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苏:吃药能解决心理问题吗?
心理问题不可能快餐式的解决!
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领域发展了一百多年了,按照"西方科学的思维"不断在完善心理治疗领域中的“对症下药”模式,经过众多优秀和杰出的精神病学专家的集体努力,心理治疗和咨询的医学和学院模式中有着特别优秀和优良的标准,如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标准DSM-X、中国精神诊断标准(心理障碍)CCMD-X、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ICD-X,都是经过众多专业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多年的经验和临床经验的累积编写出来的,有着广泛的指导性和参考性。
“千锤百炼,百炼成钢”可以这样形容这些标准,很多有心理问题的人看了这些标准,有时会有一种惊人的感叹,这不是说的就是我吗!这些标准是非常好的,同时也是有很多先决条件和限制的,不能随便用来诊断,需要经过很多的排查和确定,一段时间反复的验证,才能下判断。但是,在现实的操作中,科学性和客观性完全让位于主观和随意,标准只是一个随意拆分的玩具,根据效益与快捷的商业原则,有时像连锁大型快餐企业一样,都快餐式的就诊断贴上“标签”了!
在现实的医院模式中,很多(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是执行的是流水线作业,大多数心理医生一般都是参照这些诊断标准上的几条“重要指标”结合量表测量的“最终电脑显示结果”,加上“患者”简单的自我表述和些许周围人的陈述,三到十分钟时间,就可以直接诊断“患者”的心理疾病,然后贴上标签——“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边缘性人格障碍、青春期精神分裂、恐惧症等等”,然后按照这些症状开药,最重要的是下了一个恐吓性的催眠暗示“一定要按照要求吃药,怎么吃,不能停药,停药的话,后果自负!”。很多人就这样一辈子背着这个标签,按照这个恐吓性的暗示,不停的吃药,换药,吃药,换药,加药,吃药,最后把大脑吃傻了,人吃迟钝了,各个内脏器官(心脏、肝、胃、肾、膀胱等等)都被药的副作用毒害了,当然医生和周围的人都省心了!一个人吃药的痛苦总比全家人的痛苦好。只要你不再妨碍周围人的生活就好,虽然是其实只是池塘里被毒害的鱼,谁叫你抵抗力和承受力比别人差。写到这里的时候,心理涌起一种无限的痛苦与悲伤。
真正做过临床心理咨询的有经验的心理学工作者都明白,人的心理状态是很复杂的,每个来访者身上往往都是各种症状都纠结在一起,比如抑郁、焦虑、恐惧、强迫、躁狂、失眠等状态都同时存在,因为导致症状的原因,如原生家庭、亲密关系、人际、环境、自我、疾病、情绪、内在儿童状态等等,人的症状其实是在不断的转换和变化当中的,对于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师来说,症状并不重要,那只是个指标和信号,只是一个提示,告诉周围的人和自己,这个人很痛苦,出问题了,我们需要了解症状背后的原因,帮助来访者心理得到真正的成长。如果症状完全不能得到自我控制,可以在一段时间和特殊情况下用一些药物来控制和缓解,但不能完全只依赖于药物,将责任和希望全依赖在一个小小的药丸上。弗洛伊德曾说过类似的话:焦虑和痛苦是成长的动力,如果去掉焦虑,人就会麻木的以为自己没有问题。
标准都是人确定的,也是人运用的,重要的不是标准,而是运用标准的人!我们要尊重前辈的成果和标准,但不能迷信这些标准,不能绝对化、真理化,要根据心理的规律和现实的情况来相应的应用,在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稳定的关系和相互合作基础上,以精神分析为基石,慢慢的陪伴痛苦的个体去认识自己,觉知自己,原来我是这么回事,重建人格,回归生活和社会。
吃药能缓解一定程度的躯体症状,但吃药不能解决心理问题,不要把一个辅助的部分当成主要功能使用,心病还须心药医,慢慢来。
相关链接:
2、阿苏:你不求助,我不出手,没有建立咨询关系去分析别人,等于找抽
5、阿苏:走进咨询室的那个人, 不一定是家里心理问题最严重的人
作者简介:阿苏,男,心理咨询督导、精神分析倾向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团体辅导师,2015年度壹心理最佳专栏作者,北京晚报"心理行者"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