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桩盆景造形的规律与原则

树桩盆景的理论与实践

                                           ——树桩盆景造形的规律与原则

                                                     作者:广西南宁 段梦昭

      摘要理论,是对实践活动的一种认知,实践是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理论应跟上实践的步伐,否则,理论就起不到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前进与发展速度就会变得缓慢。本文试图站在美学的高度,借鉴前人绘画、雕塑等造形艺术构图的理论经验,结合众多盆景创作者的造形实践及自身的体会,来探寻树桩盆景造形的规律和原则。

       说明: 关于“造形”与“造型”。电脑字库中的词组,只有“造型”,没有“造形”,许多理论书籍和文章,也都是用“造型”,但“形”和“型”是有区别的。文中所用“造形”一词,并非用字错误。至于“形式”和“型式”的运用,也属同理。

二0二一年二月



树桩盆景的理论与实践

——树桩盆景造形的规律与原则

我们所得到的原生态树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有形状特别、很具美感之处,但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的缺陷,因此,需要我们按人的审美观点去加以利用和改造,以充分展示树桩的美感并借以表达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这就是造形。

一、树桩盆景的造形流程

树桩盆景的造形,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第一步,是得到树桩。树桩的来源有四种,一是育苗。育苗创作盆景,成型时间较长,且很多奇特、优美的形状,只有大自然才有这种能力,人工很难造出来,故自然形的树桩盆景很少有人这样做,扬派、苏派、通派、川派那些规则性很强的盆景多采用育苗造形。从育苗开始并获得成功的自然形盆景,虽然少,也不是没有,广西南宁的方中烈师傅,其雀梅提根式文人盆景,就是从育苗开始的,用近八年时间,造型基本完成,而且非常优美。二是自己野外挖掘。野外挖掘的树桩,形状已经确定,挖到什么就是什么,没得选择。三是购买。购买的树桩,又分下山桩和已经种活一年以上树桩。购买,可选择的空间大,你觉得桩型不错,属可造之材,便可买进。四是一些尚未完全成型的初级盆景,你觉得其有艺术升值的潜力,或是想按你自己的风格对其进行改造,也可购买。第二步是根据树桩的特点,确定最佳观赏面。第三步,是根据树桩和最佳观赏面的特点,选择确定其合适的型式风格,也可以说是立意和确定主题。这一步,有的树桩能很快确定,而有的树桩,则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但不论怎样,这一步是不能也不可能省的,只有这一步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有了明确的答案,以下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第四步,反复对树桩的根、干、枝、叶进行蓄养、加工、整理,使各部分定形、定位。第五步,是配备树盆、饰材、几架。

二、树桩盆景造形的目的

造形是有目的的,是为目的服务的。总的来说,造形的目的,是为了塑造盆景的美,包括外在的形式美,也包括内在的意境美。外在的形式美,用来满足人的视觉需求,也即生理需求;内在的意境美,用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也即心理需求。视觉需求是最基本、最首要的需求,也是外在的、形式的需求。精神的需求则是内在的、内容的需求,是更高层次的需求。

塑造盆景的外在的形式美,是造形的直接目的,也是首要的目的。受文化水平、欣赏水平和个人阅历的限制,大多数观赏者,注意力都集中在盆景的形式美,只要外观造形独特、优美,就认为是好盆景。少数观赏者,在欣赏盆景作品形式美的同时,更注重其意境美,只有那些形式和意境俱佳的作品,才会令其驻足流连。

造形的目的之二,是“借形表意”、“借形尽意”。从盆景创作者的角度来看,盆景的造形,一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对美的感受和认知。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类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语言、动作、表情等,但每一种又都有其局限性。因此,《易传》中就提出了“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观点,当语言无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达出来的时候,就借助物象来表达。“物”是指具体的事物,“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作者把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都融入在盆景的外观形象之中,可盆景无言,如何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给观赏者,已不是“言不尽意”的问题,而是“无言表意”,全靠“立象以表意”、“立象以尽意”。至于能否达到“借形表意”和“借形尽意”的目的,则有赖于作者的造形水平及观赏者的欣赏水平。

塑造盆景的意境美,是造形的间接的、最终的目的。形式是为意境服务的,为了塑造意境的需要,有时需要美的形式,用美的形式来体现美的意境,有时也需要丑的形式,用丑的形式来体现美的内涵。但不同的盆景其立意不同,因而导致所需塑造的美的外在形式也有所不同。即使有相同立意的盆景,也因不同的树桩其组成因素的差别,导致所需塑造的美的外在形式也有所不同。造形的任务,是要在精神与自然形态的各自独立中寻求一种天衣无缝的结合,力求通过造形形式的具体化,恰到好处地在心灵与物质的碰撞中达到完美的交融,由形式的完美,达到目的的追求。因此,造形形式的运用、技巧只是一种手段,创造意境才是最终的目的。

三、树桩盆景的形式美

(一)艺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

任何艺术作品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形式的目的蕴含着内容,内容则积淀在形式美之中。在一件盆景作品中,精神内涵和意境创造是作品的灵魂,而体现表现意图的外在形式则是作品的生命。没有形式,作品不能成立,内容无所依附,灵魂也无法产生。表现内容的积累无论多么丰厚,如果没有了与之对应的、理想、新颖的表现形式,同样无法达到表现目的。

内容是依靠形式来体现的,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虽然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人们关注的重点,有时候偏向于形式而不是内容,从表面上看,好像形式是可以脱离具体的内容而单独存在的。但从根本上说,二者是不能割裂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末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反过来,如果内容不是有形式的内容,那么这内容就是一个谁也不知道存在于何处的怪物。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多样而不可穷尽。同一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同一形式,亦可表达不同的内容。

好的内容,表现在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度,表现在和谐、友爱、正直、崇高的精神,表现在揭示生命的真谛与生活的哲理。好的形式,不单纯是指美的形式,而是指能很好地表现其内容的形式,既有美的形式,也有不美的形式,甚至是丑的形式,好与不好,关键在于与其要表现的内容是否匹配,是否恰当。

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最理想的目标是:一是有好的内容,二是有好的形式。

(二)树桩盆景的形式、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树桩盆景的形式,就是按照人的视觉心理规律和审美原则,将盆景的各种组成因素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而生成的独特的外观形象。这种独特形式所带来的使人心情愉悦的感受,就是形式美。这种独特的形式,是千姿百态,不可穷尽的,其中既有美的形式,也有普通的不怎么美的形式,甚至是丑的形式。因此,美的形式只是形式美的一部分,是形式美的所有具体表现之一部分。心情愉悦的感受,既有因形式美所带来的美的视觉感受,也有从形式美所包含的内容中获得感悟或启迪所带来的心理满足。正如电影的结局,喜剧(这里讲的喜剧,不是美学上所说的喜剧,而是指诸如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结局形式),虽然剧情曲折,主人公历经磨难,却能满足大多数人正常的心理期望,给人以如西天取经,终成正果,或有情人终成眷属之喜悦心情;而悲剧则出乎人的期望,给人以思想上的警醒和心灵的震撼,让人认识到社会与生活的不尽如人意甚至是残酷的一面。

