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馨胜:入古出新,意明笔透,以“草木皴”填补画坛空白
黄馨胜,1977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画院高级研究生班,师从石齐、王文芳,贾又福,王明明等诸先生。现为草木皴画法第一人、诡异山水首创者、清华美院高研班导师、北京画院石齐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职业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高级画师、北京涉外经济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有一种山水语言叫做皴法,有一种皴法叫做“草木皴”。自古皴法以画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为技法,表现山石的质感用披麻皴﹑雨点皴等;表现树木的表皮用锤头皴等;表现云雾的缥缈用米点皴等。而纵观皴法数十种,却难有画草木树林的技法表现其幽邃。
黄馨胜《如意图》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皴法的守成与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山水画家与山水画大家清晰的分界线之一。而历来能够被人记住,名留青史的山水画大家,譬如荆关董巨;再如宋代马远、夏圭、米氏父子;元代黄公望、王蒙、倪瓒等人,亦或是近代的傅抱石、黄宾虹等,其无一不是在皴法上创新出独属于个人标记风貌的皴法。
黄馨胜《山水四条屏》
而时至现代,皴法亦是考量一名山水画家对传统功底与技法的继承发展能力的一级重要的标准。能否在皴法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成为黄馨胜对艺术苦苦追求的目标。但苍天不负有心人,在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黄馨胜终于逐渐创新并完善了一种既没有偏离传统,又有别于古人的全新皴法——“草木皴”。“草木皴”源于自然的提炼而又依归于自然,黄馨胜用自己创造性的表现方法描绘那“蔚昙昙其杳蔼,象翠盖之葳蕤。”的草木山林。
黄馨胜的“草木皴”在密集状的皴点中带有一种文人的气韵,画草木的葱蔚洇润,画山野的卉木蒙蒙,这种视觉触感是层层浸染的厚重感与重叠感。皴法、墨法不仅变现草木的茂盛而且表现出山体的巍峨辽阔和云霞的流动变化。在他的作品中十分的注重笔墨的表达,以笔墨宣泄情感,表述自我,呈现精神,将画格与精神通过笔墨融为一体。
黄馨胜《云绕红树图》
山水画观得是山水,望得是敬意,游得是自然,品得是心境,藏在深山密林里的烟火是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是“天人合一”追求自然和生命融合的至高境界。观黄馨胜的山水作品有着不刻意间向传统古意寻津问道的精神,也有着俊逸雄浑的审美指向。作品中蕴藏的清澈和典雅气质,这不仅是黄馨胜艺术追求中作为语言的表层法则与结构,也是酝酿在自然精神中深厚内涵。
黄馨胜《林中家》
黄馨胜的近期作品“秋韵红林”系列,整体的构图、造型、造境和色、墨、线的运用都染上了一层浓重的抒情性气质。画面中那漫山遍野的枫林,或暗红,或赭红,或淡黄,或金黄……成团成簇,如火似霞,一望无垠!观之品之,令人激动,陶醉,狂欢。作品浑厚的造型与单纯的色彩处理,染秋色之红艳,此非主观臆造,乃目睹大自然造化之功的艺术想象。
黄馨胜《金色云山》
力透传统,强调创新,黄馨胜从自然界的真山真水中提炼出一种独特的山水皴法“草木皴”,用皴、点、染三步合一,将草木之茂盛立现于纸上,通过层层浸染使山林草木厚重而滋润。以笔情墨趣写山水之真,以性灵逸气抒内心之情,十余年的执意不改的艺术实践与追求,塑造了黄馨胜的“草木皴”。
黄馨胜《云山水》
用传统的笔墨阐发超逸的民族文化精神,用创造性的艺术思想新生出独特的“草木皴”技法,在继承中不忘推陈出新,在推进中国山水画发展中作出贡献,他就是不畏艰辛的艺术攀爬者——黄馨胜。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