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呕吐】

呕吐

一、概念

呕吐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反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呕吐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呕吐可将咽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呕吐一般分反射性、中枢性、前庭障碍性、神经官能性四大类。西医学中急慢性胃炎、幽门梗阻、食源性呕吐、神经性呕吐、十二指肠壅积症等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二、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具有饮食、痰涎、水液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的临床特征。也有干呕无物者。常伴有脘腹不适,恶心纳呆,泛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

2.起病或缓或急,常先有恶心欲吐之感,多由饮食、情志、寒温不适、闻及不良气味等因素而诱发,也有由服用化学药物、误食毒物所致者。

3.上消化道X线检查、纤维胃镜检查、呕吐物的实验室检查等,有助于脏腑病变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

1.反胃反胃与呕吐同系胃部病变,同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之证,同有呕吐,故反胃亦可归属于呕吐的范畴,但反胃又有其特殊的诊断依据和病机。反胃为胃之下口障碍,多系脾胃虚寒所致,其症状特点是食停胃中,经久复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食后或吐前胃脘胀满,吐后转舒,呕吐与进食时间相距较长,吐出量一般较多;呕吐的症状特点是呕吐与进食无明确的时间关系,吐出物多为当日之食,呕吐量有大有小,食后或吐前胃脘并非一定胀满。

2.噎膈噎膈虽有呕吐的症状,但其病位在食管、贲门,病机为食管、贲门狭窄,贲门不纳,症状特点是饮食在咽下的过程中梗塞不顺,初起并无呕吐,后期格拒时出现呕吐,系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呕吐与进食时间关系密切,吐出量较小,多伴胸膈疼痛。噎月局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治疗困难,预后不良。呕吐病位在胃,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症状特点是进食顺利,食已入胃,呕吐与进食无明确的时间关系,呕吐量有大有小,可伴胃脘疼痛。

三、辨证论治

(一)治疗原则

根据呕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基本病机,其治疗原则为和胃降逆止呕。但应分虚实辨证论治,实者重在祛邪,分别施以解表、消食、化痰、理气之法,辅以和胃降逆之品,以求邪去胃安而呕止之效;虚者重在扶正,分别施以益气、温阳、养阴之法,辅以降逆止呕之药,以求正复胃和而呕止之功;虛实并见者,则予攻补兼施。

(二)分证论治

1.外邪犯胃证

证候:突然呕吐,可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疏邪解表,芳香化湿。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基本处方:藿香9g,紫苏9g,白芷6g,大腹皮9g,厚朴6g,半夏9g,陈皮6g,白术12g,茯苓15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3g。

2.饮食停滞证

证候: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大便秽臭,或溏薄或秘结,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代表方:保和丸。

基本处方:山楂9g,神曲9g,半夏9g,茯苓12g,陈皮9g,连翘9g,莱菔子12g。

3.痰饮内阻证

证候: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代表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基本处方:半夏12g,生姜3片,茯苓15g,桂枝6g,白术15g,甘草6g。

4肝气犯胃证

证候: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舌边红,苔白腻,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代表方:四逆散合左金丸。

基本处方:柴胡9g,枳壳6g,白芍12g,黄连6g,吴茱萸10g,半夏6g,苏梗6g,郁金12g,茯苓12g,甘草3g,生姜3片。

5.脾胃虚寒证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口干而不欲饮,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脉濡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代表方:理中丸。

基本处方:党参12g,白术12g,干姜3g,甘草6g,茯苓15g,砂仁3g(后下),陈皮9g,半夏9g。

6.胃阴不足证

证候: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代表方:麦门冬汤。

基本处方:党参12g,麦冬15g,半夏6g,竹茹6g,粳米20g,天花粉12g,知母9g,甘草3g,大枣5枚。

四、中医适宜技术治疗

(一)针刺疗法

1.外邪犯胃证

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公孙。

操作:常规进针后用提插捻转泻法,留针10分钟,每日1次。

2.饮食停滞证

取穴:内关、公孙、足三里、天枢、下脘。

操作:常规进针,内关、公孙用泻法施针,其余各穴用补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3.肝气犯胃证

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阳陵泉、太冲。

操作:常规进针,太冲、内关、阳陵泉用泻法,其余穴位用补法施治。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4.脾胃虚寒证

