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墨竹画
一、“写”与“意”的意思。
中国画墨竹是通过“写”的表现方法和形象来表达画家所要表示“意”的语言。“写”,应该是用准确、肯定、凝练、概括的笔触在纸上传达心中所想之意境、意念、意识和意志。这就是写意墨竹的“意思”。
.............................................
二、“笔”与“墨”的道白。
笔,笔力,笔锋。笔力,无“一味霸悍”之气不可出之;笔锋,无书法基础或功底不能为之,而墨只能以墨水浓淡求其变化、 层次和美意。用颜色画竹易流于俗,应尽量避之。笔必以管状毛笔为之,羊毫、 兼毫、石獾诸品皆可使之。笔宜大、锋宜长、墨宜饱,用之则得心应手。
.............................................
三、“有”与“无”的气度。
“胸有成竹”是指谋篇大略,指挥若定,意在笔先,运筹帷幄之大气;“胸无成竹”则表示信手写法,随机应变,意在笔后,皆成文章之大度。气者,心胸之所欲也;度者,所要之效果也。两者对立统一,不可厚非,非深厚功底不达应用自如之妙。若笔墨无精打采、构图杂乱无章,则既无“气”亦无“度”,不足为墨竹所道。
.............................................
四、“修”与“养”的流露。
修,修饰、修辞、修炼、修业……《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意指追求至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为追求向上;养,养料、营养、养心,《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切文字创作皆需“营养学”熏陶。“修养”释于文学创作便为通过丰富的营养来达到至善至美的追求。就写意墨竹而言,一幅精彩的作品可以自然地流露出文学、哲学、书法、印学、音乐、舞蹈、戏剧等诸多美学的内涵。凡成大家者,必备博学多才之修养。因此,加强多方面艺术修养是“有益身心”之师,“养精蓄锐”,厚积博发,每有灵感,便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然亦须注意,炼丹未成,牵强附会,强作欢颜,故作姿态,急于表现,凡此景观只能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尚不如“养在闺中”为佳。
.............................................
.............................................
五、“心”与“手”的相应。
东坡《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云:“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道白了不仅仅“胸有成竹”是不够的,还必须“急起从之、振笔直遂”这番功夫方能实现“心”与“手”的相应和。“心”是天才者的悟性,“手”则是勤奋者的功夫,两者不可缺一。天才者如不勤奋,缺乏功力,其作品如浮云蔽日,只能哗众取宠不足以重量;勤奋者如缺天才(悟性),缺少灵气,其作品如沙漠跋涉的步履艰难的“苦行僧”,不能激发人心,亦不足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