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的草书神作,古诗十九首,沿晋游唐途中的路标
祝允明,字希哲,明中期人,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尤其以草书名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台阁体风行的明朝中期,而祝允明却能以草书名垂书史,成为吴门书派的执牛耳者,在书法上艺压文徵明唐伯虎等时贤翘楚,为评者称之为明朝第一。
祝允明曾言:“得形体不若得笔法,学字如女子梳掠,惟性虚者尤能作态度也,世之学阮研者,不得其骨力婉媚,惟见拳委曲,学薄绍之者,不得其批研渊微,徒见其经营险急所谓丑女效颦,见者必走也。”简而言之,祝允明认为,学字徒摹其形不得笔法,犹如东施效颦。所以祝允明学书不拘一格,且博采众长转益多师。
王世贞曾评其取法与传承有言:“京兆少年,楷法白元常、二王、永师、秘监、率更、河南、吴兴;行草则大令、永师、河南、狂素、颠旭、北海、眉山、豫章、襄阳,靡不临写工绝。”小编一言以蔽之,就是无所不学,而且有学必精。
与祝允明同时代的大家文徵明坦言:“余尝谓书法不同,有如人面,希哲独不然。晋唐则晋唐矣,宋元则宋元矣,彼其资历俱深,故能得记、应手。此卷摹临智永禅师法,而雄姿劲气更软而上之。”天才如此,让文徵明也钦佩不已。
此外祝允明出身显赫家学深厚,为其学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祖父祝颢博学多才,为当时一代大儒,外祖父大学士徐有贞一代名臣,才华绝世,书法以行草见长。具祝允明自己回忆道:“虽幼承内外二祖(祝颢、徐有贞)怀膝,长侍妇翁(李应祯)杖几,俱令习晋唐法书,而宋元时帖殊不令学也。”
如此成长环境,加之祝允明自身亦是天纵奇才,想不有所成就都难啊。兼赋天资与功夫的祝允明,暮年时人书俱老,艺臻化境,其六十六岁之时所作的《草书古诗十九首》与大草书《月赋》都为其传世佳作,后分别刻入《停云馆帖》与《垂裕阁帖》。
在台阁体盛行的时候,祝允明走出了一条沿晋游唐的书法之路,引领一代风潮,值得学书人所追慕。这篇《草书古诗十九首》严谨有度,直追晋人古雅,由王宠的跋中可见:“祝京兆书落笔辄好,此卷尤为惊艳,翩翩然与大令抗衡矣。宠从休承处持归临摹数过。留案上三阅月,几欲夺之,以义自止,休承其再勿假人哉。”
小编就把这篇传世之作《草书古诗十九首》推荐给书友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