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导航】突破心灵的边际线,才能看见地球的天际线
【 导读小引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说的话,若90%以上是废话,他就快乐。若废话不足50%,快乐感则不足。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找"幸福"。幸福是什么呢?大概就是找到一个愿意听你说废话的人。早上下楼看到小区里重新刷黑的地上,划上了十分亮眼的道路线和车位线,很新鲜刺激,拍了几张照片,似乎如哽在喉咙里,还有些想也想不清楚、说也说不明白的废话。好在听说交流没有太强目的性的语言,更容易让人亲近。所以,我也不惮以废话如下:
一、划在地上的线和划在心里的线
看到刚刚划在刷黑的地面上的白线这么扎眼,一种不敢越线越位的敬畏感油然而生。思想连线和链接更快,划在地上的线看得到,可划在我们心灵里的“线”,虽然看不到,但一样影响我们的选择与生活。尤其每个人常常是根据自身的眼界在划线,也难免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你可能见过有的年轻人在心里內定的对象标准是:一定要找个自己喜欢的。当第一眼喜欢上一个女孩(或男生)时,就以为是世界上的唯一。可是一旦结婚后,你才感觉到那些你曾经喜欢的并不能使你快乐,再考虑一下家境、工作、待遇等等条件,你怀疑起来了……曾经感觉上的对胃口,却在现实层面上大打了折扣,你再也找不回了那种感觉。
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曾向两组女人发送海报,并附带赠送相应的礼品。对其中一组的要求是从五张海报中选择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对另一组则要求多加考虑一下,在选择前说明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结果两组人带走的海报差异却很大,几个星期后,她们被问及是否喜欢自己的礼物。
相比那些被问及原因的人,那些直接带走海报的人对礼物的满意度普遍较低,甚至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但令人惊喜的是几年过去,当再回头看的时候,我们发现往往当初那些自己也说不清楚原因的决定,实际上非常错误,有的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意识里根据科学、逻辑、理性地为自己的心灵划上一道“红线”。一个人,你是不是喜欢;一件事情,你是不是赞成;一开始都会有一个直觉的判断,而这个最初的直觉,往往只是自己的天性和经验在一瞬间发出来的内心声音,但不能被这个声音牵着鼻子跑野马,还要有一条划在心灵里、值得敬畏的底线或红线不能逾越。
二、守线不设限, 人生才无限 !
现代人的头脑中充斥了太多的观念、数据、信息,时刻在踌躇着、比较着、计算着,思想被过多的条条框框束缚着,却很少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道:不要被教条所限制,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你要有勇气知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一切伟大成就都必须从直观的知识开始,在你还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样子时,直觉提示着你的走向,标示着创造者最核心的能力。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并不知道原因,这时候创造力就容易被条条框框扼杀在摇篮里。
1978年恢复高考,20岁的刘震云因为数学成绩优异,成为当年的河南省文科状元,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他操着带有“方言味儿”的普通话上北京。新生入学典礼上,系主任特意宣讲了一条传统: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当时跟着周围同学一起鼓掌的刘震云,压根不会想到日后自己会成为为数不多的打破这个传统的学生之一。
大一入学时,刘震云就发现,同班女生嘴里一直在嚼着什么。他想问,但又不好意思问,始终没有勇气冲破设置在自己內心的要面子的障碍。一直憋到大三,宿舍里的北京同学才告诉他,这叫口香糖。
40年后,刘震云久居北京,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故事已经无比熟悉,他再到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上,提起这段当年被憋得发慌的口香糖的囧事,俨然已经成为雅事雅趣;再配上如今著名作家的地位,已经足以说明人生要“守线”,但不设限,精彩才无限。
三、坚守人生底线,勇于翻盘出线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身边充斥着数不清的信息,然而生活的真相却是信息越多,反而会干扰你的判断,让你无所适从,无从选择,失去了甄别能力,搞得人心焦虑。
心理学研究做过一个调查发现,那些做事情经常精挑细选的人被称为“完美者”。他们总是力求找到最好的答案,常常纠结犹豫,其实更忧愁,更容易后悔和自责。
而那些化繁为简,没有被过多杂乱的知识、信息、数据所蒙蔽,不受信息干扰,善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从细节中把控全局,对自己的选择表示满意的人被称为“满意者”。他们更为乐观,不受任何套路、形式的捆绑,善于透过一斑以窥全豹,以小见大,从细节中把控全局。
总之,直觉不是个人冲动,重视直觉也并不意味着放弃理性,而是要使直觉经验和逻辑理性达到一种契合与平衡。那么如何才能让理性判断和直觉经验达到最优化呢?这就如小区里刷黑的地上划线一样,在守护好大的原则前提下,不触底线,不越红线,人生天地自然宽广无限,随时都有可能翻盘出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来源:根据网络资源编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