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有些病就得这么办
《孙子兵法》有言:“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那么,作为一个中医师,对待人之疾病,能否做到“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即不用针灸医药而使疾病痊愈呢?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这是《孙子兵法·谋攻篇》里的一句话,其意是说,善于作战的将领,不用去争战而能让敌人屈服。这也正是俗言“大丈夫让人爱不如让人敬,让人敬不如让人服”,特别是让敌对方屈服,一直以来,非但兵家,也是一切仁人志士所追求的处世境界。那么作为一个中医师,对待人之疾病,能否做到“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即不用针灸医药而使疾病痊愈呢?且来看仲景先师的教导。
仲景先师很重视“屈人之兵而非战”。
他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就告诫同行“上工治未病”,也即好的医生是以教人预防疾病为第一要务的。仲景这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就是兵家之不战而屈人之兵也。纵观《伤寒论》一书,作者仲景更是就“屈人之兵而非战”这一高超用医思路,提供了相应医案,笔者不揣粗略归纳出来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其人得了太阳病时,或中风或伤寒,好的医生并不非要着急为患者治疗,而是密切看护、观察,使太阳病邪不往下传,从而让疾病自愈。这,也即为“屈人之兵而非战,之一个层面的意义。
在此,我们还是举《伤寒论》中相关条文如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一条,总括了太阳病,或中风或伤寒的自愈周期一一发于阳者,即中风,七日可以自愈;发于阴者,即伤寒,六日可以自愈。若作为一个中医生了解并懂得此理,当问诊的患者经诊断为或中风或伤寒的太阳病,素体也并不差,这时,我们就可以依据仲景先生所教导的“经验”,等其病程结束而自愈。假若太阳病患者,或中风或伤寒,在自然病程将要结束时病未好,并且“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疾病又往下传变了,怎么办?仲景先师说:“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风家”,即平素常很容易中风的人,若这一次得了中风感冒,中风自然病程七日已尽,病仍未向好。这是为何呢?《伤寒论》第十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也就是说,此时也不要太着急去救治,而是要观察护理,若病不向他经传变,则十二日便可自愈。以上这些《伤寒论》中的条文,是仲景先生告诉我们,太阳病有自愈的可能,若注意使其病不传他经,则可以让患者依靠自身免疫之力,使疾病好转。这正是“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二是若一个患者经过发汁吐下等法治疗后,大病已去,余邪未尽之时,“上工”对之也该是“非战而屈人之兵”。《伤寒论》中相关条文如下:第五十八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一条便是告诫中医师们,当遇到一个经过诊治,大病已除,余邪未尽,“若亡血”即身体虚弱,“亡津液”就是胃气有些不合的患者,此时,大可不必急开药组方去医治,而应使其“阴阳自和”,患者体内阴阳之气调和,其病便可自愈也。还比如第五十九条有云:“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这一条是说患者以前看过医生,该医生为之用了大下之法,后来又复用汗法,所得之疾病基本好了,唯有小便不通,这是因为以前救治过程中伤了患者津液所致,怎么办?仲景先师道“勿治之”,也就是不要去着急治疗,“非战而屈人之兵,,等到患者小便利,这病就好了。
综合以上仲景治病之思路的具体条文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说,张仲景就是“屈人之兵而非战”的一个“善用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