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为何要拜年?通过2首古诗词,看传统文化中拜年的讲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 ◆
内容来源 | 春节习俗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今儿正月初一,新年第一天,祝大家新年快乐。
根据农历计算,正月初一,是农历年月日的开始,我们把每个月的第一天称为朔日,正月初一则是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因此也称为“元朔”,元是首要、第一的意思,所以正月初一在古代也叫“元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大年初一是最受重视的日子,毕竟是春节嘛,和端午节、中秋节同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许多传统有趣的风俗活动,历代文人也喜欢在这个日子吟诗作赋,以表庆祝。
在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走亲戚拜年和放鞭炮,前者有压岁钱拿,后者纯属好玩儿,其实,拜年和放鞭炮这两项民俗,自古有之,我们从两首古诗词中,一起来探索探索。
《拜年》
文徵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拜年可不是一项简单的春节活动,而是一门高深的社交学问。
现代人拜年又和古代拜年有很大不同,现代拜年,大致上都是串门,或到亲戚家、或到朋友家、或左邻右舍相互祝贺新春,大家一起聊聊家常,吃顿饭,实在不行,打个电话、发条微信,就算是拜年了。
古代拜年可就复杂了,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拜年习俗,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祭拜天地祖先,初一早上起床,首先就要摆好各路神灵的神像、及祖先的遗像,并摆好贡品,点上香蜡,行叩首礼。如果是特别好的朋友,还要互相到对方家里拜祭对方的祖先。
拜完祖先,还要向家族中的长辈拜年,同样跪拜叩头,再说点吉祥话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什么的。
另一种是到亲朋、同僚、邻居家中拜访,这其中又有不同,若是到亲朋家里拜年,对方则要摆下酒席待客,宴席一定要丰盛,每一盘菜都会剩下一点,取“年年有余”的寓意,而普通的同僚、街坊则不需要,大家互相问候一下就行了。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但说真的,有一些礼仪虽然很讲究,也确实能体现文明和修养,但真的是太过繁琐了,就拿拜年来说,随着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越来越复杂,如果一定要做到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亲自登门拜访,一整年可能都拜不完。
所以唐宋之后,人们也不再死板地拘泥于登门拜访,除了特别好的亲朋之外,大多都会选择投递“名刺”,相当于现代的名片,称作“飞帖”,写上自己的姓名字号,以及祝福的话语,派人投递到对方家里就行。你如果穿越到古代,看到春节期间别人门口挂着写有“接福”的红色小袋子,可别以为里面是压岁钱,那其实是用来放名刺用的。
还会有专人记录来往的“名刺”,记录的小本本叫做“门簿”,当然了,这都是大户人家才有的,小家小户来来往往就几个街里街坊,大可不必专门记录了。
像明朝文徵明这首《拜年》,讲的就是投递名刺这种拜年方式:大家都互相投递名刺拜年,以至于家中的拜帖都堆满了,我也和大家一样,不求见面,只递拜帖。虽然简洁,却充满真情。
现在有些年轻人认为,种种流传下来的习俗,都是繁文缛节,都是虚情假意,实际并非如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社交是一项必备的社会活动,是联络感情、巩固关系的方式,退一万步说,就算你不需要社交,但起码的礼貌与尊重是需要的吧。
所以啊,在拜年这件事上,可以抛弃繁琐,可以尽量从简,但基本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呢?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年”的怪兽,每到岁末就要跟人类找麻烦,人们经过长期与年兽的斗智斗勇,终于发现了它的弱点——害怕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当年兽袭击人类时,大伙儿就会聚在一起燃放爆竹,以驱赶年兽。直到把年兽驱逐出境,人们就开始庆祝,这一过程就叫“过年”。
久而久之,这种风俗越传越广,就形成了我们最隆重的节日。
王安石这首《元日》,除了写过年要放鞭炮以外,还写了其他几种风俗,要喝屠苏酒,换新桃符。过年时欢乐温暖的气氛非常浓厚,真是一副栩栩如生的北宋年间的过年风俗图。
时至今日,这些风俗在生活中,有些消失了,比如饮屠苏酒,但依然会饮酒来活跃气氛;有些改变了,比如桃符,逐渐进化成了春联;至于放烟花爆竹,则永远停留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了。
———— / END / ————
推荐阅读