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接受和拥抱一切意外,才能勇敢积极地投身生活
1
若将终身,若固有之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尽心下》
“饭糗茹草”,吃干粮啃野菜。“被袗衣”,穿细布葛衣。“二女果”,果通婐,女侍,意指尧的两个女儿侍候左右。
这段话,妙在两个“若”字。现在有个经常用的成语,叫“若无其事”,形容一个人比较沉着,遇到意外的事不慌,就好像没有这回事。人生中很多意外的事情,无论好坏,无论被人骗或是中大奖,当时虽然意外,但的确也都会过去,所以“若无其事”的出发点,是相信时间会淡化一切。但假如这个事情不会随时间过去呢,那么今天能做到若无其事,明天能否做到?明年能否做到?
孟子说“若将终身”“若固有之”,是把时间一剖为二,当遇到坏事情的时候,就当它以后也会一直都有;而遇到好事情的时候,就当它仿佛过去一直存在,这时候再看看自己的反应会是如何。这个境界,就会比“若无其事”要高一点。倘若一个人吃干粮啃野菜的时候,不是想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就是认可这样的平凡一生,就不会有戾气;而穿锦衣拥妻妾的时候,也不是想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就当做自己从来都是如此,那种贵气是与生俱来的,就不会滋生什么暴发户心态。“若无其事”,是否认和屏蔽一切意外;“若将终身”和“若固有之”,是接受和拥抱一切意外。后者,正是先秦儒家刚毅果决的地方,是让自己永远生活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积极投身于现实生活,在若有若无的边缘。
2
当务之为急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思、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尽心上》
务,指当下最重要和迫切的事。一个人应当随时问一下自己,此刻对自己最重要和迫切的是什么。怀特海在他的《思维方式》中,就把“重要性”视为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终极概念,与之并列的另外两个终极概念,是“表达”和“理解”。怀特海说,“对重要性的感觉体现于感性经验的存在本身之中,一旦它失去了支配地位,经验就会变得琐碎,并接近于虚无”。
在另一个场合,孟子谈到过“不知类”,批评那些因为不知分类而丧失整体感的人。而“不知务”,可以说是“不知类”的强化版,“类”是从整体而言,而“务”是从特定局部来讲。
一个人什么都知道一点,那不过是“四脚书橱”,或“知乎达人”,而有智慧的人首先要知道的,是什么对于自己最重要。一个仁德之人自然对每一个生物都有感情,但他最急于投入感情的,是亲人和贤者。以尧舜之智慧仁德,尚且都必须要有所偏重,何况普通人?
最后一段举了两个礼法的例子作为比喻,彰显“不知务”之可笑。先举丧礼为喻。古时丧服分成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其中斩衰最重,服期三年,是给父母服丧所用;小功五月,是比如外孙给外祖父母服丧所用;缌麻三月,最轻,是相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比如女婿给岳父母服丧所用。“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是说自己对于至亲的三年之丧不能实行,却对一些相对关系较远的人的丧礼百般讲究。再举饮食之礼为喻。“放饭流浪”,大口吃饭,大口喝汤,以至于发出很大声音,这在长辈面前是非常不礼貌的举动。“齿决”,用牙齿咬断肉。新鲜烧好的肉很容易咬断,所以可以“齿决”,但晒干的肉就不容易咬断,咬断会发出一些声音,所以就不能“齿决”,要用手掰断才礼貌。这句话是说,一个人不在意吃相的难看,反而斤斤计较一些细枝末节。
3
不可已而已者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尽心上》
此章有两种解释,一种用以检查待人接物,一种用以审视自我修身。
自赵岐《章句》至孙奭《注疏》再及焦循《正义》,都解此章为刑赏用人之法。已,放弃,罢黜,如《论语·公冶长》“三已之,无愠色”之“已”。朝廷用人,假如对于那些于功于德不该放弃罢黜的人轻易放弃罢黜,那么整个朝中大概就没有无罪之人了,人人皆会恐惧;假如对于那些于情于理都本该好好对待的人却待之以凉薄,那么就没有什么人一定会被尊重了,如此大概也会人人不安和寒心。那些迅速被越级提拔上去却德不配位的当红小生,一旦风向转变,或在高位用人者悔悟,他退下来的速度也会非常快。
另一种解释,是从朱熹《集注》开始的。他释“己”为“止”,对于不可停止的事情轻易停止,那么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停止的了,意指求善思诚之事乃终生之事,不可半途而废;对于那些应当厚待的人却轻率地对待,那么就没有谁不能被轻率对待的了,意指“亲其亲,长其长”是人伦次序,一旦颠覆,就是荒凉乱世。“其进锐者,其退速”,求学之路讲究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切勿好高骛远,拔苗助长。
这两种解释,可以说恰好分别代表了后世的两种学问路径,即汉学与宋学,现在第二种解释更为通行,但要记得它们唯有合在一起,才是相对完整的先秦古学。
4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尽心上》
公孙丑的这个问题,几乎就是现代社会里一个普通人会问出来的问题,所谓普及、通俗、简化、速成,诸如此类的现代术语皆由此问题而来。而对于每一门学问而言,尤其在人文领域,要记住最好的东西往往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譬如经史之学,过去古典社會是一开蒙就会直接阅读《诗经》《尚书》《左传》,乃至《史记》《汉书》,如此十年寒窗,经史足用,如今的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又希望孩子了解又害怕小孩子读不懂,搞出各种普及版、改编版甚至白话翻译版,看似循序渐进,实则南辕北辙,最后读到硕士博士,依旧驴头不对马嘴。在文学领域也是如此,最好的那些文学作品,比如《西游记》《红楼梦》《神曲》《堂吉诃德》,等等,就是一个人应当阅读的最基本的文学。
《中庸》有言:“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这大概是公孙丑这个问题的发端,但是,道“峻极于天”,不意味着求道就“宜若登天”,因为《中庸》还说,“道不远人”,“待其人而后行”,道是体现在人的身上,在人身上通过尽心与践行的方式来感知天意,而非悬置于遥不可及的天上,最后,是这个人变得顶天立地。公孙丑的比方从一开始就打错了,这个“登天”的错误类比导致他错误地思考,他期待降低道的要求,但被降低要求的道就已经不再是道了,正如被降低要求的文学在严格意义上就不再是文学,而被降低要求的艺术作品也不是艺术一样。“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高明的工匠不会因为存在拙劣的工人就废弃规矩,优异的射手不会因为有人拉不开弓就改变拉弓的标准。孟子给出的这两个类比极其到位。现代认知科学已证明类比思维是人类认知的核心思维,那么在这一章里,我们看到的就是类比的准确与否对于理解一个问题所造成的天差地别。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君子教人,只是把正确的方法引导示范给人看,譬如射箭,只是教他如何拉满弓弦,“正己而后发”(《公孙丑上》),教他心里自然生出跃向目标的自觉。至于那箭,最终必须由他自己射出去。
“中道而立”,意指不偏不倚,一直立在道路的中间,如此才不会误入歧途。先秦儒家的道不在天上,只在每个人脚下,它对求道者的要求,是时刻走在中道之上,如匠人射手始终按照不可松动的标准行事。而“中道而立”,起步看似容易,但如果随后的每一步都可以准确无误地立在中间,就似易实难了,因此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够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