盆景艺术的形式和形式美都来源于自然界、来源于生活,盆景创作的实践活动是创造形式美的本源。人们通过漫长的、周而复始的实践,在对自然物象外在特征的直接感受、体悟和造形过程中,由最初的不注重表现形式,逐渐认识到形式不仅对目的性的表达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而且可以直接影响目的的发挥。因此,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地具备了利用形式因素对表现内容进行概括、抽象的能力,总结出了符合人的主体精神追求与目的性表达的具有典型性的形式,这个由一般的形式到型式的积累与沉淀过程,就是形式美的创造过程。

形式及形式美的特点,是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融合性。其独立性,表现在形式及形式美可以直接呈现于人们面前。人们欣赏形式的美,不需要深究其意义,不需要考虑其表现的内容,也不需要考虑其意境,显得简捷、明快、一目了然,直接产生美感,引起愉悦、欢乐。其融合性,表现在形式及形式美可以与众多的不同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表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美。

我们要区分和把握形式美、美的形式、自然美、艺术美这几者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和区别。一方面,形式美包括自然美和艺术美。自然美是形式的外观形象所体现出来的美,是美的自然属性;艺术美是形式与内容结合后产生的美,是美的社会属性。另一方面,形式美包含美的形式,也包含丑的形式,两种形式都是形式美的具体表现形式,都包含在形式美之中。一谈到形式美,人们很自然的总是首先及更多的想到优雅、完整、健康、滋润、圆滑、漂亮、鲜艳、秀丽等等美的形式,而很少甚至不会去考虑残缺、病态、枯瘦等等丑的形式,这是人们下意识的心理运作规律,这也是形式美的独立性作用于人的心理的结果,即只顾形式,不顾内容的结果。人们优先想到的这种美的形式,是树桩盆景形式美中的自然美。但是形式美中的艺术美,不仅仅是指美的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丑的形式一旦与特定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变成为形式美。如舍利形盆景,就是利用枯和残这种丑的形式塑造的形式美。把美的形式与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形式美,这是艺术;能把丑的形式与内容结合到一起,成为形式美,同样是艺术。如济公的形象,虽然是一个叫花子的装扮,但其行为却处处表现为惩恶扬善,为贫苦大众排忧解难,因而受到大家的喜爱。再如时下流行的年青人穿的破洞装,衣服虽破旧,但与匀称的身材、清纯的容貌、充沛的精力、活泼的性格搭配在一起,就更显其青春靓丽。

因此,树桩盆景的形式美,作为创作者形象思维与意象思维相结合的载体,创作者只有认真研究、总结形式规律,并结合自己对生活、生命的体悟,借鉴所有有利因素,才能把握形式美的本质,才能游刃有余地用具体的形式来表现抽象的意境,用有形的外象来表现无形的韵味,用相同的型式来表现不同的精神,用单一的形式来表现丰富的内涵。

四、树桩盆景的造形规律与原则

(一)规律与原则的定义。不少文章或书籍,规律、原则不分,或把规律当原则,或把原则当规律,甚至把一些造形的技巧与方法也说成是规律或原则。这是没有理清规律与原则的概念的结果。比如充足的水份是树桩存活和生长的必要条件,水分的缺失和过量都会影响树桩的存活和生长,这是规律;我们必须保证树桩不缺水,又不过量,这是原则;但何时浇水、怎么浇、浇多少,这是技巧、方法,我们不能混为一谈。

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稳定性和反复出现性。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规律总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

原则,是在符合规律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为依据,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原则是人的主观认识客观实践的结果,因实践是发展的,所以原则也是发展的;因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原则也有其局限性。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的认识的提高,先前的原则必然会被打破,会被新的原则所取代。比如无土栽培的出现,就打破了原来“种菜必须依靠土壤”的原则。原则,也是我们应当遵照执行的,依原则行事,则事半而功倍,违原则行事,则事倍而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原则,也是群体意识的一种反映,所以,遵照原则行动,容易被大家认可,违背原则行动,很难被大家接受。新的原则的形成,有待于群体认识的提高,但这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

方法和技巧,则是在遵循规律和原则的前提下,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条条道路通罗马,达到同一个目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技巧就是在多种多样的方法中选择效果较好的那一种,以及如何更好的实施这种方法。可以说,技巧是方法中的方法,是大方法中的小方法。例如枝干的拿弯,方法很多,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具体采取哪种方法,及采取这种方法如何存利去弊,就是技巧。

规律、原则、方法、技巧,这几个概念,有着共同的特性,那就是,这几个概念,都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识,都能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盆景实践,它们对盆景的造形都同等重要,不可厚此薄彼。因这共同的特性,使我们往往忽视其区别而产生概念的混淆。鉴于此,我们在探讨盆景理论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把规律说成是原则,把原则说成是方法或技巧,也不能把原则说成是规律,把方法或技巧说成是原则,更不能把方法或技巧说成是规律。我们也不能把规律理解成大的原则或整体上的原则,不能把原则理解为小的规律或局部的规律。

以上所说,还是太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是难以区分什么是规律,什么是原则,什么是方法,什么是技巧。那就说简单些,不变的是规律,可变的是原则;事物本身固有的是规律,人为制定的是原则;能达到目的的是方法,能使方法达到最佳效果的措施是技巧。

之所以对规律、原则、方法、技巧的概念大费口舌、周章,强调区分概念的重要与必要,一是出于理论的严谨,我们必须有一个认真的态度;二是为了方便读者对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概念不明,势必造成理解的困难、错误,思维的混乱、糊涂。

(二)如何确定树桩盆景造形的规律和原则。

树桩盆景的造形,究竟要遵循些什么规律和原则?这一直是困扰盆景创作者的一大难题,也是盆景理论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当从树、形、人三个方面的因素来认识、分析、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这三个因素,是与造形关系最为密切,最具直接影响力的因素。树桩盆景的造形,是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三个因素中,人是主体,树桩是客体,树桩盆景的造形是主体对客体形象的塑造,因此,人的因素,是造形的第一要素,是决定性因素,决定着造形的最终结果。树桩的因素虽然也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人对造形的设计与决策,但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同一个树桩,不同的人、不同的立意,会造出多种不同的形状。而且,人的因素,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是主动的因素,树桩的因素,则是机械和被动的因素。因而,树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相比,只能处于次要的位置。形,则是人的因素与树桩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互为依托的。没有人的参与,树桩的造形无从淡起;没有树桩,也就无所谓树桩盆景的造形。树桩,依靠人的艺术智慧,得以造形;人,通过对树桩的造形,得以展现艺术的智慧与才能。

因此,我们研究树桩盆景的造形规律,就是要研究树、形、人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对造形产生的影响,从中找出其需要我们遵循的规律;我们研究树桩盆景的造形原则,就是要弄清楚在遵循造形规律基础上应制定些什么样的原则。

(三)树桩盆景造形的规律与原则

1.树桩方面的规律与原则

律:突显个性规律

个性突显规律,是指对树桩的造形,要突出显示树桩的个性,也就是特色。这里的“个性”,既包括这一树桩区别于其它树桩的个体形态特征,也包括这一种类树桩区别其它种类树桩的种类形态特征。具体到每一个树桩,其个性特色,都是这两种形态特征的集合。

树桩的种类形态特色,如柳树的垂枝、松树的裂皮等,是物种亿万年来为适应生存环境不断进化演变的结果;桩的个体形态特征,如树瘤、伤痕、马眼、嵌石等,亦是这棵树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上百年的时间里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与各种恶劣因素不断抗争搏击的结果。这已经成为大家熟知的常识,就不多说了。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为什么突显个性是树桩盆景造形的一条规律?本人认为,其决定因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树桩的个性特征对盆景的美和艺术的重要性及关系;二是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与树桩的个性特征的关系。

