就把钱拿出来。这样猜涨跌太容易出错了。我们就是进入市场,然后基本就留在市场里。但是我们会从市场资产的价格和周围投资者的心理出发,调整进取或保守的程度。 就是很简单的一句话:“避免沦为输家,自然成为赢家”。长期投资成功不是通过伟大的投资取得的,以棒球为喻,不是来自偶尔打出本垒打,投资者的长期成功源于构建一个安全的投资组合,其中失败的很少、糟糕的年份很少。要是你能把这件看起来简单、其实很难的事情做好,你就能在几十年里取得非常成功的投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