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3号-上海徒步第50回 老城厢徒步·从三山会馆到文庙(复徒)
本周六为农历丁酉年的最后一次徒步,天气寒冷,冷风刺骨,却仍然阻挡不住20多位小伙伴的参与热情。本次为老城厢徒步的复徒。欲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请参考上海徒步光影公众号的往期文章:
2018年1月14号-上海徒步第49回 老城厢徒步·从三山会馆到文庙
以下贴一张集体照,本周首次有外国友人加入进来。
1三山会馆
三山会馆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在沪的福建水果商人集资兴建,是上海唯一的一处保存至今的晚清会馆。因福州城内有三座山:东南于山、西南乌石山、北面越王山,故会馆得名“三山”。三山会馆的门楼文革时曾经受到破坏,后2009年根据老照片进行了还原。
三山会馆在当时,是福建水果商人聚在一起谈论商务和祭祀妈祖的所在。现存会馆为原会馆的移建,为红砖建筑,保留有装饰精美的戏台和妈祖庙。戏台为表演节目敬神之用,观众只能在两侧就坐。戏台上雕刻有精美的藻井。
同时,三山会馆也是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集合地,现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这也是会馆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戏台两侧的厢房已辟为红色教育的图片展览馆,讲述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历史。三山会馆前面,新近落成了王若飞的汉白玉雕塑。王若飞,时任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南市区的总指挥。
三山会馆的对面为2009年落成的新建筑,二楼有上海会馆历史展览馆,展示有上海的会馆历史,潮州会馆、福建会馆、关山东会馆等,反映了上海近代商业的繁荣。
会馆展览馆的楼下现在正在举办年画展,昨天(2月2号)开始,为期一个月。想了解年俗和年画等艺术,可以来此体验。
2蓬莱中学和大同中学
现在的蓬莱公园和大同中学,是原“大同大学”的旧址。大同大学,1912年成立,前身是北京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教师胡敦复、平海澜等在上海建立的立达学院,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以“理工”著称,素有“北有南开、南有大同”之说。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同大学商学院并入上海财经学院,理学院并入复旦大学,工学院相关科系分别并入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文学院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大同大学被取消建制。
3上海公益新天地园
普育西路105号为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在上世纪20-30年代是远东最大的慈善机构:新普育堂,同时也是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旧址所在地。园区内有十几栋建于1913年的,混合了哥特式和中国风格的建筑。新天地园最新的定位是公益发展成就展示地、公益事业创新策源地、公益资源配置集散地和公益文化培育引领地,功能包括公益产业孵化等项目。
园区内的上海民政博物馆是中国的第一家民政博物馆,讲述了中国民政的发展历史,民政的职责范围等,很值得一看。
4清心堂
基督教清心堂(Pure Heart Church)位于大昌街30号,原名上海长老会第一会堂,于1860年由美北长老会所创立。
5大南门邮政所
沿着跨龙路向北,可以看见一个黑色的圆形塔顶式屋顶。这里现在是大南门邮政所,中华路。这里原址是上海电话局南市总局。1920年竣工的新古典风格,立面对称,中轴顶部设方形基座冠穹顶,基座正面为大钟,四角有科林斯式组柱:3层设半圆券窗,券肩及底层人口台阶等饰巴洛克浮雕装饰。
6光启南路和蓬莱路
继续往前走就是光启南路,这是为了纪念徐光启而设立的。这里就进入了老城厢的腹地了。格局还保持着清末的样子。穿过这条地图上没有的弄堂,体验市井生活的烟火气。上海,不只有光鲜的高楼大厦,还有逼仄的弄堂和弄堂里人的生活。
徒步至经过光启南路,偶然发现了前段时间网上报道的石柱。2018年1月初,光启南路道路拓宽,意外发现了两根石柱,经过专家初步鉴定,属于牌坊立柱,甚至有可能是明代建造的徐光启纪念牌坊“阁老坊”。目前相关史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7文庙
位于老城厢文庙路215号,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一座祭祀孔子的文庙,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每周日有二手书交易市场。
8美食
文庙街282号是网红菜饭的所在地。特色是菜饭配骨头汤和卤煮等,感兴趣可以来此一尝。
上海徒步光影shtubu—你,真的很有品位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