我们知道,树桩造形的目的,就是塑造美。什么是美?美,就是能使人身心愉悦的事物特性的显现。“显著的特性”和“使人身心愉悦”,这是美的充分必要条件。蝴蝶和癞蛤蟆,前者虽是害虫,但因其形态娇小轻盈,色彩鲜艳和谐,又喜欢飞舞于花丛之中而被人认作是美的化身;后者虽为益虫,却因其色彩阴暗,浑身遍布恶疣而被人认作是丑的代表。它们两者都有很鲜明的个性特征,而结果却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就因为蝴蝶的个性特征能使人身心愉悦,癞蛤蟆的个性特征却使人身心难受。看到蝴蝶的形态,会让人产生一种轻松、和谐、远离忧虑的美好的感觉,而一看到癞蛤蟆的形态,就令人想起被蚊虫叮咬,肿胀起包,奇痒难耐的情景。我们还知道,盆景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美是典型形象的美,而典型形象就是具有鲜明独特、丰富生动的个性特征的形象。没有鲜明独特、丰富生动的个性特征,典型是无法树立起来的,美也就无从体现。由此可见,盆景的美和艺术与树桩个性特征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树桩的个性特征对盆景的美和艺术来说,是不可或缺,一步也不能离开的。

树桩的造形,人是主体,树是客体,是人对树桩形象的塑造,是人想借树的形象(包括整体的和局部的)来表达自己对宇宙、社会、人生的认识、感悟及各种复杂的思想情感。树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物体。树的形态特征,是在与其生存环境中各种因素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中形成的;人的性格特点、认识感悟、思想情感也都是在与其生存环境中各种因素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中形成的。当树的某种形态特征及其形成经历与人的某种性格特点、认识感悟、思想情感的形成及其经历具有相似性,人认为这种形态特征对其思想情感的表达具有帮助时,二者就会形成对应关系,人就会借形表意,借树的这种形态特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荷花,她从污泥浊水中生发出来,却出污泥而不染,颜色光亮,婷婷玉立,形态优美。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在大事大非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众人皆醉而唯其独醒,举世皆浊而唯其独清,虽受排挤打压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固持已见,不与他人同流合污。人们觉得二者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便借荷花的形象特征来表达这些人的高尚品格和思想情操。再如一个树桩,如果它具有干瘦暴露的树根、曲折的树干、树身遭受创伤之后留下的空洞疤痕等形态特征,就说明其生存环境的恶劣,显示出它艰难困苦的生存经历。如果树桩的顶端长出了新枝绿叶,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结出了或丰硕、或虽不丰硕还处在青涩期但已经看得到希望的果实。就说明其不屈的坚持和努力,没有付诸东流,是值得的,是令其欣慰和骄傲的。树桩的这些形态特征与人的人生经历也是具有极其的相似性。因而人就借树的这些形态特征来代表人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来表现“不经风雨,哪见彩虹”的人生感悟,来表达“只要坚持,不言放弃,风雨过后总会见到彩虹”的美好愿望。所以,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与树桩的个性特征的关系,也是相当于鱼和水的关系,是一点也不可或缺,一步也不能离开的。

毋庸置疑,树桩个性特征,是造形的最好素材,也是造形的亮点。这种特征越是明显、越多,可资利用的成份也就越明显和越多,对造形就越有利,对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也就越有利,其审美价值也就越高。

当然,一个具体树桩的个性特征,不可能尽善尽美,不可能完全满足人对造形的需要,这时,我们就需要施展技艺,对有用无用的进行取舍,对不完善的进行改造,对缺失的进行增补,以达到我们造形的需求和目的。

原则一:遵从自然

遵从自然,包含二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了解自然,二是要师法自然。古人作画,黄公望“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林深篠(xiao,小竹子)中坐,又每往泖(mao,水面平静的小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云巢画草虫“不知道我之为草虫,草虫之为我耶?”;板桥画竹,是先有自然之竹、眼中之竹,然后才是心中之竹,最终才得纸上之竹。可见了解自然,收集素材之重要。自然是博大的,不但具有极其丰富的树种,而且具有极其丰富的树的个体形态特征,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自然也是神奇而伟大的,它不但创造了树木极其丰富的形态特征,而且创造了许多十分奇特的形态特征和奇妙形象(如图1-9、37、38),这些都是人力难为的。树,或如人形、或如物状,或遒劲豪放,或潇洒飘逸,或古朴嶙峋,或沧桑古老,或清新脱俗,或如青春少女,翩翩起舞,或如垂垂老者,携手相依;根,或露于地表,蜿蜒蛇行,或攀附于悬崖石隙,绝处求生,或因雨水冲刷,根皆外露,枝干倒悬,仍枝繁叶茂,或如临水戏鱼,或如赴渊探月……。“搜尽奇峰打腹稿,胸有成竹始挥毫”,所有的这些树的形态特征,我们不深入自然,身体力行,不去作较为全面的、相对深入细致的了解和掌握,成天坐在家里沉思苦想、闭门造车,就想创作出形神兼备、形意俱佳的作品,这无异于做无米之炊。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了解自然、师法自然,除了对树木自然形态的了解和掌握,还有一种,是把树桩塑造成人或动物的形象,这就需要对人或动物的自然形态也了然于胸,这也是了解自然、师法自然的一个方面。

当然,既是创作,就不是自然形态的照搬、照抄,不是照镜子似的“缩影”。树桩盆景的创作,必须对各种树的自然形态特征作仔细地观察、研究,认真进行一番剪裁、取舍、渲染、夸张的艺术加工,才能更集中、更典型地再现自然。不少盆景技师文化水平不高,但能创作出颇有意境、形神兼备的精品,正是他们在观察自然,了解自然,在“行万里路”上下功夫的结果。现在科技发达,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途径很多,可以相对轻松地从书本和网络上学到很多素材和理论的知识,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我们强调从大自然中获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并不否认从书本和网络上学习理论知识,也不否定从名师大匠那里学习实践经验,而是要正本清源,不要把师法他人当作源流,如果本末倒置,盆景的艺术源泉就会枯竭。虽然不容易,但只要有机会,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应该多爬山、多涉谷,从实物的、全方位地了解树桩的形态特征,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的养分。

图10 《芒果》

1.这是一个年青人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图片,他有3个孩子,从农村来到城里,整日穿梭于高楼大厦之中,专做卫生间防漏水的维修工作,他的感言:“看到这个图,你还有什么不努力的理由?”

