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反刍:田地四首诗(附点评)
忽然,想写一写黎明
缓缓上升的亮度,让乡村的劣迹
在我的伏笔里
逐渐清醒,温婉……
我荒凉的内心,显现万物
突起的是山,洼陷的是河
最后一缕炊烟隐匿在露珠下
最后一滴鸟鸣,刚好砸在牛背上
衰败的继续衰败……
美好的继续美好……
我默默地看着一轮太阳
从这首诗的结尾
冉冉升起……
丁东亚点评:记得曾写过一个长散文《正在消失的村庄》以此纪念我的村庄,今读完此诗,乡村的那些童年的美好又忽然涌现。对于乡土的诗歌写作,众人似乎都在愤笔书写,而真实的情感一旦被夸大被扭曲,就也失去了所谓的乡土的“真”和“爱”。无论何时,我想乡村都是诗人最后的栖息地,希望我们的高贵的诗人,不要去破坏它。
霍俊明说:“把一首诗写得像'好诗’,并不困难。把一首诗写得有时代生存和生命的活力,才具有真正的难度。”田春雨的这首《忽然,想写一写黎明》毫无疑问是灵感的突发而作的,随意而真情,纯而不做作,在一种自我感情的抒发中章显着深刻和思考,当然也就有了生命的活力。那些隐藏的记忆在笔端一下就自然挥发了,所以他写出了“我荒凉的内心,显现万物/突起的是山,洼陷的是河”这样舒展而让人不禁感慨的诗句。仿佛那些情景一下就颠覆了他的状态,让他不能自己。也许对一个诗人而言,有什么样的诗情就该采用什么样的写作形式,可是对于一个在乡村长大的孩子,他是写作和情感都是自由的,或者说毫无畏惧,因为他无须在乎太多。所以在回忆里忽然苏醒之后,他说“衰败的继续衰败……/美好的继续美好……”,他敢于从容坦然自己的“真”。于是,在最后诗人面对记忆中的朦胧的黎明之景时,他也把他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中的自己结合了起来,他写道:“我默默地看着一轮太阳/从这首诗的结尾/冉冉升起……”。那轮太阳不就是诗人心中的希望和光明的象征吗?他的诗的“本真”和“爱”不也变的温暖了吗?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它是典雅的,这也是它的属性。如今网络诗歌的泛滥,鱼目混杂,良莠难辨让多数诗人感慨和不安,但如何在此保持一份自己的真,这又是一个大问题了。2008-12-20
卑 微
——他们摘掉斑马线的面具漂浮着
——这一枚迷向的秤砣漂浮着
申冤者吞下状纸
卖唱者削细舌头
乞讨者背负铜锣
流浪者与水博弈
纸人乱飞的十字路口顺着下水道的气味
爬上一座十字架。从此,靠着钟摆的木梯
患上了健忘症
他们的背影被秋风搓成一截草绳
他们的地平线正在卑微地颤栗……
单占生点评:《卑微》是一首很值得称道的诗,诗中展示了下层人困苦无助的生活状态。这样的人文情怀,正是当下的诗人应普遍具有的精神。——摘自《河南诗歌2011年代序》:《中原诗风的根脉与现在式状态》
草木之心
长满野草的心里,羊群的蹄印蓄满清水
怀着被露珠坠弯的谦卑
那荆棘编成了命运的弹簧
长满野草的心里,鸡鸣犬吠皆梦遗
卷着青菜叶的胖虫仍在蒙头大睡
月亮仿佛遗失的一粒安眠药,悬于清风故里
在生活里,火柴头和闪电相互磨擦出正能量
这世相少了一丝丝沉重感
这悲凉多了一个人的体温
若有青山蜿蜒而行,必有对峙的一条小溪
紧邻山脚已经燃灯的红瓦房
人影恰似等待搀扶的幻觉
江野点评:他(田地)像一个魔幻的摄影师,以心为境,为事物摄下质感的生命状态。他善于采用比较独特的视角,把发生在生活周围的大小事件组接到诗歌写作里,应构一种立体而错综的氛围。他的诗歌作品更多是一种精神体验;游离、斑驳、彷徨、陌生、坚韧,在质感之中向读者呈现出一种困顿和挣扎。
暗器时代
把刀子夹在一本书里。他是扉页,晾着把柄
她是栅栏,窝藏锋芒
刀子是他和她之间的一次对折:
重叠一起的时光,坚持抵犄的锐角
若是割腕的刀子,请夹在一本经书里
供他念经,遗忘长着黑翅膀的咒语
供她清水,看鱼尾纹会不会活过来
有时是一把伤心的刀子,隐居于竹林
这竹林,是和诗人比肩而立的野句子
积郁在乱坟岗前。她曾问:
伤心的是刀,还是空心竹
这一把越磨越冷的刀子,养在一场连阴雨里
独自消化胸中块垒
皆藏起一刹那的行凶之念。早晚会看清远山的
剪影和尘世的冷暖。他不语,他抹黑一张脸
把刀子夹在一本书里,若是兵书
就教她熟读兵法,化解典故
看透他的病灶——这个经常念叨着
“心远地自偏”、郁郁寡欢的家伙
孙联邦点评:青年诗人田春雨(田地)善于处理复杂的题材,一把刀子在诗人笔下呈现出令人难以捉摸的神秘,一把刀子的具象在读者的眼睛里反复跳动,它即将割破黄昏的偈语。诗人把自己的思考或情绪,熔铸在一把刀上,这把刀就是一条跳跃的鱼,我们随着诗人情绪的跳动而跳动,随着诗人的猜度而猜度,随着诗人的假设而假设,诗人巧妙地穿插了“情节”,诗句跳跃、紧张、有点儿侦探剧的悬念,和黑色色彩的冷峻,诗人在对一把刀子进行反复的拷问,它可以是家庭间的矛盾冲突,也可以是个人的困顿,也可以是诗人的落魄失意,还可以是社会群体的对立对抗等等,总之,一把刀子具有了多重复杂的指向,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品读,但诗人尽量把它列入“善良”的一类,他希望这把刀子向善、向良、向美,他假设把它放到经卷里,把它放到竹林里,把它放到兵书里,他想软化这把令人颤栗的刀子,他在寻找一剂化解尖锐刀子的良方,“若是兵书,就教她熟读兵法,化解典故,看透他的病灶”,这才是诗人心中希望的那把刀子,也是读者所希冀的。诗人的意象神秘契合,节奏诡谲多变,诗思纵横捭阖,读后令人难忘,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201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