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当自立,不惑之年当自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篇第二》)
一
这一段话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不用多加解释。
司马迁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我想,无论谁读《论语》,都会有了解孔子的愿望。
孔子血统贵族,但他本人出身卑贱。
孔子爷爷的爷爷(六世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贵族,高官。他老婆长得非常漂亮,回头率很高。有一天在路上,被宋国的太宰华父督撞见(太宰,宋国大夫,姓华,父是字,督是名),华父督是个色鬼,见了美人,眼睛都看直了。据说《左传·桓公元年》有记载:“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为了得到意中人,第二年,华父督设计把孔父嘉杀了,霸占了孔子的祖奶奶。孔父嘉的后代畏惧华父督而逃亡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城东南),。所以孔子成了山东人。以上这些是一些文人学者根据有限资料的推论,但也有争论,看法不统一。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据说是个县级干部(曾任陬邑大夫)。他和夫人施氏,共生了九个孩子,全是闺女,没有男孩。叔梁纥不甘无后,又娶了一个妾,终于生了一个男孩,叫孟皮。但遗憾的是,孟皮是个残疾,瘸子。叔梁纥还不甘心,就又找了一个叫颜征在的女孩,(一说野合,一说娶妾)。当时叔梁纥66岁,颜征在不到20。为了求子,到附近的尼丘山祷告。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丧父,母亲年轻守寡,不久,就带着孔子搬到娘家去住了。孔子的姥姥家就在曲阜阙里。阙里是平民区,孔子就在穷街陋巷长大。孔子17岁时,母亲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的一生是很不幸的。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唯一的儿子孔鲤也是先于他而死。人生的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妻(妻子先孔子七年去世)、老年丧子”孔子基本上都摊上了。
二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和经历是不尽相同的。孔子成长的六个阶段,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有不同的感慨。孔子的经历,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每个人的标准。但是,孔子的自我总结,的确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数。处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都不妨问自己:我“立”了吗?我“不惑”了吗?……
人们常把“成家立业”连在一起说,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成家”的未必“立业”了,“立业”的未必“成家”了。
三
现在世界各地都成立了“孔子学院”,许多外国人对《论语》中的经典名句都非常熟悉。比如,有位学者问一个外国人:“你今年多大了?”对方回答:“而立之年。”这个学者暗自后悔,早知道对方熟知《论语》,应该问对方:“小伙子贵庚?”我还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个中国女子和外国男子跳舞,这位男子问道:“道可道,非常道”应该如何理解?女子一时答不上来,颇为尴尬。
“国学”之风刮得太猛,尤其是要求小学生读古书、背古书,更值得警惕。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一些经典名句不可不知。否则就会闹出相声里说的“你贵庚了?”“我吃过了”之类的笑话。
四
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既是个体的经验,同时也是具有普适意义的。
我的看法是:孔子一生的六个阶段,关键在于起始阶段,也就是说,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是否“志于学”?所以,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上了职校没上大学没关系,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的比赛。但是,在职业学校这个阶段,如果你还是浑浑噩噩,毕业之后的几年内还是在混日子,我基本上就可以判断,这个人这一辈子不会有大的出息了。大器晚成者有,但其中有两个要素:第一是青少年时期有志向但不逢时;第二是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
五
这一章有说不尽的话题。
比如,怎样才算“立”?怎样才算“不惑”?“知天命”意味着什么?……人有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二者往往不是同步的。
当一个人真正有了内心的定力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说是“知天命”了。内心的定力主要表现在不为外物所动。天高云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正如庄子所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这也正如武侠成长的几个阶段:由宝剑锋利无比到宝剑不求锋利,再到武器不再重要,最后是不需任何兵器,孤独求败。
2017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