2.这棵芒果树,生活在贫脊的土壤之中,无人浇水施肥,无人管理看护,然而不幸还远不止于此且接踵而至,先是遭到人为的摧残,枝干全无,后又是遭烈火的炙烤,皮焦肉干。好不容易萌发出来的幼枝,本就不多,还死了几条。就在这种残酷的、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它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只要活着,就要努力,不以享受为目的,而以奉献为宗旨”,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与最高境界。

3.一个气息微弱的烂树根,形象是丑陋的,但内容却是美好和崇高的。这种丑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结合到一起,不仅给人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更给人心理、精神上的强烈震撼和人生的启迪。

4.这是一个纯自然、未经任何人工刻意雕饰的树桩,却非常精准地符合形式美的造形原则,几条稀疏、弱小的枝条将严重残缺的树桩暴露无遗,很好地体现了主体;树桩的枯萎、枝叶的稀少与果实的丰硕,树桩的瘦皱、灰暗与叶片和果实的丰润、鲜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三处枝条、三个芒果的分布,有疏有密,有聚有散。以绿色为主线,形成了一个很好的S形律动画面。集自然美与艺术美、形式美与内容美、造形美与意境美于一身,这是树桩盆景造形最优秀的自然典范。也从中可见,了解自然与师法自然的重要性。

原则二:树桩人化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那么,树桩的个体形态特征包含些什么内容呢?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树桩的扭曲、枯朽、苍老、鲜花、果实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上的美感,却忽视了这些树桩形态形成背后的辛酸与泪水。树桩人化,就是将树桩看作是人,这样,树桩也就跟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我们就可以站在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体验树在生存过程当中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乐。树桩的每一个形态特征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有些表面上看纯属偶然的东西,实质上都包含着内在的必然性,都是这棵树的生存环境逼其产生的结果。按树的说法,那就是:“不是我想长成这样,是环境逼我长成这样的”。一个“逼”字,我们就可以想象,树桩在生存过程当中,会经历多少阻力与磨难;一个“逼”字,我们就可以感受,树桩在生存过程当中,会承受多少屈辱与无赖;树经受不住阻力与磨难,就会死去,经受住了阻力与磨难,就会带着累累伤痕,继续生长,开花结果,因此,一个“逼”字,我们还可以体会,树在生存过程当中,会包含多少悲伤与痛苦、希望与失望,会产生怎样的喜悦与欢乐。以上这些,就是包含在树桩个体形态特征中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正是我们人所需要的希望通过树桩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内容。将树桩人化,还有种说法,就是进行换位思考。有了这种换位思考,就能将树桩在生存过程中的一切遭遇,当成是人的遭遇,把树的感受当成是人的感受,把树的想法当成是人的想法,就能将树桩的丰富的个性特征与人的思想情感形成一一的对应关系。这样,树桩的造形,就有了构成因素和个体形态特征的取舍理由和依据,就有了整体形象需求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2.形式方面的规律与原则

规律:形式美规律

树桩盆景的造形,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树桩个性特征的应用;二是对构成因素进行排列组合。树桩盆景形式的美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局部形象的美,二是整体形象的美。形式美的规律就是树桩个性特征的应用规律和构成因素的组合规律。树桩个性特征的应用,其重点在局部;树桩构成因素的组合,其重点在整体。不论哪个个性特征的具体形态,或是多个构成因素的组合形态,都会对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特定的影响。

树桩个性特征的应用规律。《道德经》里有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鱼)。意思是,懂得了如何把鱼做成美味佳肴的小道理,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也就不难了。树桩盆景的造形,也是这样,表面上看来是非常的复杂,其中有太多的已明确的因素需要你去取舍和利用,也有太多的不确定的因素需要你去判断和预知,但如果你懂得了其中的奥妙,这一切就会变得简单和容易。这叫作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做鱼这道美味的小菜,要想色香味俱全,诀窍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油、盐、酱、醋、葱、姜、蒜等配料的使用。这些材料,都各有其独特的性质和作用,投入的先、后、多、少,都将对菜的色香味产生直接的影响。不懂得其中的诀窍,就象做鱼这样的小事情,也是非常难的。树桩盆景的造形,其个体形态特征,就相当如这些做菜的佐料。我们只有懂得了每一种形态特征形和色的性质,只有懂得了每一种形态特征对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的特殊作用,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地合理地应运这些个体形态特征。了解和懂得其性质,是相对容易的,因为这些个体形态特征的形和色,都是明确而清晰的,凭人的视觉就能得知。就象油是腻的、盐是咸的、醋是酸的,这我们凭味觉器官的感受就容易知道。而要了解和懂得其作用和作用的大小,则是比较难的,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只能有一个大体的原则。如放盐,只能说是年青人多放,老年人少放,干体力活的人多放,干脑力活的人少放,味重的人多放,味轻的人少放等等。树桩各种个性特征的作用和作用的大小,也难以一一明确和列举,也只能有一个大体的原则,那就是:伤痕,马眼、残缺、枯残、粗糙、灰暗等个性特征,适合表现抗争、顽强、奋斗、拼搏等悲伤的情调;而叶片、花朵、果实、圆滑、鲜艳、明亮等个性特征,适合表现和谐、舒适、旺盛、热情、奔放等喜乐的情调。悲伤的情调可以表现崇高、伟大,喜乐的情调可以表现柔弱、优美。悲伤的情调与喜乐的情调结合,可以表现一切美好的生活都来之不易,都需要艰苦的努力与顽强的拼搏,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

树桩各种个性特征的作用和作用的大小,虽然难以一一明确和列举,但有几种形态特征,虽是常见、常用的,但对树桩盆景的造形,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固定下来,当作造形的原则,以便于指导树桩盆景的创作者,在实际过程中的操作。

原则一:曲中见奇原则

《病梅馆记》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姿,乃形态、形象也。直,并非无姿,而是司空见惯,难得新奇之态。千姿万态,尽在曲中求。曲美,体现了植物适应自然生长环境,冲破阻力,一往无前的精神。枝向上长,根向土伸,这是一般的定式,只有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才会改变其自然生长的方向,变得蜿蜒曲折。如长期的强风吹拂,树枝就会斜向或横向生长。这种情况,在自然界中不可多见,因而奇特和珍贵。曲美,体现出一种动态之美。如蛇之前行,越弯曲,动感越强烈。树桩盆景,从整体来说,是一种静态之美,动感的植入,就犹如深潭之中投入一颗石子,会冲击人的平静心灵,给人以生机无限和活力四射之感。曲美,是一种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相对应、相补充。阳刚之美相对单调,阴柔之美则不仅富于变化,而且能使人急躁的心情得到平静。曲美,能在人的视觉心理上给观者一种柔和迂回、婉转起伏、流畅优雅的节奏感与韵律美感。植物的根、茎、枝,如何在曲中求美,是盆景极为关键之处,也是极为重要之处。

图11 曲中见奇

原则二:欹中造景原则

《病梅馆记》曰:以欹为美,正则无景。这里的正,与直是有区别的。直,是指植物的根、茎、枝朝上下左右及任意方向的直线延长。正,则指树型端正,不偏不欹。欹,乃歪斜不正之意。景,本意是状况、景况,这里,既指人的视觉感受,也包括通过视觉感受而产生的心理感受。正,并非无景,只是难以产生好景、美景。欹斜,能给人一种重心不稳,欲跌需扶;吊于悬崖,行空欲坠;临水赴险,危急难挡等等令人难以忘怀的奇特感觉。(图12-14)

