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风向,房企拿地最偏爱哪些城市?购房者买房还能买哪儿?
现在购房者容易被误导的两个极端,一个就是听说有调控就联想到房价要大跌,一个就是听说有利好房价就要大涨。当然这些话大多数是被某些专家所诱导,让你故意这么去理解,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总之,这两个方面都是听风就是雨,不假思索和分析。
关于这两种现象,前不久经济日报已经给出正面的回应。以《楼市“黑嘴”要不得》和《楼市“黑嘴”该治治了》两篇文章为题指出,有“专家”大胆预测,房价将出现普遍下降,降幅甚至超乎常人想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楼市贬值潮”论调都站不住脚。
同时还评论称,楼市“黑嘴”危害尤甚,他们教唆炒房,曲解调控政策本义,臆测房价变化趋势,无视其中的风险隐患,让不少网友看不清房价走势甚至对炒房充满幻想。
可见,认为房价大涨或大跌都不负责任,都是拿个案当普遍,以偏概全。经济日报还指出,从全国范围看,楼市分化加剧,根本不存在所谓“普涨”“普跌”。
既然楼市已经分化,这对购房者买房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过去可能哪的房价都涨,不需要作太多的分析,虽然说现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买房依然会考虑其未来的保值增值属性。可是哪些城市值得买呢?未来潜力会更大些呢?
我认为在这之前需要跟大家看看房企们拿地的风向。
过去我曾说过,现在开发商越来越像当初的购房者了。在高房价和高地价面前,虽然大家身份不同,但是那种处境却越来越感同身受。购房者受制于房子,开发商也是,拿地不是,不拿地也不是。开发商没地还干什么房地产?购房者观念里也是如此,不买套房就好像没法交代一样。
尤其是“两集中”时代,开发商的日子越发艰难!除了房企之间的高度集中度加剧,以及中小房企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所有房企都面临着融资难度增大的局面。
尽管如此,房地产行业再次进入过去那种购房者买房不容易并没有阻碍房价上涨的现实情况发生。同样,房企拿地难度增加,但土地市场却依然火热。
据专业机构数据统计显示,300个城市2021年上半年土地出让金总额达2.55万亿元,同比上涨12.4%,而杭州土地出让金超2000亿元,但集中供地就贡献了千亿元。上海、北京、南京和广州上半年土地出让金也超过千亿元。
此外,在土地出让金排名TOP20的城市中,重庆、徐州、盐城、西安溢价率均超过40%。今年上半年,50家典型房企拿地面积TOP10城市中,重庆累计拿地面积排在第一位,杭州、长沙分列二、三名。在这些名单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温州、佛山并非集中供地城市,佛山是这10个城市中唯一的三四线城市,由此可见,佛山对于开发商的吸引力是很强的。
这也说明,开发商都在刻意控制,降低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房企通过与合作方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资金压力。那么作为购房者也同样如此,也要学会有这种意识的管控,不是说买房买哪里都合适。
从开发商拿地来看,房企更加集中在需求较为旺盛的一二线城市和核心城市群拿地,其中,房企在多城齐发力的情况仍很明显。这个不难理解,不可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事实也证明,今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仍是重点房企业绩的主要来源。20家代表房企58.3%的销售业绩来源于二线城市,16.2%来自于一线城市,合计占比74.5%。
“在目前环境下,不确定性因素较大,所以这几年还是拿一二线城市的地。”某房企老总表示,相对来说,一二线城市毛利率会低一点,但是安全性会高一些。
去年国家就表态,提出要发挥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的综合带动作用。所以,一些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城市发展空间依然很大,那么房价也有一定潜力,毕竟一二线城市拥有人口净流入的优势,得益于稀缺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未来城市发展也会更注重大城市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即城市群的发展。
但只是相对的潜力,并非绝对,不是说房价又要大涨。作为开发商和购房者也要清晰认识到,在“双集中”供地模式下,有一定的成绩展露,但稳地价还未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首批次集中供地供应量仍然偏少,那么这些城市依然会呈现狼多肉少的状态,土地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购房者也应多重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城市群。
即使你侥幸拿到地,这样的开发商也不一定就万事大吉,可能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因为考验你的还有购房者,他们是否买账还是一个问题。在新的时代,房企的一举一动也正映射着行业的变化,如果购房者也能够审时度势,认清形势,在坚持房住不炒基础上,选择可以适度投资的城市,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断更新中……)170个必备房产知识点,每月房价分析 | 价值2999元限时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