取穴:脾俞、胃俞、中胺、内关、足二里。

操作:常规进针,行提插法,待得气后,加温针灸。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5.胃阴不足证

取穴:中脘、内关、阴陵泉、胃俞。

操作:常规进针,用提插补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二)推拿疗法

1.小儿可以推揉脾经100〜300次(约3分钟),可健脾和胃;推板门穴100〜300次(约3分钟),可降逆止吐;按揉外劳宫穴100〜300次(约3分钟),可温阳散寒止吐;直推天柱穴100〜500次(约5分钟),可降逆止呕;摩腹100〜300次(约3分钟),可消食和胃、降逆止呕。

2.点揉中庭、鸠尾,直推膻中至鸠尾,点缺盆、太阳穴,有健脾和胃降逆之功。

(三)刮痧疗法

取背部脊柱两旁的膀胱经,自上而下顺刮,可祛邪和胃止呕。

(四)握药法

取半夏、陈皮各9g,研为细末,加葱白6g、生姜10g,共捣泥为丸,握于手中,有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同时服用生姜汤,效果更佳。

五、药膳食疗

(一)砂仁三七藕粉羹

可健脾和胃止呕,适用于各种呕吐。

原料:砂仁末10g,三七末2g,藕粉30g,白糖适量。

制法:以上四样和匀,食时冲入沸水,拌匀即可。

(二)山楂乌梅汁适用于饮食停滞证。

原料:山楂100g,乌梅50g,白糖25g。

制法:将山楂、乌梅洗净去核、切碎,浓煎成汁,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即可。

(三)合欢花粥

适用于肝气犯胃证。

原料:干合欢花20g,或鲜合欢花40g,粳米50g,红糖适量。

制法:共煮成粥,分2次服食。

(四)桂皮山楂红糖汁适用于脾胃虚寒证。

原料:桂皮5g,山楂20g,红糖20g。

制法:先将山楂洗净去核,然后与桂皮、红糖一起慢火煎煮,去渣取汁。每次服15m1,以热饮为宜。

(0)

相关推荐

  • 高血压——中医药治疗的十法十方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1 高血压(胃火炽盛证)--清胃泻火法--大黄黄连泻心汤 临床表现:此证多见于 2.3 级高血压患者或高血压危象患者.此类高血压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头痛,心烦,口渴,面部潮 ...

  • 朱丹溪保和丸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组成方解

    [来源]<丹溪心法>卷三·积聚痞块五十四. [配方组成]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莱菔子各一两 [用法]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呕吐(胃炎,消化不良)】

    呕吐是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导致胃内容物从口中吐出的病证.多以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脾胃虚弱为常见病因,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基本病机,以呕吐为临床主证.西医的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胆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颈椎病】

    颈椎病 一.概念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急.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临床上分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崩漏】

    崩漏 一.概念 崩漏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或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断,多发生于青春期.更年期. 二.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病史注意患者的年龄及月经史,尤其要咨询以往的月经周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绝经综合征】

    绝经综合征 一.概念 绝经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围绝经期是妇女自生殖年龄过渡到无生殖能力年龄的阶段,包括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暴盲】

    暴盲 暴盲是由视衣目系脉络阻滞,气机郁闭,导致神光离散,而出现视力急骤下降或失明的内障眼病.多见于西医的许多急性视力障碍性眼底病,主要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内出血和急性视神经炎等.属眼科急症之一,对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视直如曲】

    视直如曲 视直如曲是因津液输布失调或血溢络外,导致患眼视正直之物如弯曲之状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黄斑部疾病.系临床上最常见的眼底病之一.多见于20到45岁的青壮年健康男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云雾移睛(眼科)】

    云雾移睛 云雾移睛是因神膏为邪所乘,浑浊不清所致,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或云雾样黑影飞舞飘移,甚者视物昏蒙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玻璃体浑浊.本证可由多种内障眼疾引起,病因复杂,涉及面广,预后随内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圆翳内障(眼科)】

    圆翳内障 圆翳内障是因高年体弱,精气日衰,目失涵养所致晶珠浑浊,视力渐降,最终瞳神内呈圆形银白色翳障,视力障碍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白内障.本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呈双侧性,但两眼的发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喘证】

    喘证 一.概念 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证.西医学的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