图12   吊于悬崖,行空欲坠

图13  临水赴险,危急难挡

图14 重心不稳,欲跌需扶

原则三:直中取势原则

古人审美,大多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但大自然中,以直为美者,亦大有存在。虽则无姿,却有气势。曲美,体现的是一种阴柔之美;直美,体现的则是一种阳刚之美。庐山瀑布,飞流直下;长江天险,斧劈刀削;“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与朱元思书》),等等,给人一种强大的、动人心魄的气势。这些或雄、伟、峻、峭,或大义凛然、大气磅礴的气势,非曲柔所能表现,唯正直方可承担。正直,也是绝大多数人信任、依赖和崇拜的品格,因为现实当中,在许多大是大非面前,由于人性的诸多缺点,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不畏强势、不惧牺牲的,只有那些正直的人,才敢于舍生取义、挺身而出。正直,是波涛汹涌时的中流砥柱,是危难无助时的定海神针。(图15、16)

图15  正直

 图16  正直

原则四:枯残显生原则。

树桩盆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生命力,因而称其为“活着的画”。既然是有生命的东西,那就免不了老病死,也免不了枯残缺,免不了风霜雨雪、酷暑严寒等自然条件的严峻考验,甚至是兽踏虫咬及人为的砍伐、摧残,这是自然的规律。但不论怎样,对生的渴望,却是其永恒的追求。树桩盆景的这种生命特征,与人的生命具有惊人的一致,这种一致性,使得人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将自己的人生际遇,将自己对生活及生命的感悟融入到树桩盆景的造形形象之中。一棵树,在风调雨顺、土松肥厚的情况下枝繁叶茂,没人觉得出奇,但如果生长的悬崖绝壁之上,缺土少肥,在大部残缺、枯死的情况下,尚存一活枝,且青翠欲滴,就不得不令人叹服生命的顽强、伟大与可贵,不得不对生命心存敬畏。枯枝残干与鲜活的生命形成强烈的生与死的对比,其对人心理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憾,是其它表现形式无法企及的。这也是枯残式、舍利式盆景受人喜爱的原因。(图17、18、19)

图17 枯残显生   

 图18 枯残显生

图19 枯残显生

树桩构成因素的组合规律。树桩盆景,其构成的主要因素虽不多,集中体现在根、干、枝、叶、花、果等六个方面,但每一方面,又都有大小、长短、曲直、粗细、老嫩、枯荣、疏密、多寡、颜色及伸展方向等众多的个性特征,这些构成因素及个性特色不同的排列组合,便构成了树桩盆景的千变万化和千姿百态。创造树桩盆景的形式美,就是要将这些众多的构成因素及其个性特色按照作者的意愿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这些组合规律,体现在树桩盆景的造形上,主要有对比与协调、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匀称。不论是整体的谋篇布局,还是局部的安排布置,及细节的刻画描绘,都要考虑这几个方面的因素。

对比与协调。对是相对,比是比较。对比,一是指同一类性质的东西进行相互比较,如大小、颜色、重量、方向、长短、曲直、多寡、枯荣、疏密、虚实等。二是不同类性质的东西进行比较,如形式的丑与内容的美相对比,相貌的丑与心灵的美相对比。有对比,才会显差别,有差别,才会显好坏,这种差别性越大,给人的视觉或心理的冲击就越强烈,就越能衬托出内容的崇高与伟大。树桩盆景的造形,需要创造这种对比,而且需要创造多个方面的对比。有了这种对比和差异,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庸俗为高雅。如吴成发大师的红花檵木盆景《疑是红霞艳似火》(图20),树叶的鲜艳与树干的灰暗、枝叶的茂盛与树干的枯残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样就使人懂得“任何美好事物的得来,都是艰苦努力与巨大牺牲的结果”这个人生的哲理。正如《英雄赞歌》中所唱的:“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如《芒果》(图10),枝干的残缺、叶片的稀少、土壤的贫脊与果实的丰硕形成强烈的对比,果实的鲜绿色与树桩、土壤的灰暗色也形成强烈的对比,极大的体现出其主体——芒果树生命的顽强及其奋斗、奉献精神,因而观者发出感叹:“看到这个图,你还有什么不努力的理由?”

       图20 吴成发《疑是红霞艳似火》    红花的鲜艳与树干的灰暗、枝叶的茂盛与树干的枯残形成强烈的对比。揭示出“任何美好事物的得来,都是艰苦努力与巨大牺牲的结果”这一人生哲理。

协调,是相对于对比而言的,树桩盆景的造形,需要强烈的对比,但这种对比,也不是越大越好的,需要把握一个度,这种度的把握,就是协调。

自然的东西,不一定美,但美的东西,一定要自然。前后两个“自然”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指自然界,或是“自己长成这样”的意思,后者是指“协调、不别扭”及符合自然规律。那怎样才算是协调呢?打个比方,人的两只眼睛、是左右对称、上下平齐、大小一致的,如果谁的眼睛离中心线一个远一个近,一个上,一个下,一个大一个小,给人的感觉就不舒服、不自然;人的五个手指是不一样长的,如果谁的手指长的一样长,给人的感觉,也是不舒服、不自然。因为这样既别扭,又不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协调。当然,盆景的协调与人体的不完全一样。这个度的把握,一是要符合自然规律。如木棉树的枝条是左右对称的,这种枝条的左右对比虽然没有差异,但却是协调的,如果人为地制造这种差异,反而是不协调的。因为木棉树的枝条生发规律就是如此。再如细长的枝条与粗大的树干相比,差别很大,但它符合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因而也是协调的。二是要符合人的视觉和心理的感受。这种对比的差异太大或太小,反而会觉得不舒服,不协调,或者失去对比的意义。如丛林式树桩盆景,如果不在树干的高矮粗细上加以区分,就分不清主次,分不清谁是主体,谁是客体,谁是陪体,就不协调。相反,如果这种对比太过悬殊,一个像大树,一个像小草,也就不协调了。三是要与所表达的内容相符合。如双杆式树桩盆景,如果表现的是兄弟情,则双杆的大小高矮对比不能相差太大,要尽量一致;如果表现的是夫妻情,这种差别要比表现兄弟情的要明显一些,稍大一些;如果表现的是祖孙情、父子情,这种差别就需要更大、更明显一些。但如果这种对比的差别再继续加大,就成了大树与豆芽,没法比了。盆景的协调,包含很多方面,有整体与局部的协调,有局部与局部的协调,也有构成因素之间的协调,凡是涉及到盆景形象、美感的,都需要协调,需要自然。

图21  体现兄弟情

图22 体现夫妻情  

图23 体现父子情、祖孙情

由对比与协调规律产生出的造形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1)主次分明,主不压客,客不欺主;美在根者,突出其根,枝干辅之;美在干者,突出其干,根、枝辅之;(2)疏密有间,疏不空虚,密不臃肿;(3)错落有致,高低起伏、左(右)争右(左)让;(4)动静相宜,静中有动,静不呆板,动不失态;(5)刚柔相济,刚中有柔,柔中有刚;(6)藏露相兼,明藏暗露,明露暗藏;(7)虚实并举,虚而不空,实而不塞;(8)比例恰当;(9)粗细均衡;(10)曲直结合;(11)枯荣共存,以枯显荣。这些需要协调的内容,也正是盆景造型过程中体现技巧的地方,因牵涉的内容太多,这里不展开,留待专题研究时详细阐述。

