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围绕项目指南选题?

不仅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都是项目指南,因为这是目前项目组织者认为最需要被解决的问题。社科基金的项目指南是目前国家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一群这个领域的大咖们贡献了自己的头脑和智慧结合中国的世纪情况总结出来并且经过几次甄选最终才形成了项目指南。也就是说,项目指南自带问题导向,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国家社科的申报越来越问题导向,越来越接地气要求有非常明确的现实意义,即你的研究必须能解决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但是必须是中国能用的上的,而不是你认为是个问题就是个问题,你想研究啥就研究啥。而且每年看国家社科的项目指南,你会发现,项目指南的变化是非常体现中国的时代性的。

什么样的申请书容易获得资助?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要跟国家同呼吸共命运,项目指南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方向。所以,建议大家围绕项目指南选题。但这并不是说大家原封不动就用项目指南的题目,项目指南多是一个大的开放性的领域(是个论域),研究者可以将自己研究的方向放到这个领域中,将项目指南的题目背景化,如有一年指南上的题目为《“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投资规则创新研究》,为了突出和强调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范式,可以将选题界定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视角的国际投资规则范式创新》。再比如,有一年项目指南的题目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实施研究》,这个领域太大,可以进行适当限制《<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实施中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司法可控性研究》。同时在项目申请书的第一句话明确指出:本选题是《指南》法学第XX项(“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投资规则创新研究),为了突出和强调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范式,将选题界定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视角的国际投资规则范式创新》。让评阅人很容易判断你的选题是围绕项目指南,符合国家政策指引,同时为了凸显你的问题意识又在此基础上做了限定。所以,围绕项目指南选题很容易找到问题感,方向感,并且能够跟社科基金的设计思路保持一致。

围绕项目指南选题还很容易找到实践意义。申报书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意义,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常这部分会被研究者忽略,或者很不认真地随便写几句。研究意义就是解决了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会对理论和实践带来哪些好处。一般我会建议大家务虚的写两条,务实的写两条,由近及远地写。如果申报者围绕项目指南选题,那么实践意义很容易写,你就想想国家为什么把这条选题放在指南里就对这个问题一目了然了,而不是到时候随便胡诌两句凑数(有感而发啊,我看的申请书这部分写的好的不多,多数都把注意力放在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研究状况上,这部分几乎都是随便写的,不太重视。)

围绕项目选题能够让你客观地观察你自己的研究方向,将自己的研究放在大环境、大趋势和大格局中。之前说过,项目指南的题目是国家所需要解决的很重要问题,而且项目指南只是一个论域,不会给大家带来太多的限制,反而会给大家带来一个中观甚至宏观方面的指导。研究者的研究多是微观层面的,将自己的微观研究和国家的中观政策和宏观格局结合起来本身就是考察研究者的研究是不是具有时代性,是不是具有趋势性。所以,我个人建议,申报者不要排斥申报指南中的选题,而是要思考如何把自己擅长的微观研究尽可能地跟项目指南的中宏观指导结合起来。

学生写毕业论文,教授们写期刊投稿论文都要求有问题意识,有现实意义。申报社科基金也是如此,围绕项目指南选题能够带来问题方向、时代性和实践意义,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再说,项目指南的存在其实也是帮助研究者自我检视一下自己的研究是不是符合国家大局,毕竟是国家资助,肯定要符合国家的需要。有些研究者很固执(很任性)总是低头走路,就觉得自己的研究好,即便你研究的内容好,也需要跟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所以要抬头看路(要围绕项目指南)。

所以,亲们要努力把自己的研究跟项目指南的宏观领域结合起来,这样中的几率会有显著提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