对称与均衡。稳定让人感觉安全与平静,失衡让人觉得危险与不安。稳定与平衡,既是人现实生活的需求,也是人视觉心理的需求。对称与均衡,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对称,是指重心线两侧的构成元素完全对等;均衡,是指重心线两侧的构成元素不完全对等,但能形成一种力矩的平衡。均衡与对称有相似之处,但均衡不等同于对称。对称虽然也是均衡的一种,但对称只是均衡的特殊情况。对称好比天平,重心线两侧均等;均衡如同杆称,重心线两侧的构成元素在距离、数量、大小、形状、重量上不等同,但同样能取得稳定与平衡。在树桩盆景的造形上,对称虽然也能解决稳定与平衡的问题,但容易产生四平八稳、单调和索然无味的感觉,故使用不多。均衡则因不等同而产生差别,产生变化,能打破这种呆板和单调的局面,在给人稳定感、平衡感的同时,使造形富于千变万化,因而被广泛采用。

       图24 大树对称式    重心线两侧的构成元素在距离、数量、大小、形状、重量上相等,给人以十分的稳定与安全感。

        图25 大树均衡式    重心线两侧的构成元素在距离、数量、大小、形状、重量上不相等,给人的感觉同样是稳定和安全的。

视觉均衡原则。应用对称与均衡的规律造形,不一定非要求得其物理重心的稳定,只要求得其视觉重心的稳定即可。因人的视觉会产生错觉和偏差,这种力矩的平衡,也不需要非常精确,只需要根据视觉判断,大体上觉得平衡就行。为满足这种视觉心理的需求,在绘画艺术中,常常利用题跋和印章,把它们作为构图的构成元素来创造均衡(见图26)。在树桩盆景的造形中,我们也可以把配件(盆、几架、石头、人物等)纳入造形的构成因素而创造均衡。这样,许多看似一边倒、重心极度偏移、不稳定的树桩造形,就有了存在的理由和依据,就可以创作出各种造形奇特、极富动感、能给人的视觉和心理造成巨大冲击的作品。

这种视觉的均衡,大体分三种情况:一是树桩视觉重心线在树桩主干之中的均衡(见图27);二是树桩视觉重心线在树桩主干之外,但在景盆之中的均衡(见图28);三是树桩视觉重心线偏离景盆之外的均衡,这种均衡是把配件(盆、几架、石头、人物等)纳入造形的构成因素而创造的均衡(见图29)。

       图26 潘天寿《花狸奴图轴》绘画中,用题跋和印章,把它们作为构图的构成元素来创造均衡。这幅画,整个画面,就一只猫,且位于右下角,画面是极不均衡的,有了左上角的题跋和印章,画面就平衡了

                                          图27    视觉重心线在树桩主干之中的均衡

图28    视觉重心线在树桩主干之外,但在景盆之中的均衡

       图29    视觉重心线偏离景盆之外,这种均衡是把配件(盆、几架、石头、人物等)纳入造形的构成因素而创造的均衡

比例与匀称。我们常说到比例,也经常接触和应运到比例。比例,是一个常用而普通的词汇,看似很简单,但要真正把它说清楚、说明白,却又很不容易。特别是在这种艺术的造形当中,要把它说透彻,并运用到造形实践之中,更非易事。

比例,在数学中,就是A的数量与B的数量相除的一个数值,这个值,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如3或0.618;也可用分数表示,如5:3或5/3;还可用百分比表示,如25%。

比例,在艺术领域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塑、盆景、书法等造形艺术方面。绘画和雕塑,十分讲究比例(漫画除外),特别是动物和人的造形,因为动物和人的形体,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每一个部分的形态,都体现了其存在的合理性,每一个部分在整体中位置分布,其大小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都有一个基本的比例。脱离了这个比例,形象就会失真。如人体的绘画和雕塑,要求头部五官的比例为“三庭五眼”:“三庭”指发际线到眉毛、眉毛到鼻底、鼻底到下颌,各占1/3的高度;“五眼”指从正面看脸的宽度大概为五个眼睛的大小,两眼间的宽度为一只眼睛的大小,两眼中间的连线正好在头高的1/2处,人的高度大约为7个头部的高度。山水画和山水盆景的造形,要求“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即树的高度或所占面积为山的十分之一,马为树的十分之一,人为马的十分之一(这当然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和大概的标准,并非绝对要求)。书法,也非常讲究比例,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笔画,都有其对应的严格的粗细、长短及所处位置的比例,如黄自元的楷书,其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就是一套完整的楷书比例理论。一旦偏离这个比例,字就会变形难看。

由此可见,比例既是一个整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用于反映整体的构成或者结构,也是指事物各部分自身、各部分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合乎常理的一种数理关系。在艺术和审美活动中,比例还是指对象形式与人有关的心理经验形成的一定对应关系。当一种艺术形式因为内部的某种数理关系,与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接触这类数理关系而形成的快适心理经验相契合时,这种形式就可被称为符合比例的形式。

匀称。匀是均匀,称是得体、合适。一个物体,各部分比例恰当,就是匀称。如黄自元的楷书、郑板桥的竹、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维纳斯的身材。匀称讲究的是整体的效果,要求每个部分的大小、长短、粗细等构成因素都比例恰当,整体才会显示出匀称的感觉,任何一个部分出现比例失当,都会破坏整体的匀称和美感。古代宋玉所谓“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的南朝雕塑家戴颙(yong二声)精通人体造型、比例的情况:“宋太子铸丈六金像于瓦棺寺,像成而恨面瘦,工人不能理,及迎颙问之。曰:'非面瘦,乃臂胛肥’。即铝(即滤,减少的意思)减臂胛,像乃相称,时人服其精思”,就是比例恰当的最好解释。

快适心理原则。利用比例与匀称的规律造形,不是要求我们在造形过程中,按照各种各样的僵硬的比例值,去取得树桩部分与整体或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匀称,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满足人的快适心理上面。快,是指愉快;适,是指舒适。快适心理原则,就是指树桩盆景的造形,在比例方面,要遵循“人在视觉心理上感到愉快和舒适”的原则。树桩的形,里面参与了太多的人为的因素,与动物和人的形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动物和人的形体比例,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而形成的,各部分在整体之中、部分与部分之间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而我们对树桩所造的形,各部分在整体之中,部分与部分之间,则不存在这样固定的比例关系。因此,我们讲树桩造形的比例匀称问题,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固定的比例。谈到造形的比例,有那么一部分人,要么总爱搬出“黄金比例”来说事,说黄金比例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数值,对盆景的造形又有多么的重要,从而指出盆景造形中诸如宽与高、干与枝等许多方面都要符合这个黄金比例;要么试图用各种比例数值来探寻盆景造形的形式美的标准答案。这种观念,未免过于夸大比例数值在盆景造形中的作用,盆景造形,不是做数学题,这些比例数值在实际应运中是没有这么神奇的。从对形式的审美角度来说,人的审美心理,就是一种快适心理。盆景的造形,只有那些新、奇、特、险的形式,才能满足人的这种快适心理的需求。如果受了某种固定比例的约束,所造出来的形是无法达到目的的。那照这么个说法,是不是就不用讲比例和匀称了呢?也不是,前面讲了:“在艺术和审美活动中,比例还是指对象形式与人有关的心理经验形成的一定对应关系。当一种艺术形式因为内部的某种数理关系,与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接触这类数理关系而形成的快适心理经验相契合时,这种形式就可被称为符合比例的形式。”因此,我们讲盆景造形要符合比例,重点要放在人的这种心理经验,而不是某种比例值。这种心理经验往往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是特殊的而不是普遍的。如在用双杆造形表现兄弟情、夫妻情、父子情、祖孙情时,双杆在高度与粗细上的比例,我们仅凭心理经验就能很好地解决,而不用去考虑具体的比例数值;如南朝雕塑家戴颙说“非面瘦,乃臂胛肥”,也是这种心理经验的体现,而不是面和臂胛之间的具体的比例数据的体现。如果说有这种比例值的存在,也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而不是一个呆板的数据。

3.人方面的规律与原则

人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在造形过程中,主要体现的是个体因素。造形过程中,立意的构思、整体的设计布局、中心的突出、细节的刻画、对树桩构成因素的加工改造增补,无不倾注作者个人的心血,并且贯彻始终。而在评价过程中,体现的则是群体因素。媳妇总得见公婆,个体的劳动成果,最终需要群体的检验。塑造出来的形式,到底美不美?这不是形式自身决定的,而是由人来决定的;也不是作者个人说了算的,而是要由大众来考评的。得到的肯定越多,就越美,作品就越成功,作者的成就就越大。人依靠什么来决定树桩造形的走向,又靠什么来评价树桩造形的好坏?一是靠精神需求,二是靠视觉心理。精神需求则是指人在理想、信念、追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情感、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内在的理性选择,是盆景外在形式所需要表现的实质内涵;视觉心理是指物象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的外在的直观感受。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因此,精神需求解决的是树桩造形的方向和路线问题;视觉心理解决的是树桩造形的合理性和最佳性问题。

规律一:精神需求规律

树桩盆景造形,就其形式而言,要利用和符合人的视觉心理规律,而就其内容而言,则是要体现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精神,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如精神世界、精神文明、民族精神、精神财富、精神食粮、精神负担、精神空虚等等,但究竟什么是精神,却又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大部分人的眼里,一直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

其实,精,是指人体内所积聚的营养和能量;神,是指人的情感、性格和气质所表现出来的情形和状态。所以,精神就是人体内积聚的营养、能量及人的情感、性格、气质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当然,这只是人的个体“精神”最原始最基本的概念,把这一概念从个体延伸到集体、民族和国家,便有了集体精神、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把营养和能量的概念从人的身体延伸到人的思想领域,则一切人类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有关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知识,一切的有关科学的、文化的、艺术的知识,一切有关物质的、思维的知识,便都是我们应当努力汲取的营养,消化吸收后就能转变成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量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就是人(包括个体和群体)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及人的情感、性格、气质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人的精神是有需求的,精神的需求,实质上也就是人的需求,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心理的需求。在物质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更多地体现为心理的需求。在心理方面,不同的需求,会体现出人的不同的精神状态。心理的需求,又主要体现在人对知识、能力、情感、性格、气质的需求。

在知识方面的需求,人总是希望自己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在能力方面,也总希望自己具有多方面的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方面,不仅需要亲情、友情的维系,需要爱情的滋润,也需要痛苦、烦恼、忧愁、寂寞、孤独、无聊、无奈的宣泄,需要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丑恶的鞭鞑,更需要有扶贫济困、普渡众生、舍已救人的人间大爱。

在性格方面,总的来说是需要有良好的性格,具体来说,在为人处事上,要有热爱国家、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大公无私的思想,要有正直、诚实、谦虚的品格,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意志上,要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要有果断、勇敢、宁折不弯的决心,要有坚韧不拨的顽强毅力;在情绪上,要有友善、热情、开朗、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

气质方面的需求,人都希望通过修养、品德、学识、见解、行为举止、待人接物、说话的方式等,来展现自己或高雅高洁、或恬静尔雅、或豪放大气不拘小节的人格魅力。

以上种种,就是树桩盆景造形的形式所需要表现的无比丰富的精神内涵。精神需求内容的多样性决定盆景造形的多样性;精神需求内容的特殊性决定盆景造形的特殊性。特殊的内容,需要用特殊的形式来表达,因此说,人的精神需求,决定着盆景造形的方向和路线。

原则:内容至上原则

这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决定的,也是造形的目的决定的,更是人这一主动因素的精神需求所决定的。树桩盆景的造形,分两种情形,一种是先有树桩,然后根据树桩的基本形态特征去确定其适合表达的内容;一种是先有内容,即作者先有想表达某一思想情感或表达某一种精神的动机,然后去寻找适合表达这一内容的树桩。不论哪一种情况,树桩的原始素材和作者需要表达的内容确定后,树桩造形的所有的后期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其内容来展开、进行,必须始终牢记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捍卫内容的主导地位。

思想内容与精神内涵的对树桩盆景造形的重要性,可用清朝戏剧家、美学家李渔的戏剧《风筝误·贺岁》中的一段话作很好地注解:“但凡妇人家,天姿与风韵,两件都少不得,有天姿没风韵,却像个泥塑美人,就算天姿、风韵都有了,也只算得半个,那半个还要看她的内才,倘若是蓬心不称如花貌,也教我金屋难藏无字碑。”天姿,就是树桩原始的形态特征;风韵,就是经作者改造过后的形态;内才,就是盆景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内涵。三者都齐全了,才能产生“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完美情境。

规律二:视觉心理规律

人的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的视觉和思维。盆景艺术,是一门视觉性艺术,整个造形过程,是一个边看边想边修正的过程。整个欣赏过程,则是一个边看边想边感受的过程。一个树桩,从初始状态到最终成形,要经历无数次的这种“边看边想边修正”的循环往复。一件盆景,其审美价值的高低,从最初的感觉到最后的定位,也要经历无数次的这种“边看边想边感受”循环往复。

这种“边看边想边修正”和“边看边想边感受”的过程,是人将视觉器官感受得来的信息,传达到大脑,大脑经过对比、分析、总结、联想等思维活动,然后得出修改方案,最后付诸修改行动或得出修改后的评价结果的过程。大脑的思维过程,就是人的心理运作过程。人的这种通过视觉感受产生的思维活动叫作视觉思维,也叫视觉心理。按通俗习惯,叫视觉心理。人的视觉心理,自有其特点和规律。

那么,人的视觉心理规律又是什么呢?

形式美赖以成立的条件,是形式的直观性呈现。无论什么样的形式,都必须通过视觉器官和视觉神经所产生的感应,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并得以深入了解。人类的眼睛在结构原理上都是相同的,通过视觉来观察、接受外部世界是人类的共同特性。

视觉心理具有选择性和秩序性。眼睛的视觉活动,是本能性反应与有意识反应相互配合后产生的。而人的两只眼睛,由于视觉能量的限制(聚焦),只能以或先后或分而置之的方法感知对象。这种或先后或分而置之的观察方法,使得视觉对物象的观察具有选择性和先后的秩序性。受其本能的驱使,视觉总是按先整体,后局部,再回到整体的观察秩序进行,而且首先注意到的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对无关紧要的,不感兴趣的部分可以视而不见,对重要的部分可以注重而使之突出。对其他部分观察的秩序选择及在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反复转换,则受意识的支配。

视觉心理具有即时性。即视觉感受与心理活动的即时性、同步性。这种即时性、同步性,使得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具有边看边联想并通过联想解决问题的功能,可以对直觉中的事物进行分析、补足、纠正、比较、综合与归纳。如看到残臂维纳斯的塑像(图30)时,可以想象其不残时的形象(图31)。

图30 残臂维纳斯的塑像 

       

 图31 想象其不残时的形象

视觉心理具有感应性。视觉心理的感应性是建立在生活感知基础上具有联想性的心理感受。看到这一事物,可以联想到其他事物;看到这一事物时产生的心理感受,可以联想到其他的生活感受。感应性的联想,与即时性的联想,是有区别的。即时性的联想,其内容是物象,而且是与所观察的物象有直接关系的物象(如缺失部分)。感应性的联想,可以是物象(如图32),也可以是心理感受(如图33)。如果联想的是物象,则与所观察的物象没有直接联系(如我们看到一个石头的形象,会觉得它象一个人或某个动物等)(图34)。人的生活阅历越是深厚,知识越是丰富,这种联想和感受也就越多越丰富而且越迅速。

       图32    看到这图,可以联想到这是一个少女在石头上休息(与石头没有直接关系)

图33    看到这图,会产生“它已做好攻击准备,很危险”的心理感受

图34    看到这图,我们可联想到海豹

视觉心理具有错觉性。由于生理的原因以及外部形、色的干扰,人的视觉感知往往会发生错觉。常言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亲眼所见,也未必就实,眼睛有时候也会欺骗我们。如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感觉为远者小而近者大,颜色浓重者小而重,虚淡者大而轻;同样长短的直线,会感觉为竖的长而横的短,对角斜上的直线比横、竖的直线有力度和气势。有些仿古工艺品,采用腐蚀的方法(作古),产品表面布满被锈蚀或腐蚀的痕迹,使人产生其年代久远的感觉,利用的就是人视觉心理的错觉性。魔术,大家都很喜欢,觉得它很神奇、不可思议,利用的也是人视觉心理的错觉性。

图35  作锈仿古

图36    因错觉性而产生动势感和风力的强度感

视觉心理具有疲劳性。这种疲劳性体现在生理上,表现为看久了会产生疲劳,看过于细小的物象比粗大的物象容易产生疲劳,看杂乱和复杂的物象比看有秩序和简单的物象容易产生疲劳。体现在心理上,表现为视觉心理的喜好性选择,即喜欢不易产生疲劳的物象或局部内容。

视觉心理的这些特性,为盆景的造形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因其选择性,我们在创作时,就要突出中心,突出主体,突出最具特色的部分,而弱化其他部分。因其即时性,可有意识地制造残缺,利用即时性的联想对残缺部分予以补足,从而达到完整的视觉和艺术效果,同时简化了构成因素。而且,视觉的即时性,是视觉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与反应过程,它不仅可以产生完整的视觉概念,同时可以调动观者的视觉兴奋,使观者成为构成方式的参与者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并产生象外之象的联想。即时性的这种联想补足功能,还为盆景藏露、虚实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因其感应性,观者不仅能联想到观察对象之外的其它事物或心理感受,而且能对视觉对象整体的外在形式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及力度感、动势感、稳定感、压力感等等产生心理感应,即产生象外之象和象外之境。在盆景创作时,就要有意识地塑造这种容易产生心理感应的形式。因其错觉性,在盆景构成因素的处置上,可利用其重量的错觉创造视觉重心,产生视觉上的稳定,而不必拘泥于物理重心,从而创造出盆景的动势感和奇特感。可利用其方向上的错觉,用斜向生长的枝干增强盆景的气势。可人为地在树身主干上制造坑埝残缺而增强其老态。可用树枝一边倒或迎风飘荡的形式增强其动感。因其疲劳性,在造形的整体上,在突出主体和重要部分时,就应当简洁、明朗而有秩序,避免杂乱和遮挡,次要部分则应适当复杂化,以便引导观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主体部分。

视觉心理的规律和特点,对树桩盆景造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具有广阔的运作空间。只有掌握了人的视觉心理规律并运用得当,才可能创作出既符合人的视觉需求,又符合人的心理需求的作品。

原则一:整体优先原则

视觉心理的选择性和秩序性告诉我们,视觉总是按先整体,后局部,再回到整体的观察秩序进行。之所以最先从整体出发,最后又回到整体,足以说明整体的重要性。整体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但绝不是各个局部的简单组合,而是合理的搭配;局部是为整体服务的,必须要服从整体的需要,否则,再好的局部也是枉然。如有些岭南派的盆景,作者的整枝技巧和水平确实不错,但整体效果却使人觉得眼花瞭乱、杂乱无章,这就是只注重局部效果而忽视整体形象的结果。而有些盆景,单从某个局部来看,并不见长,但整体效果却让人觉得很舒适。因此,我们在造形过程中,要把最主要的心思和精力放在整体形象的塑造上。

原则二:视觉中心原则

视觉心理的基本规律,决定了人们在观察物象时,总是将注意力的焦点,对准视觉认知最感兴趣的地方,对准最引人注目的东西。这“最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地方、“最引人注目的东西”又是什么东西?就树桩盆景的造形而言,“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视觉中心,是造形中最有特色、最具美感的部位,是“最引人注目的东西”所在的地方(图37、38)。“最引人注目的东西”,就是形态奇特、优美,最能引起视觉和心灵的冲击与震憾的树桩个性特征。让人感兴趣的地方、引人注目的东西越多,造形就越美、越成功。

为此,我们在造形时,要最大限度地突出视觉中心,做到“美在根者,枝干辅之;美在干者,枝叶辅之”,其它局部的东西,决不能因想体现你的技艺水平而喧宾夺主。(见图40)

图37《生死不离》 图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两棵树的苍老、枯朽,而是两棵古树各伸出一枝,在空中交汇,形成联体,犹如两个古稀老人干枯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相互搀扶,不离不弃。

      图38《寻找根据地》  图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树形的奇特与优美,而是悬崖的陡峭与树根的曲长。树根从悬崖的顶部一直延伸到底部,最后扎根于厚实的土壤,体现了树木在艰苦环境中为了生存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原则三:重简轻繁原则

人的视觉的疲劳性告诉我们,看杂乱和复杂的物象比看有秩序和简单的物象容易产生疲劳,这种视觉的疲劳性体现在人的心理上,表现为视觉心理的喜好性选择,即喜欢不易产生疲劳的物象或局部内容。重简轻繁,不仅是视觉心理规律的要求,也是前人造形实践的心得。一两三枝竹竿,五六七片竹叶,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冗繁削尽留清瘦”、“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都在说明和强调疏简对造型的重要。

为此,我们在塑造树桩盆景的整体或重要局部形象时,要尽量做到秩序化和简单化,切忌面面俱到,以减轻视觉的负担,给人以轻松、清爽的感觉(见图39);在塑造局部形象时,即使需要有繁密的地方,体量也不宜过大,因为这繁密的局部,其作用要么是为了视觉的的均衡,要么是为了突出主要部位的疏简,将观者的注意力引向整个盆景的主体或视觉中心;对于作为视觉中心的极富个体形态特征的局部形象,更应做到毫无遮挡,一览无余(见图40)。

总之,只有轻繁重简,才能拔云见日,更好地体现主体;只有去繁就简,才能如山间溪水,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令人心旷神怡。

图39    因有秩序,枝多不见乱,叶密不显繁

图40    枝叶的稀少(简),很好地突出了主体(根、干);第一枝托处的枝叶稍繁密,将观者的关注的重点引向了视觉的中心。这图还很好地体现了“美在根者,枝干辅之;美在干者,枝叶辅之”的造形理念,也就是视觉中心原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